陈艳琴
摘 要: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背景下,我们对游戏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进行了大量的實践与探索。本文仅从游戏活动设计、教学语言与评价语言游戏化等视角进行了探讨,希望为教育同仁在开展幼儿美术游戏化活动中提供新的路径。
关键词:游戏;幼儿园;美术活动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我们不是要进行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是要关注幼儿兴趣的培养,达到启蒙教育的目的。但是传统的幼儿园美术活动具有“小学化”倾向,无法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背景下,我们尝试通过游戏与美术活动整合,调动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对此,本文将结合美术活动游戏化的实践与探索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
一、设计游戏活动,释放幼儿爱玩天性
幼儿美术教育具有启蒙的性质,不是进行纯粹的知识教育,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将美术教育与游戏进行有机整合,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美术的内驱力。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融入游戏活动,让美术知识与游戏融合为一个整体,在自然而然中让孩子们学习美术知识,而非通过灌输的形式让孩子们进行接受性学习。如在培养幼儿的辨色能力时,教师让孩子们看动物辨色,一边观察一边说出自己看到的颜色。如教师展示黄色的小鸭子时,孩子们要说出“黄色”,当教师拿出黑色的小狗时,孩子们要说出“黑色”……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认识了不同小动物的颜色,接下来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教师将语言教育与美术活动结合起来,让孩子们边观察小动物身上的颜色,边说:黑色的小猫喵喵喵,黄色的小鸭嘎嘎嘎……拟声词在游戏中的运用更加深了孩子们的印象,让他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习了颜色知识,增强了多方面的能力,体现了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在美术教育中设计游戏活动,释放了幼儿爱玩天性,调动了他们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与评价语言游戏化,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一)教师指导语言游戏化
传统的幼儿园美术教学重视“知识教育”,而教学方式也倾向于“小学化”,但是孩子们有时听不懂“小学化”的语言,而且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背景下,在教师的“教”方面我们尝试采用游戏化的策略,如教师指导幼儿学习时,使用游戏化的语言。在教画“圆圈”时,小班的孩子很难理解教师“小学化”的语言,如“来,跟着老师画,先画图形再涂上颜色。”这样的语言缺乏趣味性,更难以理解。孩子们长期接受这样的教育肯定会丧失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幼儿教育改革背景下,为了培养幼儿的兴趣,教师指导语言游戏化是一项有效的举措。如同样是教孩子们画圆圈,有的教师就设计了为小鸡画米的游戏。即教师先画一只小鸡,然后画一个一个大小不同的“圆圈”,教师指导时这样说:孩子们,现在小鸡饿了,让我们画一些小米粒给小鸡吃,看谁画得又多又好。如此一来,画圈的美术活动就成了给小鸡画米的游戏,孩子们开心地画着,他们一直以为是在帮小鸡准备饭,所以乐此不疲,都非常积极主动。
(二)评价语言游戏化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背景下,我们对美术教育游戏化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并尝试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其中我们尝试对评价语言游戏化进行实践与探索,以期促进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的改革,构建新的评价形式、评价标准。
传统的美术教育评价更加关注结果性评价,并从成人的视角进行评价,而且使用的是成人化的语言,不利于幼儿理解教师评价的内容,因此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价值。为此,我们从评价语言游戏化开始,来帮助幼儿理解教师的评价,维持他们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使他们在听到教师的评价后,真正获得成功感与满足感。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通过评价语言游戏化来激起幼儿不断创新的热情。如在教孩子们画鸡蛋的游戏活动中,在表扬那些把鸡蛋画得最圆的幼儿时,教师不再使用“你的画得最圆”这样的语言,而是让评价变成一种游戏,以增强评价的趣味性,加深幼儿的印象。如有的教师在评价某个孩子的鸡蛋画得最圆时说:“今天,我们把画得最圆的那个鸡蛋找出来了,这只鸡蛋因为最圆所以它能孵出一只小鸡呢!”教师边说边在那幅作品上画上小鸡的简笔画,孩子们创作的激起更加高涨了。在评价语言游戏化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们更加期待下一次评价的到来,提高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的参与度,提升了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地不断推进,我们尝试将美术活动与游戏进行有机整合,实现美术教学游戏化,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创新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提高幼儿美术教育的质量,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相关研究与教育实践带来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赵庆萍.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探微[J].成才之路,2018(35):76.
[2] 刘晓丹.开展幼儿园游戏化美术活动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