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是新时代的国家战略,高校应肩负起重要职责。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需要各个学科和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新文科的要义。在新文科理念的指引下,高校应在多个层面开展新的探索,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塑和创新,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新文科;国际组织人才;复合人才培养
新文科建设要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文科融合,提升时代性,加快中国化、国际化进程,引领人文社会科学新发展,从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人的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1]。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符合新文科的要义,本文试图在新文科理念指引下,对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行初步探讨。
一、新时代与国际组织人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也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等理念,深入参与全球治理和构建新型国际秩序的进程。培养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高素质国际组织人才是践行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关键一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国际组织是制定国际规则、协调多边事务、分配国际资源的重要载体,也是各个主权国家参与国际事务、开展国际合作,并发挥其国际影响的重要平台。在国际组织中有一定数量的代表,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能主动参与政策制定,对于提升国家形象、宣传本国理念、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具有重要作用[2]。国际组织职员是提升国家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力量,其数量也是衡量国家全球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有了显著提升,已陆续加入约 1200个国际组织,对国际组织人才的需求日渐凸显。但中国籍职员在国际组织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数量少、职位低、分布不均衡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和全球治理能力的提升。《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积极支持和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快培养国际组织人才在内的五类人才。中组部、外交部、教育部等各个部委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鼓励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和推送,尽快为国家培养一批能够参与全球治理的高素质人才。
有学者指出,国际组织人才至少需要十大核心素养,分别是: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尊重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客户和目标取向的思维方式,语言沟通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计划、管理与领导力,主动开放、认真负责、灵活应变、积极抗压的个性特征,学习意愿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专业精神和专业知识[3]。可以说,国际组织人才是面向世界的复合型国际化高端人才,要求其能力和素质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国际组织人才除外语基本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拥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通晓国際规则,精通中外谈判,能参与国际交流和竞争,具备出色的跨文化交流和沟通能力等。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属于精英教育,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和针对性。同时,国际组织名目繁多,分类繁杂,业务范围几乎覆盖所有行业领域,而且不同国际组织对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单独依靠某个专业或学院按照单一标准已无法完成培养目标任务。国际组织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和多学科属性给高校培养带来新的挑战,要求高校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新文科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
新时代呼唤创新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创造性探索,紧跟时代步伐、回应时代关切,创造性探索并科学回答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引领高等教育的未来创新与变革的方向。
从人才培养角度看,新文科强调在尊重文科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注重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文科的卓越拔尖人才。教育部从2009年起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19年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打造了具有示范意义的新文科建设样本。新文科的“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开设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兴专业,另一方面用新的范式去丰富既有文科专业的内涵[4]。新兴专业是指满足国家战略需要增设一批文理结合、文医结合的新专业。比如有高校将英语语言文学、教育学、影视艺术等整合起来,设立了创意产业专业。新的范式是对文科专业的升级改造,比如新闻传播专业在全球治理背景下要提升学生“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培养既懂报道和外语,又要具备法律、外交、跨文化沟通等多学科知识,能在相应领域开展专业化国际传播工作的“新闻+”复合型人才。
对于高校文科建设而言,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全球视野、中国立场、通晓规则的高素质国际组织人才,着力提升文科专业学生的全球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和全球就业能力,是全球新格局对文科发展的新要求[5]。新文科理念下,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要始终从问题和需求出发,打通专业界别,促进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特别要强调综合性、创新性和融通性。综合性就是打破院系专业之间、学科之间、学科与社会之间的壁垒,搭建跨院系的协同育人培养平台,集聚优质教育资源进行综合培养。创新性体现在思想和理念要有超前意识,要有前瞻性,而且要在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等方面有所作为,引领发展。融通性强调横向和纵向的互动与交流,包括高等院校和用人单位的融通、校内外和国内外的融通、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通、本硕博一体培养的融通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多方联动和资源共享。
三、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没有现成经验或模式可供借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在国际组织人才研究和培养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责无旁贷应成为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的主体,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承担高等教育责任,有意识地加快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国际组织人才,为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做出应有贡献。近十余年来,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等部分高校积极开展先行性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迈出了高校探索培养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第一步。
