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莹莹
摘 要:本文尝试将任务驱动法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的教学中,通过一系列准备工作、布置任务、实施任务,最后表明任务驱动法在课程中应用效果良好。通过相关教学反思,明确了下一步的行动方向,为专业建设做好准备工作。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客运组织 教学
一、任务驱动法的含义
任务驱动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法最根本的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将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明确任务、制定计划、自主学习、完成任务等一系列实践活动[1]。
二、任务驱动法在《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现状及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是大专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一般的教材选编主要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车站设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日常运作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客流组织这几部分内容。本门课程内容偏理论课,学生反应枯燥无趣。本授课学期,计划将车站、车站设备这一部分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具体步骤为:首先,教师对于相应教学内容做简单介绍。然后,将教学内容以任务形式布置给各小组同学,各小组完成相应内容的调查、整理工作。最后,由各小组主要负责相应教学内容的讲解,教师辅助。试图改善目前的教学状况,为后续专业建设做准备工作。
2.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1)准备工作
在进行正式教学前,需要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及相关准备工作。
本次任务驱动法计划应用在课程中车站、车站设备相关章节。具体准备工作包括,首先,教师需要熟悉相关章节内容,具体包括车站概念、车站分类、车站站台门系统、电梯系统、FAS火灾报警系统、车站导乘设施等。教学内容为12课时。其次,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分类,将教学内容分成14部分,具体见表1。每个小组对应相应调查内容。
(2)布置任务
首先,利用一课时将调查内容进行综述介绍。目的让学生对于调查内容有所了解。然后,根据表1内容将调查内容分配给相应小组。
最后,明確调查内容。需要将调查内容细化,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
具体将任务细化为,针对目前南宁市地铁在运营的三条线路,每个小组可以随机选择三个地铁站(包括一个大客流车站、一个换乘站、一个普通车站),针对选择的三个车站做相应内容调查。调查结果包括图片、文字说明、数据(数量、尺寸等)及结果分析。
(3)实施任务
调查任务实施:在调查任务实施前,每个小组需要详细讨论方案。实施时,由小组组长带领组员赴三个地铁站进行实地调查,记录相关信息。实施后,对于相关数据进行汇总、整理。
授课任务实施:授课时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针,相应教学内容由每个小组指定一名代表做演讲,演讲结束后由教师予以补充、总结及评价。
3.任务驱动法应用效果
在课后学生评价环节,学生反应普遍良好,有些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反馈结果是“听懂了。觉得还挺好玩。”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同学表示不希望参与“任务式”学习,他们只希望被动的“听课”,对于这部分同学的情况,下一步需要找到解决办法。
三、教学反思
1.准备工作的反思
由于进行任务驱动法的教学内容较多,并且在布置任务前需要利用一节课给学生
作简要介绍,如何做到“简洁”又不“简单”,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2.布置任务的反思
以往做任务驱动法时,发现如果任务没有细化,学生对于任务的完成质量通常不
高。因此,在本次进行布置任务时,将任务尽量细化。如需要包含不同的三个车站(对于车站类型有明确要求)、图片、文字说明、数据信息及结果分析等。
3.实施任务的反思
授课任务的实施,是检验任务驱动法应用效果的关键。授课时由传统的教师讲授
转变为以学生为主要讲授、教师辅助的形式。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对于任务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其他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能力的反思
应用任务驱动法与传统课堂相比,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
不仅会教授,更要会设计,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合理的教学任务应该是让学生愿意接受、能够接受的任务,使得学生在积极主动探索过程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养。
结语
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能够更为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反应普遍良好,有些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课后反馈结果是“听懂了。觉得还挺好玩。”当然,任务驱动法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任务布置应该更加规范化、细致化,有部分学生不积极主动参与完成任务等。但是相信通过不断提高教师先进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等手段,进一步提升本课程质量,可以为专业教学改革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任务驱动法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运组织工作》教学中的应用[J].张翊华.课程教育研究,20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