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探究

2020-10-21 21:26周志锋
神州·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周志锋

摘要:数学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要想高效地掌握数学教学知识除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外还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因材施教。目前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学习差异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因为每个學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对待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不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让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达到一致,传统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很难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的教学不仅没办法有效地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还会逐渐拉大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严重地影响到部分学生今后数学学业的高效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一定要合理的使用分层教学法,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以促使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让班级学生所出现的差异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进而逐步地加快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高效完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的重要动力。但是在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而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就严重地影响到学生数学学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推广,就有效地解决了班级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高效地实施分层教学,能够让数学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都能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通过数学课堂学习都可以有效地提升自己,以实现学生全方面发展的目的,进而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得以更高效地完成。

(二)有助于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高效开展教学活动,分层教学模式下的数学课堂,能够有效顺应这一要求,对此,教师要能够明确分层教学原则,做好分层教学工作,并且能够依照分层教学模式,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作为划分标准,展开分层授课工作,这样的教学活动,是着眼于学生实际发展需求,有助于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在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授课,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都接受同一种教学方案,这样的课堂,难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实现所有学生都在其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和提升。

(三)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师教学水平

分层教学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改变传统“一刀切”的授课方法,并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构建分层学习小组、制定分层教学活动、并展开分层教学评价。在分层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按照学生的数学水平,构建分层学习小组,制定分层教学策略,这样一个过程,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数学水平得到发展,还可以促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的策略

(一)按照教材内容明确分层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切实看到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并以提高全体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为目标,制定出具体的授课方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如果单纯依照统一教学方案,难以保证全体学生学习水平,如果教学方案难度较大,那么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负担,如果学习方案的难度较小,对于数学学优生起不到拔高的效果。要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做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依照教材设计出明确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学习《测量》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按照不同学生的能力,引导其达到对应的目标,比如,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指导其完成前两项学习目标,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指导其完成前三项教学目标,对于学优生,可以在完成所有教学目标后对其进行拔高训练,使他们能够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二)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就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施合理的分层,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合理的教学措施,以保证班级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高效地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把班级里的学生按照学习能力的高低分成ABC三个层次的小组,并对不同层次的小组实施不同的指导。如对于A层次的小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引导他们深度的探究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更好的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对于B层次的小组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通过思考观察试着自主构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而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可以让他们依据课本内容试着总结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通过简单的学习任务先树立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自信心,然后再逐步地给他们增强难度。通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寻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在收获到相应数学教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以保证每一个学生的核心素养都可以得到有效培养,进而加快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完成。

(三)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的实施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教学任务,相比较普通的教学而言分层教学不仅会耗费教师大量的精力,也会消耗大量的课堂时间。为了在有效地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分层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以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来实施分层教学,拓展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思维,以保证整个课堂流程的高效进行。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课时,教师在强化学生对小数概念知识的理解时,就可以让学习能力较好层次的学生回答十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然后让学习能力中等层次的学生回答百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最后再让学习能力较弱层次的学生解决千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通过这种复制式的教学,能够让学习能力稍弱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较好层次的学生的带领下快速的理清自己课堂学习的思路,积极自主地进行课堂思考,有效地解决教师所提出的课堂教学问题通过这样的引导,不仅让数学课堂教学的进度得到有效地保证,还能让学生在其他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步地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质量得到有效地保证,已加快小学数学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四)依照教学内容设计分层教学作业

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内容,是巩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除了要做好分層授课,还需要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不仅能通过课上学习达到学习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在完成作业时,全面巩固自身学习能力,进而达到高效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按照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制定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回答一些基础问题,比如: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叫做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用来度量物体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米;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分米。通过这些问题,促使其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对于数学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回答如下问题:一块面积为90平方米的长方形玻璃,宽是5分米,长是多少分米?一张长为12厘米,宽为8厘米的相片,这张相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想给这张相片围上花边,请问这花边有多长?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引导其进行拓展训练,以使其达到拔高效果。

三、实施分层课堂教学评价

分层评价是分层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最容易忽略的部分。通过实施有效地分层评价可以让学生明确地知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着哪些不足,增强学生不断向更高层次前进的动力,让分层教学的效率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因此,为了保证分层教学的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一定要注重分层评价的高效落实,为提升分层教学效率增添坚固的力量。例如,在学习人教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完课堂知识以后就可以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对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评价。如对于学习能力较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在实施评价时就可以更注重鼓励学生进行学习挑战,看他们在课堂上是否有突破自己之间的学习状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更高的学习目标,对数学学习充满激情。而对于学习能力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在评价时就可以把更多的重点放在寻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不足上,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层次的学生,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就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树立他们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以更积极地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给予他们提升自身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的动力。通过实施分层的教学评价,明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向,逐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长此以往的坚持实施分层评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数学学习效率创设良好的环境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深入贯彻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加快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此让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更好地响应教育改革的发展,攀登上新的教学高峰。

参考文献:

[1]陈万华.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探究[C]//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9.

[2]张学峰.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践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31(11):73.

[3]刘施武;邓集杰;张涛波;谢真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研究[C]//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