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
政策背景和基本现状
2008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戏曲進校园活动正式拉开序幕;2015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学校戏曲知识教育,鼓励大中小学生走进剧场,大中小学应采取多种形式,争取每年让学生免费欣赏一场优秀的戏曲演出;2016年12月14日,全国戏曲进校园经验交流会在武汉召开,会议总结了湖北等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探索戏曲进校园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2017年8月,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建立起主要剧种与院校戏曲专业相对应、戏曲人才需求和戏曲教育培养相平衡、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相衔接、学校教育与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传习相结合的戏曲人才培养体系。①该“意见”还提出,到2020年,戏曲进校园要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的总目标。这就是“戏曲进校园”的政策背景。
戏曲进校园,从中小学开始试点,中小学方兴未艾的戏曲热嫣然已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校园里,出现一个个可爱的李铁梅、阿庆嫂、花木兰,还有宝哥哥和林妹妹……戏曲经典唱段在学生们的口中唱响的时候,人欣喜地相信:戏曲的春天,马上就要回来了!
关于戏曲进校园的意义,实践者和理论家们研究阐述已经十分充分。
首先受到关注的,是戏曲进校园的“教育意义”。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表演才能,因此,戏曲进校园首先被看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被重点提出,甚至具体判断它属于“音乐教育”的范畴。
戏曲进校园的意义,受到关注的范畴和层次不断拓展,人们更加重视活动开展的“历史意义”。与“戏曲进校园”同时的,还有“曲艺进校园”,“传统文化进校园”诸多提法,可见,这一层意义首要还是在于“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说:“戏曲进校园作为国家文化复兴战略的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通过创造戏曲与年轻人的交集,对戏曲事业的振兴和青少年精神培育两方面同时产生深刻影响,让青少年因亲近戏曲而变得高雅,让传统戏曲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得到赓续。”②
把这种最高最远的目标表述得更具体通俗一点,或者可以这样说:为戏曲培育观众,让戏曲得到传承与传播,让青少年认识戏曲,了解戏曲,继而爱上戏曲,最终作为观众走进剧场观看戏曲表演。
认识到这些,就有可能对戏曲进校园的成绩和效果、效率进行一定的评论了。
戏曲进校园最初的常见的简单模式是这样的:学生欣赏一些戏曲片段,学唱一些经典唱腔,学习一些戏曲常识及其外衍的知识。
戏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和优秀代表,它的传承与传播,完全符合现代传播学的理论和逻辑。学生欣赏戏曲片段,学唱经典唱腔,可以很容易做到,不需要进剧场,不需要找老师,看电视,甚至端着手机就可以做到,这正是新媒体条件下,信息传播碎片化的典型表现。可是这种碎片化的传播,并不能完成好戏曲这门综合艺术的完美表达,也不能完善地达到传承传播的目的,青少年对戏曲的了解如果始终是浅层的、碎片化的,自然无法顺利完成由了解到理解到喜欢的转化。因此创造机会让青少年“每年进入剧场看一场戏曲演出”,被特别地强调提出。
对于戏曲知识的学习,也是很多青少年热衷的和学校“乐意”的。学生们很快知道了梅兰芳是“四大名旦”之首,也知道了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京剧老生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甚至津津乐道《奇袭白虎团》当中被志愿军打败的,是不是宋仲基的“白虎部队”……但是,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戏曲文化绝对不仅仅体现在这些“知识”上面,对戏曲审美的理解和接纳,也很难从这些知识的学习当中完成。
需要解决的难题还有很多。戏曲进校园,是从中小学开始试点的,在中小学阶段,在青少年群体当中,完成一些戏曲碎片化的传播,当然是有一定“入门”意义,让学生了解一些戏曲知识,也是了不起的成就。戏曲进入高校校园,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大学生都参与和接受有关戏曲的学习内容,那又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样式呢?
很简单的一种思维——高校,是中小学的加强版。在中小学,青少年当中开展的戏曲进校园活动,只要做一个加强版,就可以适用于高校了吗?这个思路可以用,但肯定不够完善。
观看戏曲片段,学唱经典唱段,大学生们是在社团当中进行的,甚至很多戏曲社团外聘了专业戏曲演员到校授课,教唱教演。所有这些,显然是加强了,可是,仍然没有摆脱碎片化的传播的本质,也就注定了传播的效果和效率不会有大的提高。
在高校,很多开设了“戏曲艺术鉴赏”课,学习戏曲知识往往被提高到了文学的层面,很多大学生都可以背诵《牡丹亭》里的经典语句,知道自己家乡有哪些地方戏曲剧种,常有大学开设第二课堂,教授戏曲“知识”,甚至考试成绩可以积累学分。但是,因为戏曲具有即时性,不可持续,不可复制等特征,老师讲,学生听,或者老师在讲台上“比划”一下,这种仅仅从文学层面获得碎片化的知识,以及获得一些如同走入戏曲演出“后台”的体验,新奇感之后,仍然很难达成对戏曲的了解、理解和喜爱。
真正投身到戏曲传承传播的戏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还有关注戏曲进校园工作的热心人,特别是尝试过在戏曲进校园过程中进行“演示”的人们,谁不在内心盼望出现一例“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戏曲进校园的高级样态”呢!
