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置性作业的巧妙设置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2020-10-21 11:17李雅囡
神州·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前置性作业实效性初中

李雅囡

摘要:初中阶段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点多,而教学时间有限,所以每一节数学课的容量较大,知识点密集。在上课之前,学生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样在课堂上就能有目标、有方向、有针对性的听课,听课效率会得到有效的保障。实践证明,巧妙设置前置性作业,能够提升学生预习质量,为学生高质量听课打好基础。本文从趣味性、分层性、实践性三个方面,就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方法进行讨论,以期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前置性作业;初中;数学;实效性

前言

由于初中数学难度系数大,加上课堂教学时间短、学生认知水平有限等各种原因,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经常跟不上教师的速度,一节课下来,不仅没有消化知识,反而积累了很多问题。虽然多数学生也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但是在预习的时候不知道从何着手,课前的准备工作停留在背诵课本上的数学公式、定理、概念等层面,费时费力,成效不明显。在本文中,笔者就数学教师如何通过巧妙设计前置性作业以达到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分享几点拙见。

一、遵循趣味性原则设计前置性作业,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对前置性作业存在抵触情绪,认为前置性作业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加上数学知识本身比较枯燥,而且抽象性强,所以学生对前置性作业的兴趣普遍不高。若是学生抱着应付的心理去完成前置性作业,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为了消除学生的这些不良心理,让学生在做前置性作业的时候能够全身心投入,教师应遵循趣味性原则去设计。实践证明,兴趣是驱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强内动力。所以,将趣味性元素融入到前置性作业之中,能够驱动学生主动完成前置性作业,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

例如,在讲解《画轴对称图形》这节课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趣味性前置性作业:“已知有一个正三角形、一个圆和一条线段,能够用这三个图形设计一个轴对称图案,并且阐述自己所设计的图形的含义。下节课上我们来展开评比活动,看看哪一位同学设计的作品最具有创意。”这样的前置性作业,融入了競技、创意、娱乐等多种要素,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相对于传统的以习题堆积为主的前置性作业,这样的前置性作业更吸引学生,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不会存在抵触心理、排斥心理。

二、遵循分层性原则设计前置性作业,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设置前置性作业,目的并不是打击学生自信心,而是让学生提前了解下节课要讲的内容并对课程充满期待。所以,设置的前置性作业一定要难度适中,若是过于简单,学生就会感觉下节课要讲的内容毫无挑战性,甚至因此产生自满情绪。若是难度过大,学生不仅会遭受挫折,自信心受到打击,而且对下节课的内容存在畏惧心理[2]。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接下来的高效听课。然而,初中学生数学素养参差不齐,若是要保证前置性作业对每个学生来说都要难度适中,教师必须要进行分层设计,这也是尊重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这节课之前,教师可以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设置习题。即第一道题是难度系数最小的基础性问题,如“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cm和8cm,问这个三角形斜边的边长是多长?”而最后一道题则是难度系数最大的的题,如“有一个长方体ABCD-EFGH,其中A与E在一条直线上,C与G在一条直线上。问,有一只蚂蚁,想从A点爬到G点,问它最短的爬行距离是多少?”教师要求基础薄弱的学困生课前至少完成60%的题目,而中等生至少完成80%的题目,尖子生则全部完成。即10道题,学困生、中等生分别要完成超过6道题、8道题,尖子生要将所有的题目完成。这样的分层对待,既不会给学生造成压力,又能让学生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这对唤醒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有重要意义。

三、遵循实践性原则设计前置性作业,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新课改背景下,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数学教师必须落实的教学任务。在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中,教师也要考虑到这一点,并遵循实践性原则设计前置性作业,以此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以及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3]。

例如,在讲解《相似三角形》这节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本,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原理等,然后让学生根据相似三角形知识测量出学校图书馆的高度或者教学楼、旗杆等物体的高度,并且将测量步骤、计算过程呈现出来。又如,在讲解《三视图》这节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利用土豆、红萝卜等制作一些几何体,可以是规则的几何体,如正方体、圆锥、圆柱等,也可以是不规则几何体,如正方体与圆柱体组合体、长方体和圆的组合体等,然后让学生用手机灯、台灯等有聚集性光源对物体进行多个角度投影,然后画出每一个角度投影的视图。这类实践性作业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四、结论

巧妙设置前置性作业,引导学生课前先学、先看、先思考,充分体现出“先”学后教优势,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是占据主动地位,在听课的时候胸有成竹,及时消化教师所讲的知识,甚至能够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为了保证学生的“先学”效果,教师应重视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为“后教”奠定牢固基础,推动初中数学教育事业长足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峰.自主学习行动,前置学习为营——初中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4(01):11-12.

[2]胡燕.初中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探研[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6):48.

[3]沈旭路.作业布置,前置设计--浅探初中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原则[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6):81.

猜你喜欢
前置性作业实效性初中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视角下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浅析
中职数学“前置性作业”的类型及其设计要求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