在这些有益探索的基础上,更多的高校应在新文科建设理念的指引下,主动谋划,大胆创新,充分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精准对接国家需求,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和重塑,努力构建多层级、立体化和特色型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发挥牵引和示范作用,带动全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及具体举措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德树人和家国情怀是基石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方向[6]。在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把国家立场和民族情怀视为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7]。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德为先,绝不能忽视中国立场、民族精神、政治敏锐力、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高校应着力构建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根据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特点和能力素质要求,科学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政教学课程,使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共促共生。
2.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是关键
高校要主动适应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需要进行专业现代化调整,在专业目录外申请增设新专业或方向,积极发展新兴专业。新专业要走一流专业的高精尖发展道路,打破学科壁垒,在本科或硕士阶段打造新的国际组织专业或方向。外交学院设立“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本科专业、浙江大学设立“国际组织与国际交流”二级硕士点都是积极有益的尝试。除新专业外,新模式也是培养跨界人才的良策。高校应充分整合外国语、国际法、国际贸易、国际关系等国际属性较强的专业力量,创新培养模式,鼓励跨校跨院合作办学,如山东大学开设“英语+法学”和“英语+国际政治”五年制双学位班;通过微专业、辅修或双学位等灵活形式培养“一专多能、一精多会”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如浙江大学设立的“国际组织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山东大学设立“国际组织与跨文化交流”微专业;利用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基地或中心等资源,将学科优势和研究力量下移和人才培养充分结合,开展本硕贯通培养,如北京大学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开设“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专业。
课程建设是专业改革的基础。高校应大力开展课程革命,对原有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升级改造和优化提升,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设计,开发新型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借助新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混合式教学环境,打造一批旨在提高国际组织人才核心素养的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一流“金课”群。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至少应包含以下四类课程,一是全校开设的通识类课程;二是专业类课程,包括本专业的基础和核心课程;三是外语类课程,包括专业英语和第二外语的课程;四是实训类课程,包括模拟联合国、国际谈判等实践类课程。
3.师资力量和国际合作是保障
师资力量对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举足轻重。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对高水平的专业师资进行能力提升、知识提升、观念提升和态度提升,更重要的是根据不同培养目标,整合各类校内外和国内外的优质师资力量,对师资团队进行新的优化组合,形成多学科交叉、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体系。此外,教师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须进一步改进,不能只看重学术成果的量化评价,应激励教师及时将科研成果轉化为教学内容,着力构建以教学投入为引导的激励体系。
国际组织人才需要有“国际范儿”,要善于利用各种形式的国际资源,“引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助力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的国际视野。如开展短期交流项目,利用寒暑期时间把学生送至海外进行集中培训,强化语言及文化的深度学习和体验;利用长期交流项目把学生送至合作高校学习或到相关机构实习。有条件的高校可与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推送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高校进行深度合作,开展联合培养,如上海财经大学和海外高校合作的“1+1+1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硕士项目,山东大学和法国大学合作的“2+3本硕连读法语区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以及四川外国语大学和英国大学合作的“3+1国际组织人才实验班”项目等。
4.第二课堂和实习任职是推手
第一课堂的知识学习远远无法满足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应注重课外实践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并将第二课堂的素质拓展转换成学分融入培养方案,实现课堂内外贯通式培养。通过举办各类比赛、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通过鼓励参与校外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软实力”。
培养工作应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培养目标达成度。通过邀请国际组织官员举办相关讲座或训练营、设立微信平台或专门网站及时发送各类国际组织实习信息等,在全校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强化认知,激发热情,引导学生做好成长规划。积极利用国家资源或校友资源,设立国际组织实习基地,为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提供咨询、指导和培训,让学生有机会赴国际组织进行多渠道、多层级的实习实践活动,同时出台弹性学制、学分认定、档案管理等配套措施和资助政策,鼓励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并免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新时代,各高校应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新需求,深化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加快培养参与全球治理的各类人才。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周期长,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大多数情况是高校为毕业生提供进入国际组织的“敲门砖”,为全球治理做好人才储备,但真正进入国际组织并发挥重要作用还需要长期的积累和锻炼。需要强调的是,不同高校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应避免一哄而上造成的同质化,而是要结合各自校情与优势确立主攻方向,走差异化和内涵式发展道路,形成各自独特的模式和百花齐放的局面。同时要注重各高校间的横向交流和协同,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构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樊丽明,杨灿明,马骁,刘小兵,杜泽逊.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19(10):10-13.
[2] 刘宝存,肖军.“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与改革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18(5):1-7.
[3] 滕珺.国际组织人才十大核心素养[N],中国教育报,2015-01-29.
[4] 姜智彬.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的定位[N]. 社会科学报,2019-04-04.
[5] 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J].中国大学教学,2020(5):4-8.
[6] 林蕙青.努力实现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新作为[N].中国教育报,2018-10-26.
[7] 彭龙.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J].社会治理,2017(4):10-12.
[责任编辑:周 杨]
刘洪东,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