这需要怎样的天时地利人和,这需要怎样的机缘巧合,这是怎样的可遇不可求。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做到了!
戏曲进校园的高级样态
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在高等学校,特别是职业教育高等院校,得到有效的传承传播,这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有着高度的契合。2015年,教育部发布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促进文化传承创新与传播”;“培养各民族文艺人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培养文化素质高,对传统文化艺术有着高度认同,愿意肩负起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任的大学生,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院校更是责无旁贷,也当仁不让。
在济南幼高专,戏曲是传统文化各个门类当中最早进入校园的。2016年,学校筹划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进校园,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为学生提供了解、学习、传承非遗技艺的一方阵地,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经过学校领导研究,确定了传习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山东梆子项目作为首选。一年后,剪纸、武术,也相继被引入。
起初,对于戏曲的引入,幼高专与其他院校的做法差不多,成立大学生社团“鲁韵戏曲社”,安排长期关注、研究山东梆子的本校教师张文明作为指导老师。后来的实践证明,选聘一个既懂戏曲,又懂教育,可以“承外启内”的人来作为这个项目的引领者,是多么重要!
“戏曲社”还外聘济南山东梆子剧团的张兆祥、仉兰香作为客座教授,开办第二课堂,向学生讲授戏曲知识,学唱山东梆子片段。很快的,幼师专业的学生在艺术领域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这些学生,有很多在器乐、声乐方面本来就很有才华,加上学校的引导,学生对戏曲的喜爱日渐加深。山东梆子的锣鼓经,特色曲牌,经典唱腔,学生们学得很快。2017年12月举行“山东梆子传承工作室”揭牌仪式,经过半年时间习练的学生,在仪式上展示了学习成果,演奏了山东梆子弦乐曲牌[五字开门][六字开门][四合四],吹打曲牌[接天子][天子乐],演唱了《三请樊梨花》“排花烛洞房逢佳期”,《墙头记》“你拉东他拉西”和“下有地来上有天”三个选段。演出效果让领导和嘉宾感到“吃惊,出乎意料”!
学生对山东梆子表现出来的接纳程度,浓厚兴趣,让山东梆子在济南幼高专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更多学生踊跃参与,更多领导和老师给予关注支持。
初战告捷,再接再厉,更高追求,当然是大家的选项。但如何去做,还是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是需要下一个决心的时候了:继续学一些戏曲知识,学唱更多经典唱段,对于这些“高水平戏迷学生”来讲,显然是容易做到的。那么,如果要排一个完整的戏呢?
要排一个山东梆子完整的戏吗?我们能够做到吗?我们不是戏曲学校,真的需要这样做吗?讨论的结果,大家一致认为:学生们经过半年一年的学习和训练,已经对山东梆子有了初步的了解,不僅对山东梆子的剧种沿革和戏曲史、戏曲掌故如数家珍,更是对山东梆子的音乐程式、唱腔特色、基本表演的把握也达到了一定水平,但这并不能判定学生们真正对山东梆子有了足够的把握,如果可以更进一步,最终把那层窗户纸捅破,让学生真正经历一次,就可能让学生对戏曲,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理解,有一个质的飞跃。
好吧,我们排一个山东梆子完整的戏!是移植一个山东梆子的折子戏?还是新创作一个剧目?移植,听着容易,其实或许更难!可以登上舞台,甚至成为山东梆子常演剧目,保留剧目、经典剧目的戏,特别是那些传统戏、古装戏,对程式化表演的要求那么高,哪一个容易移植哟!咱们幼师学生的现有水平,怕是不行……
还是创作一个现代戏吧!靠着自己的力量,自编、自导、自演一个现代戏吧!这样学生的兴趣应该更大,排练起来反而更容易,把这样一个戏立在舞台上,其中的文化内涵、教育意义,肯定更大更深更丰富!
