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惠玲
福,原是以酒敬神,祈求万事顺遂的意思,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也体现了一个民族对待未来发展的态度和精神追求。
在不同历史时期中,人们对“福”、对幸福生活有不同理解和定义。在贫困时期,饥饿,是最痛的记忆。能填饱肚子、吃饱饭,就是人们最大的愿望,最大的“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从改革初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今天的美丽乡村建设,四十年时间,许多曾经穷困的村庄,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老百姓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享受到了梦一般的幸福生活。今天,“福”这个象征着幸福生活的概念,早已不再停留在“温饱”的概念和意义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他指出,“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加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这是发展理念的新提升和更高的境界,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在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今天,中国农村逐步向“农业强、农村美、农业富”迈进,在老百姓的心中,“福”字又有了更高境界的追求和更深远的意义。
一、创作的缘起
近年来,临沂市蒙阴县坚持以“两山理论”为指导,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找准“生态”与“富民”的契合点,走出了一条“生态好、群众富、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路。蒙阴经验充分证明了推动绿色发展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2018年11月,蒙阴县成为山东省唯一入选国家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19年3月至5月间,柳琴戏《福大妮和山杠子》主创组数次到蒙阴实地进行采风,深入乡村山地、庄户农家,搜集素材,提炼主题,反复推敲构思,剧本数易其稿,意图将该剧打造成一部反映“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深刻思想和理念的高品质艺术作品,呈现给观众一台集思想性与艺术性兼顾,体现新时代现实意义和当代沂蒙精神的优秀柳琴戏精品。
二、故事梗概
上世纪80年代初,吃饱肚子对于生活在山区的人们来说还是一个主要问题,挨饿的印象多少年来一直残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福大妮因为结婚时饥饿难忍吃光厨房里的东西惹怒了公公,被当场退婚。从此,要强的福大妮抱着“我一定要吃饱肚子,让弟弟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
这个过程中她不断解放思想,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政策引导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并借助现代网络方式和平台,打造了“蒙阴蜜桃”的品牌,带领乡亲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福大妮和山杠子也有情人终成眷属,大山里,又传来福大妮那爽朗的笑声……
《福大妮和山杠子》讲述的就是临沂蒙阴地区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走生态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乡村的生动故事。同时,也反映了在沂蒙山这片土地上,沂蒙精神不仅仅体现在革命历史年代。在新时代的今天,同样看到了老区人民红色基因的传承,沂蒙精神依然焕发着她的光辉和魅力!
三、主题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广大农村地区开启了新的发展之路。在2019年北京园博会开幕式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要“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福大妮和山杠子》正是反映了这一深刻主题。
全剧以农民福大妮和山杠子一辈子的致富梦为主线,以二人的情感纠葛为辅线,以轻喜剧的方式生动描摹了依山傍水的美丽乡村的变迁、农民观念的变化。通过塑造一个个有趣人物和钩织强烈的矛盾沖突,展现了沂蒙人民坚定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乡村的故事。该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重点表现了在追求富裕的同时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这一重要主题,书写了在时代发展中农民思想觉悟的提升、观念的转变和对于美好家园热爱和保护的强烈愿望。
