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杰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海洋文化大国,人们挑战海洋、利用海洋、开发海洋的活动从未停止过,而由此衍生出的航海文化则成为连接我国沿海各区域各民族的独特血缘纽带和心理情感依托。岭南地区地处南海之滨,南越先民一直延续着对于广袤海洋的探索,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他们就运用火与石斧“刳木为舟,剡木为楫”的方式开始了原始航海活动。到了秦代,岭南地区的航海更加繁荣,根据《史记》记载“九疑、苍梧以南至儋耳者,与江南大同俗,而扬越多焉,番禺(今广州)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地处岭南重要的港口城市广州曾发掘出大量和航海活动有关的证据,其中包括秦代造船工场遗址、南越王墓遗址、南海神庙以及明清古码头等重要历史遗址和遗迹,其中在南越王墓遗址中发现的一件铜提筒纹饰,更是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幅扬帆起航、驾船出海的生活图景,生动地表现出了南粤地区先民早期的航海活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一、铜提桶纹饰概述
铜提筒是一种极具岭南地域特色的器物,其用途应为装水或者装酒,属于古代青铜盛装器的一种类型。在南越王墓中,发掘出一件编号为B59的提筒以四艘羽人船相连的纹饰显得尤为引人注目。该件器物出土于墓室东耳室,通高50厘米,口径宽46.5厘米,顶端口沿处和底端都有纹饰带。腹部中间位置是一组以船纹为主的纹饰,其上装饰了4艘首尾相连、形象相近的羽人船。这些船只体型细长,首尾两端高翘,似弯月状,高翘的船头下还悬挂着一个长发人头。在船的首尾处各竖有两根祭祀用的羽旌,一只水鸟立于船头两羽旌之下。船的中后部设有一座方台,台下放置了一件鼎或壶。船的中前部,竖着一根长杆,类似于今天船上的桅杆,杆上装饰有羽纛,杆的下面是一个木鼓。每艘船共刻画6个人物形象,其中羽人5人,俘虏1人。羽人大多以长羽冠作为装饰,冠下有双羽翼,额顶竖羽纛,细腰,下身穿有羽毛状的短裙,双腿自然弯曲前后分开,做蹬地状。所有羽人中,每艘船都有1人高立于方台上,有的左手前伸持弓,右手持箭,有的左手持靴形钺,右手拿着一个披头散发的首级,类似于主持祭祀的首领形象。船上其余4个羽人他们的动态各异,前面一人亦是左手持弓,右手持箭;中间一人坐于铜鼓之上,左手握着鼓槌敲击羽纛长杆下的木鼓,右手拿着一件器物。中间靠后是一个羽人和一个被束缚手脚的裸体俘虏,羽人左手拉着俘虏的长发,右手持短剑,正欲斩杀。船尾一人手扶橹棹,正在划桨。此外,在每艘船的周围,还有各色水鸟、海龟、海鱼予以装饰(图1)。铜提筒上的纹饰无论是在布局上还是表现手法上都非常精美。整个纹饰和谐统一,完整性强,很好地描繪了一幅当时人们杀俘虏祭海神的祭祀场景。
二、船型纹饰的图像含义
通过对南越王墓铜提筒船型纹饰的分析,开展对其画面内容包含的文化内涵进行解读与挖掘,能更深层次地理解古代岭南地区越人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在整幅图案中,出现了大量的羽人形象。在古代典籍中,饰羽是原始社会宗教仪式中常见的装饰,南越先民以羽人的形象表现出来也应与某种宗教仪式有关。根据《武陵竞渡略》中的记载:在“船人无不习水善游,惟头旗鼓拍四人不必善水,则皆寄命桡手。是日划船悉顶巫师符篆及制黄赤小旗,取鹭鸶毛插鬓间,压胜物也。”在这些羽人中,都有一人立于方台上,他的装扮与其他人有所区别,手中或持人头和靴形钺或手持弓箭。靴形钺是流行于岭南地区的一种异型钺,主要用于砍杀人的颈部。在古代,钺是权力和仪仗的象征。因此,可以推测这类羽人地位较高,应是主持祭祀的首领。船头还有一羽人在敲击木鼓。这些出现的羽冠、旌幡、鼓乐、礼器正是南越先民在船上开展的祭祀活动的用具。根据唐人许浑的《送客南归有怀》中写道:“瓦尊迎海客,铜鼓赛江神”也印证了这一点。船中间的羽人形象一手拿着短剑,一手抓住面前俘虏的长发,正欲取其首级。将人的头颅砍掉是古代祭祀的一种手段,世界很多地方均有遗迹发现,南越先民也有“猎头习俗”,史籍中多有记载,据《墨子·鲁问》云:“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其国之长子生,则解食之,谓之宜弟。”杀头食人,反映出猎首杀人祭祀行为在南越地区的盛行。这种习俗也正好与祭祀首领手中提的人头及船头吊着人头现象相吻合。除了主体船纹外,在周围还描绘有一些鸟纹、鱼纹和龟纹。在船头及周围出现了鹢鸟,鹢鸟也与原始宗教祭祀相关。根据南朝历史学家萧子显《南征曲》“棹歌来扬女,操舟惊越人。图蛟怯水伯,照鹢竦江神”的描写,古人认为在船头放置鹢鸟,可以使水神害怕,达到行船平安的目的。至于鱼类,大多刻画的硕大凶猛,这些凶恶鱼类对人们的出海航行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人们要通过祭祀祈求它们不为“害”也。铜提筒船纹描绘了岭南地区古越人通过祭祀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集中地反映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和民风民俗等社会生活文化,体现出当时该地区的图腾崇拜、祭祀文化等宗教信仰文化。
三、岭南地区航海文化的传承
岭南地区水路纵横,南越国都城番禺(今广州)地处珠江入海口,濒临南海,南越先民有着精湛的造船技术,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和悠久的航海历史。船型纹饰就是他们航海活动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他们对于远古海上祭祀的追忆和纪念。南越先民不仅是世界航海文化的开拓者,而且还是航海文化的探索者和航海对外交流的先行者。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越绝书》记载:“大越海滨之民”;《汉书·严助传》“习于水斗,便于用舟”的记载都说明越人主要依海为生,体现了他们不惧大海,扬帆搏浪的勇气。岭南地区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区,这里的航海文化既汲取了南越先民智慧的结晶,也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海上交通航行和海外思想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开展对船型纹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的研究,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岭南地区古代越人的历史、艺术、文化及风俗的发展过程,对于弘扬航海艺术特色,海航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今天的岭南地区,既有经久不衰的历史积淀和航海文化精神,又有新时代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充分挖掘和保护好航海文化资源,需要依托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大力丰富航海文化的形式,增强航海文化元素的传播和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航海历史文明,大力推进中国航海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航海文化的软实力,让岭南地区航海文化助力国家海洋强国与文化强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麦英豪.南越王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2.
[2]吕烈丹.南越王墓与南越王国[M].广州:广州文化出版社,1990.
[3]高占盈.南越王墓船纹铜提筒纹饰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8(10):31-34.
[4]张建世.试论铜鼓船纹[J].四川文物,1988(12):23-24.
[5]史明立.浅析岭南地区铜提筒上的纹饰[J].文物天地,2017(10):28-29.
(作者单位:广州航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