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跃玲
摘 要:高中物理是高中知识学习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其不仅影响到学生最终的高考成绩,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然而,也正是因为高中物理的抽象性,由此才使得高中物理的教学难度大幅提升。对此,高中物理老师可以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不断思考物理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物理知识,进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關键词:高中物理;问题驱动;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教学发展的需要,一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驱动教学模式逐渐深入人心。所谓问题驱动教学,即是指高中物理老师在进行问题教学时,其通过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此既能够保证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同时又能保证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问题驱动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总结,认为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结合生活实际,设定教学问题
物理老师在开展问题驱动教学时,其不能直接从抽象问题的角度出发进行提问,如此既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同时又不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故此其需要在进行问题提问时,结合生活实际,在增加学生对所提问题的熟悉感之后,在进行问题的思考与学习。
例如,在教学“简谐运动”一课时,高中物理老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过电视上的催眠术吗?”学生:“看到过。”老师:“一般催眠大师都是怎么进行催眠?”学生:“拿出一块表,然后在病人的眼前自由晃动。”老师:“没错,这种晃动和你们平时见到的晃动有什么区别?”学生:“这种呈现出的是一种对称性的摆动。”/“自由的来回晃动。”老师:“是的,这在我们物理学中被称为简谐运动。大家思考刚才的催眠画面,想一想简谐运动具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周期性。”/“往复性。”老师:“大家思考这个摆动过程会一直进行下去吗?”学生:“不会。”老师:“为什么?”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摆动幅度会越来越小,直到最后停止。”老师:“这是实际运动过程,但是并不是原因,也就是说,摆动的幅度为什么会越来越小呢?”学生:“因为有空气阻力存在,所以运动幅度才会逐渐减小。”
二、借助物理实验,展开问题研究
物理知识属于自然科学,其不同于语文、数学等科目知识,其所有知识的得来均需要实验的验证,因此,高中物理老师在开展问题引导教学时,其便可以通过物理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物理问题探究,以此既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又能够锻炼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实验探究: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一课时,高中物理老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依旧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探究一下加速度的问题。但是此次测量的是重力加速度,而且实验的工具是单摆。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实验器具,具体的使用方式以及实验的过程由你们自己探索。你们可以做到吗?”学生:“可以。”老师:“实验地目的,老师就不重复了,就是测量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的值你们都清楚,但是老师还是要提醒你们,你们不要考虑这个值,而是完全通过实验的方式探究重力加速度的值,你们明白吗?”学生:“明白。”在学生进行试验探究的过程中,物理老师要进行巡场监督,一是了解学生们的探究思路,二是指点学生们的实验过程。在学生探究结束之后,物理老师要让学生将实验过程中记录下来并呈交,而后再根据学生们的实验报告进行知识教学,以加深学生们的理解。
三、开展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
小组合作教学,指的是高中物理老师在提问探究问题之后,便通过引导学生合作的方式进行问题商议,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同时还能够以此锻炼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但是,物理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其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而不能是任意分组,否则不利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探讨。例如,在教学“多普勒效应”一课时,物理老师在向学生阐述多普勒效应的定义以及具体的物理现象之后,便可启发学生思考多普勒效应的形成过程。此时,物理老师可以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物理老师可以加入到小组讨论的阵营之中参与讨论,但是不宜始终扎根在一个阵营之内。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物理老师再让各小组代表进行讨论结果陈述,物理老师再根据学生们的探究结果进行分析,以此提高学生对多普勒效应形成过程的认识。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问题驱动教学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工作,其既需要高中物理老师结合生活实际,设定教学问题,同时有需要其借助物理实验,展开问题研究,并且还需要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只有通过多种方式形成合力,高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效果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建锋.高中物理实施“问题驱动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2017(31):60.
[2]张小花.循循善诱,搭建学生认知上升的阶梯——谈高中物理“驱动性问题链”的设计策略[J].湖南中学物理,2017,32(02):55-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