四、题材与艺术特色
在近几年的戏剧舞台上,现实题材的剧目层出不穷。《福大妮和山杠子》是一部少有的以轻喜剧风格为表现形式的现实题材作品。
“群众”,是沂蒙精神的特质。这部戏与其他现实题材作品最大的不同是剧中的人物设置与核心都是从人民群众作为中心点切入并展开的。这部戏中没有一句口号,也没有刻意颂扬某一个高、大、全的英模人物形象,而是塑造了一群普普通通的沂蒙山区劳动人民的群像。人物一个个生动、鲜活,真实可信。作品展现的是一幅极接地气的生活百态,她们以最真实的泪和最朴实的笑感染着我们。她们的语言、行动反映出中国农村几十年来发生的变化。党的“一心为民”的执政理念和政策的实施,也实实在在的体现在他们生活中,并从微观的角度折射出中国宏观的发展理念,以及人民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巨大转变。
福大妮这个人物,是过去戏曲舞台上不多见的人物形象。一个苦不自知的女人,对待生活,她始终坚信只要“笑”,就一定会苦尽甘来!她大胆、泼辣、执着,敢登凳子、敢自己退婚,能吃能干,始终带着一股浑身使不完的劲儿,永远不服输的劲儿。在看似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外表下,又体现出一种大智慧和大格局。她最可贵、最可爱的一点就是她对待生活的积极和乐观。无论生活跟她开了多大的玩笑,她也会以笑声来回报,总能把坏事“转悲为喜”。在她的人生词典里看不到沮丧、悲观和气馁,她不仅能把苦难当甜水来消化,还总希望能把最美好的福气带给她的亲人和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全剧中,“福”字多次出现。“福大妮”这个似名非名的绰号,无疑是贫困年代中,父辈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寄托。“福大妮”的善良、豁达、勤劳、大胆,勇于开拓的精神品质,也正是新时代沂蒙精神的体现。她既是沂蒙山区女人的代表性形象,又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在我们看来,她有很多奇葩又不可思议的行为,但在这样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身上,又是非常合情合理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物,才会引发了一系列的出乎意料的事件。这部戏既是一出非常接地气的作品,又是一出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现实题材剧目,这也正是这部戏的特别之处。
五、舞台呈现与风格样式
“极简、夸张、灵动、喜感”,可以用这八个字来概括这部戏的风格追求和舞台样式。作品形成中,每个要素都牢牢把握这个基调和原则来形成整体风格的统一性。
虽然这是一部讲述土地、环保、生存等重大问题的题材,但我们以一种轻松的喜剧风格来讲述这个时代的变迁,避免了沉重和冗长的表达。这也是同类题材中少有的一种呈现方式。虽为现代戏,我同样希望明确体现戏曲写意的美学追求。在最初构思阶段,我查阅过的一些关于表现大自然的“节气画”资料以及在民俗文化中造型夸张且极具喜感的“泥塑人”等民间手艺,从中受到启发。如果把这两者完美结合,应该就是这个戏所要呈现的舞台风格样式。受此启发,我设想整个舞台以纯色的“地连天”形式结构,立体感的坡度展开,在一幅纯净的大自然底色中,将夸张、喜感的各色人物形态放入其中,就会自然形成一幅唯美、纯净的,表现百姓美好生活的民俗画卷!
在这样的整体构思和设想下,舞台更需要把握好“整体大写意与关键性符号的极致夸张”的结合。在创作中,需删繁就简、以少胜多,以“诗化、留白”的美学意境作为铺底,结合单一的“扭动、夸张”的时代典型符号,做到两极语汇同框而产生碰撞,使整个舞台既干净又不失特色,呈现一种以“戏曲美”和“民俗美”相融合的喜剧风格化的意象表达。同时,更加强化典型符号的强烈表现力,这成为本剧的独特风格。
道具的運用,也同样需要遵循这个原则。在不同场次中,不做过于写实的面面俱到和凌乱繁琐的堆砌,而是只选择最具有表现力的单一符号来强化、放大,提高道具的利用率和艺术表现力。比如,铁锅是山东民间生活的高度提炼,既能突显年代感和地域特色,也为福大妮结婚这场戏增加戏剧亮点和趣味性。在第一场的婚宴场景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巨大、夸张又具有山东民俗特色的“大铁锅”,作为一个极有生活气息的特色道具。在简洁的语汇交代环境和渲染气氛的同时,也表达了在那个特殊年代中,“大锅台”对于老百姓的特殊意义。用这样一个醒目的时代典型符号,形成这场戏独特的舞台表演支点。另外,剧中长条凳的运用。在“新娘子不见了”之后,群众“找新娘”的舞蹈场面中,运用婚宴上的道具“长条凳”的流动和拼排,来完成院子、前堂与后厨的场景转换。在群众寻找新娘的舞蹈表演中,场景自然切换,达到无缝衔接。场次的转换灵动、简洁, 甚至是演员的表演与场景的转换同步进行。演员可以跳进跳出,感受戏剧的间离和游戏性,这种表现形式也更符合全剧喜剧风格的定位。
在服装和人物造型的把握上,借鉴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彩色泥塑”作为基础形象,色彩斑斓、明亮,人物形象个性化强。既遵从全剧整体风格,又可进行人物个性化的艺术夸张。做到跳出现代戏写实的风格,大胆创新和尝试,运用夸张的个性化设计和大色块的渲染和点缀,在强化和突出喜剧风格的基础上,使现代戏舞台上同样可以呈现出戏曲的韵味和独特的美感!
