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创宏
摘 要:从以往的教学中我们认为,班干部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关键,他是连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桥梁。有效的班干部管理制度能够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效率,提高教学的质量。对此,要对班干部制度的建立有所把控,保证班干部人员的素质与教师的素质,建立更为合理的班干部管理制度。对此,本文也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找寻具体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小学教学;班干部管理;班干部培养
班干部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小学教学的关键,而在过往教学中我们发现仍缺少一个有效的管理方法,无法发挥出班干部的最大作用。因此,本文针对问题,探讨如何培养班干部。
一、转变教师思维,关注学生整体素质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一再强调师生地位的转变,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此,我们认为在农村小学班干部的培养上,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发挥学生管理的优势。过往教学中,教师容易出现“事无巨细”的管理问题,班级里的任何事情都要插上一脚,使得学生干部的设置流于表面,教师不够放权。对此,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我们认为在农村小学班干部的培养上,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转变思维,通过学生去管理学生,并且为了保证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教师要有计划地提高班干部的整体素质,并通过班干部的素质提高带动全体学生的素质提高。
例如,在农村小学班干部的培养上,我们对班干部实行定期的培训。培训内容既包括班干部的能力培训,也包括班干部的素质培养。我们首先要求每一位班干部要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正确的品格。在出现问题时能够秉持公正,从客观、理性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并做出最适合的决策手段。同时,在能力上,我们要求班干部做定期的分享会议,在会议上提出具体问题,由大家相互讨论、集思广益,找寻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法。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班干部充分的自主权,不要过多的干涉,等待班干部们得出结论后,再去分享自己的看法。并对其中涉及到的班干部们无法解决的问题给出有效的建议。
二、明确选拔目标,严格执行选拔程序
在农村小学班干部的培养上,对班干部的选拔是首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既要保证选拔环节的公开性与公平性,也要保证选拔环节的合理性。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对班干部选拔做出规定,制定科学、合理的选拔程序。我们认为,在班干部的选拔过程中,教师要同时考核班干部的能力、素质、亲和力、学生认可程度等。并通过层层把控,最终选拔出最适合的班干部。同时,针对不同班干部的不同分工,我们也要求落实到每个人,要认真思考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好班干部的带动作用。
例如,在班干部的选举中,我们首先从评判上制定了学生评判、教师评判与参与学生互评的方式。每一位竞选者要进行一段演讲,阐明自身的优势。教师与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考核。当然学生演讲的过程,教师要看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演讲内容,还要观察学生的演讲过程,学生是否出现怯场等问题。待每一位学生都演讲完毕后,再由在场的学生写上评价交由老师。其中针对参赛学生互评的内容,我们认为,一位好的班干部不仅仅要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还有有评价别人的能力,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把控,保证班干部选举的合理性。
三、建立岗位评价,实行动态管理
在当今社会,人们总在强调权利的监管性,要保证权利使用的公开、透明,要保证权利真正用在对的地方,真正能够为大众实现利益。对此,我们认为在小学农村班干部的培养上,也要注重这一点,要使得班干部的权利受到监督。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班干部的工作建立了岗位评价机制,通过多方面的监督实行动态管理,保证班干部的行为能够真的帮助到班级里的学生,也能够帮助教师减轻工作。
例如,我们在班干部的岗位评价上,实行每周一评价的方式,从班干部的一周管理情况、学生反馈情况等角度进行考察。同时,在观察了班干部对其他学生的贡献外,我们也要观察教师的情况。在过往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很多班干部容易成为教师的小助理,帮助教师做一些理应由教师自己做的事情。那么,这种情况便是教师的公为私用。我们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杜绝这一问题,班干部的设置是帮助学生、帮助教学的,而非左右于教师的,更不是教师的佣人。我们要从根本上杜绝学生的谄媚、讨好行为,也要杜绝教师的公为私用行为,打造绿色的班级管理环境,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农村班干部的管理工作中,我们认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可以从转变教师思维,关注学生整体素质、明确选拔目標,严格执行选拔程序以及建立岗位评价,实行动态管理等方面来达到教学目的。意在从多个角度出发,针对小学教学环境的特性、班干部的特性以及过往班干部管理工作中出现在班干部和教师上的问题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法。对班干部的日常工作,和选拔流程做出正确的把控,保证绿色的管理环境,不断为学生的教育和学生的素质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毛玉珠. 谈谈怎样培养班干部[J]. 辽宁教育(4):17-17.
[2]李继文. 浅谈班主任如何培养班干部[J]. 学园(6):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