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笑笑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小学科学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探究式教学是小学科学课堂中重要的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小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形成。小学科学课堂是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课堂提问是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核心构成部分,探究式教学的进行与小学科学教师的课堂提问能力密不可分,因此,科学教师的提问技能直接影响着探究式教学的达成和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小学科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课堂提问
当今时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科学素养需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随着国际科学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小学科学教育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小学科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小学生保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会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体会科学学习的乐趣与意义,锻炼科学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领悟科学教育的精神和灵魂,从而全面地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小学科学课堂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现状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能够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最大限度地呈现在课程內容之中。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论述到,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然而,目前小学科学教育的实际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达成不甚理想。一方面,受传统知识至上思想的影响,目前的小学科学教育更看重科学知识的传授,科学课堂仍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方式传授科学知识,相对忽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式;另一方面,科学课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小学科学课的教学需要特定的教学环境、相应的教学设备和一定的教学辅助材料。然而一直以来,由于小学科学课在成绩考核方面不受重视,其教学设备和各类教辅材料等都非常短缺。当然,必须承认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探究式教学一定要依附在学生的已有认知上,但是科学知识只是科学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但是很多小学的科学教学却只注重结果评价而忽视了过程评价。这种极端的评价方式,会使小学生忽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不到探究的乐趣,束缚了儿童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这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现状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提问占据着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是师生互动的最主要形式。提问是一种古老而又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科学教师当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方法之一。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就给学生提供了一次学习和思考的机会。这个机会是否愿意让学生把握、是否能够被学生把握、是否能够真正的带给学生成长,这些决定了这个问题的优劣。西方国家在小学科学教育方面值得借鉴,课堂氛围、课堂环境以及实验条件较我国更活泼、更全面、更先进。然而,美国西南州立大学的教授丹东尼奧在总结了近一个世纪的研究文献后发现;"教师在课堂上仍然固执己见,坚持让学生回答低水平的、以记忆为导向的问题"。
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师的课堂提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提问质量一般,很多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其次,提问数量拿捏得不太灵活,易向两极偏颇;再次,提问的目标设计不明确,哪些问题为了考察知识、哪些问题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等并不明确。最后,提问的评价相对匮乏,哪些提问促进了探究式教学的达成,哪些提问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等并不清楚。
三、在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进行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1.提问时适当增加等待时间
当前,一些小学科学教师提出问题后,希望立即听到学生的答案,没有等待时间,甚至缩短提问时间,试图快速结束此次提问。在此氛围下,教师得到的只能是机械的、生硬的惯性回答。短暂的等待时间致使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只能对教学内容和所听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复述,无法发挥探究式教学课堂提问的作用。因此,小学科学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提问应当给学生留出相应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2.做到认真倾听
教师教学的定位會直接影响教师的倾听技巧。如果仅仅是让学生学到概念和原理,学生答对即可,但如果要帮助学生提升其认知水平,教师就需要认真仔细地倾听,不仅要听答案,还要更认真地倾听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思维能力。
3.肯定学生的观点
有效的提问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有效的提问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激发学生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进而收集资料,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并反复思考提问的技巧,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适时地表扬以激励学生,让学生有被认同的感觉。但有时表扬学生可能会中断小组讨论,会使小组其他的学生认为讨论的目的是得到真正的答案,而不是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和学习。因此,教师要看准时机,适时表扬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出发,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发散学生思维。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探索提问的技巧,从而进行有效的提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敢于探究、乐于探究、善于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能够让学生的能力、情感、知识得到共同的提高,将学生具备相应的科学素养,以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的最终目标。
4.要注重评价方式,多鼓励少批评
教师对学生的反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积极的反馈和评价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消极的反馈和评价则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减弱他们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耐心等待,需要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和帮助,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反馈。这样一来,既增加了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又给了学生更多地话语权,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韬.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内蒙古教育.2019(12).
[2]陈无田.试论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