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研究与对策

2020-10-21 04:04张恩仙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2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留守儿童农村小学

张恩仙

摘  要:为了提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效率,本人分析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阐述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现状,最后提出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

在当前的教学情况下,很多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接受更多的家庭教育是祖父母的隔代教育,而这种隔代教育大多被溺爱所取代,家庭教育缺失比较严重,为其不良学习习惯的形成埋下了隐患。留守儿童本身不够自信,缺乏上进心,形成了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如果课前不预习、课上听讲不认真等,不利于提高其学习质量。而小学生的可塑性强,教师应当找准切入点,通过有效措施着重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质量。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一是可提醒学生自觉进行学习。在小学学习中,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本身就会通过生物钟、条件反射自动提醒学生做学习相关的事情。如每天课前进行预习、课后进行巩固复习等。如果学生没有形成这样的学习习惯,生物钟、条件反射就不会发出提醒,学生的学习行为就会相对滞后。二是可发挥下意识的作用。下意识是受习惯直接支配的,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他的下意识会随时随地地支配他按照平时习惯了的方式进行学习,使他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整个学习过程有条不紊,不仅能产生较高的学习效率,也会达到较好的学习质量。三是可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潜意识受情感和需要支配,它是无法察觉的,但是支配着人的行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对学习有一种亲和心理,把学习当作自身的一个乐趣,愿意并乐于学习,同时调动自身的一切潜能为学习服务,这就是潜意识支配。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学习十分關键,所以小学教师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现状

(一)学习习惯认知不明确

当前,很多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对学习习惯一无所知,不清楚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习惯是不好的。在他们看来,学习就是听课、做作业,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很少思考其余问题,包括学习习惯是什么、如何形成学习习惯等。因此不少留守儿童在小学学习过程中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懂得如何采用有效方法进行学习,导致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都相对偏低。

(二)缺少长期的养成环境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间养成的,需要长期的坚持与努力。但是一些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长时间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祖辈们很少会督促他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不能提供学习习惯上的有效指导,无法帮助他们在书写、审题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其学习习惯的养成缺少一个长期的养成环境。

(三)自律意识较低

小学留守儿童天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自律意识较低,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有留守儿童经常忘记写作业,课堂听讲容易出神、交头接耳等不良学习习惯,这是因为他们缺乏强烈的自律意识。

三、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课前预习习惯

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思考探究获得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的本质。要想达到这样的学习效果,需要留守儿童课前预习,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所以农村小学教师应当着重培养留守儿童的课前预习习惯。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学习水平有限,很多都没有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教师要加以引导和督促,保证课前预习活动顺利进行并达到有效效果。为培养留守儿童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帮助留守儿童认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教师要明确告知留守儿童,课前预习是课堂有效学习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和疑问点,有准备的听课更有效果。二是课上就预习内容展开提问。在第一点基础上,教师课堂上要针对预习内容向留守儿童提问,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起到从侧面督促他们进行课前预习的作用。三是传授预习方法。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简单浏览本节内容,再细致阅读,用不同颜色的笔圈出不懂的知识点,同时尝试做一些练习题,这样既能引起留守儿童对课前预习的重视,又能检查预习情况,有利于培养留守儿童的预习习惯。

(二)培养规范的书写习惯

规范的写书习惯,不仅能帮助学生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还能提高正确率。所以,农村小学教师要注重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书写习惯。具体措施如下:一是要求书写整洁、字迹工整;二是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进行书写,教师要把书写规范传授给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按照规范要求书写;三是教师要认真检查书写内容,及时发现错误,保证正确率。

(三)培养认真听课习惯

课堂是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知识的主阵地,课堂上听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学习质量。我们知道部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性格内向,课堂上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也很少主动请教教师。此外,还有一部分留守儿童课上经常溜号出神、交头接耳目,听课质量比较低。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就要培养留守儿童课堂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质量。课堂上,教师应对留守儿童提出认真听讲要求:一是集中精力,不要东张西望;二是排除一切干扰,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三是遇到疑问,立即做一个标记,不要回头去想,避免影响后续内容的听讲质量;四是努力做笔记,记下板书内容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若发现留守儿童听讲不认真,教师应适当批评教育,及时纠正不良听讲习惯。

(四)培养认真审题习惯

做题时,一些留守儿童审题不认真,往往简单浏览一遍就解题,以致不了解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或题型等,导致解题错误。其实,这样的错误只要认真审题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教师要给留守儿童传授审题技巧,培养他们的审题习惯,提高做题正确率。具体的做法如下:一是让学生读懂题目内容和问题,了解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正确理解问题的意思;二是让学生观察题型,用正确的解题思路。授课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读题、审题、解题,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审题技巧,使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形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五)培养反思性学习习惯

反思性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为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培养留守儿童的反思性学习习惯,让他们形成经常性反思学习过程的良好习惯,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以保证学习质量。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问题指导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教给学生反思流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给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并对反思的结果进行交流。另外,教师还要大力表扬那些思考认真的学生,对一些能在反思基础上提出问题的学生,引导其他学生向他学习,这样能有效培养留守儿童的反思性学习习惯。

(六)培养课后复习习惯

课后复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巩固课上所学内容,扎实掌握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所以,农村小学教师要关注留守儿童课后复习习惯的养成,引导留守儿童形成课后及时巩固复习的良好习惯。为培养留守儿童课后复习习惯,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留守儿童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自觉复习课上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按照家庭住址就近原则组建课后复习小组,让学生每天放学后聚集在一起共同进行复习巩固,通过组内相互帮助,提高课后复习效果。

四、结语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有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面对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缺乏学习习惯的情况,教师应当着重培养他们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规范书写习惯、认真听讲习惯、认真审题习惯、反思性学习习惯、课后复习习惯等,使农村留守儿童在良好的学习习惯牵引下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留守儿童农村小学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