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屏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发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知识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文学鉴赏、素质培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却不尽人意,普遍存在“内容单一”“缺乏情感”等现象,严重阻碍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研究
写作是语文学科基础技能的一种能力,对学生的语言运用、情感表达、事物描述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然而,在小学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内容概述上存在问题,常犯了词不达意、情感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内心情感无法得到有效拓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手法和组织形式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因此,本文从生活情感、教材文体、阅读资源三个方面,对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进行策略分析。
一、从生活情感入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当前的写作环境中,学生大多对写作存在抵触或恐惧心理,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进而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兴趣一直得不到提升。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变化,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角度入手,将生活中的事情或人物导入其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情感状态。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从生活情感入手,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展开写作,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有效的抒发,从而达到情感丰富、内容真实的写作效果。
在日常的写作中,教师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人物入手,如“我的爸爸”“我所喜爱的妈妈”等,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写出的作文内容才具有真情实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除了写身边的人物,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自己家中的事物,如经常使用的物品、陪伴身旁的玩具等,让学生保持对生活细节的观察意识,将自身的情感和思绪代入到作文当中,加深学生的写作深度。如“我最喜爱的毛绒玩具”一文中,学生这样写道:“一双黑宝石似的眼睛炯炯有神,粉嘟嘟的小鼻子十分可爱”。不难看出,学生对这只毛绒玩具观察细致且非常喜爱。
二、从教材文体入手,丰富学生的写作形式
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学者精心挑选的优质作品,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语言积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材文体入手,结合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写作特点,让学生对其进行仿写和创作,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形式,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课本中的优美词句或修辞手法进行讲授,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写作细节,丰富自身的写作内容,从而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
例如:在《日月潭》的教学中,这是描写台湾日月潭美丽风景的一篇文章,文体简单、修辞优美,比喻手法的运用使日月潭的美丽增添了一层“活泼”。在学生掌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后,我组织学生根据作者对“日月潭”的描述,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展开仿写,表达出自身的内在情感。学生听到题目后,都纷纷的“开动”脑筋进行写作。有的学生在写“采摘园”的文章中写道:“圣女果姐姐、草莓公主、平菇先生”;有的学生在“爬山”的文章中写道:“我看到一片片的枫叶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像是小朋友在跳舞。”通过对教材课文的仿写,不仅丰富学生的写作形式,还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从阅读资源入手,拓宽学生的写作范围
俗话说:读说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良好的阅读基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基础,从阅读资源入手,引导或者推荐相应的阅读资源,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范围得以扩大。此外,在不断阅读的過程中,教师还应把握学生的阅读质量,保证“读好书”“写佳作”的教学效果。同时,大量的阅读还能培养学生文学内涵,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良性发展。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基础,分学段推荐相应的课外读物。针对低学段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神奇的符号》《三毛流浪记》等图书。中学段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伊索寓言》《皮皮鲁传》《稻草人》《寄小读者》等书籍。高学段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上下五千年》《中华经典诵读本》《小王子》等书籍。通过对阅读资源的选取,不仅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还使学生的文学内涵得到加强。
综上所述,从生活、教材、阅读三个方面入手,不仅能使学生的写作情绪得到最大化的提升,还使学生的写作情感、内容形式得到突破与加强,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加强阅读内容,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广大教师,从学生的基础出发,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形式,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玉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分析[J].中华少年,2019(13):34-34.
[2] 梁子冰.浅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J].新课程,2019(1):130-1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