排一个现代戏,学生们能喜欢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虑呢……张文明有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对于山东梆子传统的、经典的东西,学生们是完全接纳的,学生们对此的评价是:好听,好看,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和地域文化特点。可是,一些当代作曲家新编的唱腔,学生们觉得那是“戏歌”,反而不如经典老腔……完全靠“鲁韵戏曲社”的力量,排一个现代戏,难度自不必说,也还是很有风险的。
首先得选择一个创作题材。
2018年是济南幼高专校友、革命先烈王尽美诞辰120周年,学校定于当年6月举办“纪念王尽美诞辰120周年文艺演出”。4月份的时候,学校王尽美研究室的蒋爱翠主任提议:鲁韵戏曲社可以编演一段王尽美的戏,参加纪念活动的演出。
蒋老师的建议让张文明眼前一亮,这个题材好呀!政治思想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完美的结合!而且现代戏表演受程式限制少,藏拙示长。那就写一个歌颂先烈的现代戏吧!
学院老师都来集思广益。初等教育学院袁道颐院长说:“要对我们的学生有信心,他们有啃硬骨头的能力。实在不行,也可以请外援。”蒋爱翠老师提供了一个戏眼:王尽美辞别母亲妻子到济南求学,临走前母亲把家里仅有的一块银元拿出来供他求学。张文明又有针对性地查阅了王尽美的史料,就从此手入,编写了剧本《辞亲壮别》。剧本拿给张兆祥和仉兰香二位老师,设计唱腔,谱曲。又一个大难题摆在人们面前。幼高专鲁韵戏曲社的学生爱好者,女生占多数,找不出能演王尽美的演员。张文明想到,鲁韵戏曲社曾经与山东交通学院的戏曲爱好者有联谊,交通学院有个大学生票友肖文健,会唱山东梆子,而且唱的还不错,于是,肖文健被“特邀”饰演王尽美。因为机缘聚在一起排戏的学生们焕发出巨大的热情,一步一步,这个戏,就成形了。2018年5月中旬《辞亲壮别》投入排练,6月初排成,6月14日“纪念王尽美诞辰120周年文艺演出”开幕,《辞亲壮别》亮相,王尽美的孙子王军先生在台下观看,深受感动。谢幕时,王军先生上台与演员握手,绕开众人,先奔队伍里《辞亲壮别》的演员,打趣地说:“这是我爷爷,我奶奶,还有我老奶奶。你们演得太好了!”台下的观众每一个人都很激动,他们赞叹学生们如此完美地完成了演出,他们感动学生演员对先烈英雄形象的塑造,他们佩服学生们的艺术才华和敢于拼搏的冲劲闯劲。台上的演员和乐队,还有指导老师张文明,每个人都很激动,他们心里不停地重复着一句话:我们把戏排成了!我们成功排演了一个山东梆子的新剧目!
此后,鲁韵戏曲社的成员们,又陆续推出《一大归来》《游湖论政》《题扇谈鱼》《留嘱辞世》等,形成表现和歌颂英烈王尽美的系列剧目。
成功自编、自导、自演一个完整的戏曲剧目,而且这个剧目与学院的校园文化,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得这样紧密,真的是戏曲进校园在济南幼高专呈现出了高级样态。通过排戏,让这些学生戏曲爱好者从写剧本阶段开始认识戏曲剧目的创作过程,明白了什么叫“启承转合”的戏剧结构;明白了为什么王国维说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为什么说戏曲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明白了怎样“以演员表演为核心”实现导演意图;在排戏的过程中,大家明白了灯服道效化怎样完美配合,什么是主演与配角的合作,为什么要讲究“台上一棵菜”……幼高专的学生们,无论是排戏的亲历者,还是密切关注者,只要学生们喜欢了这个过程,就会爱上戏曲,而这个过程、这个形式、这个结果,因为难能,所以可贵,传承戏曲文化济南幼高专模式,就是戏曲进校园的高级样态。
后来,济南幼高专曾经邀请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来学院演出两场新编剧目《跑旱船》,演出之后举办的座谈会上,学生们对这个舞台动漫剧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生们的意见没有停留在“动漫与演员互动”这种“新颖”的舞台呈现上,而是更多评论了演员的表演。学生们的见解令人欣喜和欣慰,这说明“排过戏”的学生们不再是“外行看热闹”,而是知道了舞台上“盐为什么咸,醋为什么酸”,学生们已经从对戏曲的浅层接触,达到了对戏曲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热爱。
注释:
①刘修兵.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N].中国文化报,2017-1-1。
②巴图.戏曲进校园的双重意味——五谈“戏曲进校园”[N].光明日报,2016-10-18,(006).
(作者单位:山东省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