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鸽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课堂变革如火如荼。如何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如何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使学生的表达理解和写作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深入探究,常谈常新的话题。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作为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个人的浅显认识。
关键词:思路引导;因材施教;艺术激发
一、以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俗话说得好:“亲其师而信其道。”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学生喜欢一个老师时,就会处处表现出一种向师性,这也许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吧。多年以来,我所带的语文科目,一届一届能够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细细想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们喜欢我这个老师,愿意听我的话、学我的课。俄国卓越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照亮学生心灵的阳光,它必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一个热爱学习的教师也将成为学生的楷模。”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可见,人格是教师魅力的灵魂。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崇高人格,就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语文是一门富有魅力的学科,语文教师理应成为“魅力教师”。在生活、在教学中追求美、创造美,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以独树一格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
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只有别具一格的教学思路,才能先声夺人,强有力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尽可能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备课时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制于名人名言的束缚,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方略。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修正。要相信,每个人都是有着独特思想的个人,每个人对于文本的感悟和理解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认识。找准适合自己,更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才是真正成功真正高效的课堂教学。
其次,找准教学的突破口。在语文教学中找准了突破口,就找准了教学各环节的纽带。正如著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说:“努力在每篇课文中找到合适的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作为分析的口子,由此入手,带动全篇。”这样才能更加准确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研究课文、欣赏课文。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突破口,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能使教和学双方都心中有数、目标明确,使教学内容简明扼要,使教学活动变得更为顺利。教学中只有准确选择突破口,才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文”,在看似简单的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第三,要做智慧的导航者。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课前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好不同层次的问题,课堂上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说、尽情地言,让整个课堂充满学生的活力。教师只需做个智慧的导航者,组织的引领者就好。简单地说,教师应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地抒发真实情感,如实地吐露自我感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恰当巧妙的引导和启发,才能有效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在组织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要敏锐地把握教学的方向,及时调整思路,适时进行点拨,化解产生的问题,为学生的发展插上奋飞的翅膀,从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以略高一筹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教学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因此,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和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让学生知道如何“学”。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就要有略高一筹的教学艺术。
略高一籌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
略高一筹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要有生动、精彩描写的另一面。入胜的细节描绘与非凡的思想境界相辅,将学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独特的理解,从而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从而创造课堂氛围“其乐融融”。
略高一筹的语文教学,必须实行教与学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没有平等,就没有尊重,更无从谈起发展师生关系。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意识,以及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表率的人格魅力。
略高一筹的语文教学,必须开展合作学习。方法可采取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甚至课堂演辩论等形式展开师生的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内容的多层次性,语文问题的多样性,语文学科的多极化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去参与讨论和辩论。在充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的基础上,明是非、分主次、求同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多元化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自然也就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真正高效。
追求高效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懈努力,愿我们携手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