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运金 耿发启 李希梅 赵桂芬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其中,甲组20例,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乙组20例,采用外固定架固定,丙组20例,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固定,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患者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较甲组和丙组低,且甲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较丙组低,P<0.05;对比三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乙组患者明显低于甲组和丙组,P<0.05;对比三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X线骨痂评分,甲组患者明显优于乙组和丙组患者,P<0.05。结论:在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临床上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方法效果较为显著。
【关键词】不同植入物;内固定;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
【中图分类号】R749.05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070-01
前 言
新时期下,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种固定器材不断发展,在医学领域中,也被广泛应用到四肢骨折患者外固定、内固定治疗中,获得了不错的骨折复位效果,促进了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减少了骨折并发症发生[1]。对此,本文就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其中,甲组20例,男、女分别为9例、11例;年龄下限和上限分别为23岁、74岁,平均年龄为(48.6±4.1)岁;分析患者学历,初中及其以下、高中、专科及其以上分别为6例、9例、5例;乙组20例,男、女分别为10例、10例;年龄下限和上限分别为22岁、75岁,平均年龄为(49.1±3.8)岁;分析患者学历,初中及其以下、高中、专科及其以上分别为5例、10例、5例;丙组20例,男、女分别为11例、9例;年龄下限和上限分别为24岁、73岁,平均年龄为(48.1±4.5)岁;分析患者学历,初中及其以下、高中、专科及其以上分别为4例、10例、6例。本次研究选取对象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数据对比分析,P>0.05,能对比。
1.2方法
甲组,带锁髓内钉固定,患者选取仰卧位,在大患者外侧做一切口,长度为15cm,对高阔筋膜、股外侧肌进行逐渐剥离,使得病变组织显露,剥离骨不连骨膜后,用骨刀凿除硬化骨质,扩展后,在大转子顶点处进针,在骨不连端植入髂骨块,复位后安装带锁髓内钉固定,缝合切口。
乙组,外固定架固定,全身麻醉,沿骨折端切口进,对骨线状况进行探明,用摆锯在患者股骨干外侧开窗,对硬化骨质进行清除,之后将髂骨块植入其中,对骨折端进行修复。
丙组,动力加压钢板固定,剥离骨不连骨膜前的操作同带锁髓内钉固定方法一致,之后再病变张力侧放置钢板,科学合理的选择钢板长度,在植入钢板后安装皮质骨螺钉,并实施常规植骨、加压螺旋操作。
三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均进行负压引流,并使用抗生素,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被动功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和X线骨痂评分,其中,愈合是患者骨折处没有压痛及叩击痛,能正常活动,通过X线检查骨折线不清晰[2]。X线骨痂根据Femadez-esteve标准进行判定,总分为3分[3]。
1.4统计学处理
SPSS24.0处理全部数据,年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和X线骨痂评分等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通过(-x±s)表达,t检验;性别等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若P<0.05,有意义。
2 结果
2.1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相对比
乙组患者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较甲组和丙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甲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较丙组低,P<0.05,详见表1
2.2三组患者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和X线骨痂评分状况
对比三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乙组患者明显低于甲组和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三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X线骨痂评分,甲组患者明显优于乙组和丙组患者,P<0.05,详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上,四肢骨折后骨不连的引起因素有很多,如固定操作不到位、固定效果不佳等,同时还与血运是否保护有很大关联。在该疾病治疗中,植骨及骨折端处理是最为关键的,要先关注假关节、瘢痕不问,然后实施闭锁髓腔处理,促进骨折愈合,同时要考虑到骨折对位线状况,尽量选择自体骨为植入物。在本次研究中,丙组患者采取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后期存在应力遮挡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再次骨折的几率,同时加压钢板内固定需要用到多个螺钉,骨膜也会剥除,会对血运造成破坏,延迟了骨折愈合。乙组患者采取外固定支架治疗方式,这种手术方式虽然不会对患者骨膜带来破坏,但是固定效果却不理想,在功能恢复期容易出现断裂、位移的情况,不利于患者骨折断端恢复。甲组患者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这种方式具有很好的生理应力,并且固定效果良好,骨痂形成速度快,在加压后能防止骨折位移情况的出现。本次研究中,甲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X线骨痂评分分别为(27±10)d、(1.74±0.13)分,明显低于乙组的(39±14)d、(2.16±0.10)分和丙組的(46±12)d、(2.07±0.11)分,P<0.05。综上所述,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方法对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有效提升骨折愈合率,还能有效缩外固定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范炜.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治疗中对不同植入物内固定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5,21(35):57-58.
李格当,李大文,王剑,等.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临床比较[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