六、音乐定位
力求以当代的审美意识和表达方式呈现视觉以及听觉的高度统一。
唱腔部分,在保持柳琴戏原汁原味北派唱腔的基础上,根据人物形象和情绪来进行创新设计,避免生搬硬套以往一些戏中的板式旋律。在传统与创新产生冲突时,板式规律性需服从剧情和人物情绪的需要;音乐部分,大胆跳出以往的局限,在把握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和借鉴民族歌剧的音乐手段来丰富和拓展气氛音乐以及主题音乐的表达。既有俏皮活泼的跳跃性,又有大气磅礴的民族交响式的情绪和情感的烘托。主题鲜明,有张有弛。
另外,充分吸收和借鉴舞蹈形象的音乐手法,以戏曲音乐和民族音乐进行结合、变奏,充分展现在现代戏的表演中同样也可以体现“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宗旨。注重人物的个性音乐形象的塑造,每个人物的音乐形象配合戏曲肢体舞蹈化造型的表现手法,来刻画各色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夸张的舞台艺术手段来丰富全剧的观赏性。
七、表演风格定位
在戏曲创作中,现代戏的表演定位,一直是近年来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作为艺术创作,任何创新和探索都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去尝试和验证。在这部戏中,我试图突破过去一些固有的模式,探索一种现代戏中新的表演形态。
中国民俗文化元素中,“年画”和“泥塑”,是我对这个戏最初的灵感切入点。这种具有浓浓的中国味道,又极具喜感的夸张艺术形式,也是最贴近民间生活,最接地气的一种表现方式。我希望能在全剧中将这两点融汇、贯穿,形成全剧的整体风格和特色表演样式。
无论大、小角色的表演过程中,无论每个人物的动态和静态,都需要强化一种具有“泥塑感”的个性化造型。群众场面更是如此,以改变以往群众场面“千人一面”的龙套式自然形态的表演。舞蹈以及群场表演的设计和编排,也需要细化到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呼吸、每一个反应,甚至是每一秒中的变化和状态。所有参演的角色每时每刻无空白的融入于戏剧的规定情境中,从而形成舞台整体性的韵律和造型。从舞台每个角度的随处抓拍,都可以形成一幅生动有趣的造型画面!这个戏的表演对于演员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挑战,也加大了创作过程中的工作量和难度。但是,我们正是通过这种共同的努力和尝试,力求探索有别于传统戏的程式化,又不同于样板戏的表演样式,而是创造只属于这个戏的“一人一态”、“一戏一格”的独特风格。
中国戏曲之美,是一种高度概括的美,一种夸张的美。无论是静或动,都能呈现出流动的造型艺术美感,这是戏曲的精华所在。这部现代柳琴戏《福大妮和山杠子》,就是以我们最传统的戏曲美学宗旨,融合中国民俗文化元素,来讲述发生在中国当代沂蒙山的感人故事,也希望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展示给观众一幅多彩、美好的中国民俗画卷!
(作者单位:山东省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