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外周血常规的变化探讨

2020-10-21 07:13姜爱华
智慧健康 2020年26期
关键词:机采捐献者献血者

姜爱华

(淄博市中心血站,山东 淄博 255000)

0 引言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的增大、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医疗需求也在不断增多。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的重要成分,不可缺少,一旦血小板缺少,则可能引发严重后果[1]。血小板异常情况较轻微的患者可能出现牙龈渗血、流鼻血、皮肤出血点瘀斑等,严重可能导致内脏出血,甚至脑出血等。通常这类患者需要输注血小板进行治疗,而临床上愈来愈多的血液性疾病患者、血小板功能异常的患者,导致对血小板的需求十分大[2]。机采血小板的优点是对白细胞造成的污染少、采集的血液血小板含量高、临床应用效果好,由于这些优点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机采血小板需要捐献者前往捐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及整体素质的提高,愈来愈多的人愿意到血站自愿献血,给医疗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但人们在捐献的同时,也会顾忌其是否会给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多次机采血小板是否会给献血者的机体造成不利影响是目前十分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就多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外周血常规的变化情况进行探究,分析多次机采血小板捐献对献血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0 月自愿进行机采血小板捐献,且捐献次数为15~40 次的献血者80例进行分析。献血者的献血次数为11~25 次,平均(18.68±2.68)次。多次捐献的献血者每次捐献时间间隔0.5~2 个月。献血者的年龄为22~47 岁,平均(37.68±7.82)岁。其中男性43 例,女性37 例。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所有纳入本次研究的参与献血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次参与研究的献血者在献血前均完成了体检,本院严格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进行筛查,所有献血者均体检合格,经检验其PLT 指数均不低于150×109/L。排除标准:体检结果不合格者,年龄低于18 岁,超过50 岁者;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

1.2 方法

在献血者进行捐献前,血站均严格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完成相关检查。即献血者除符合全血捐献者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外周血血小板计数≥150×109/L,且<450×109/L;红细胞压积≥0.36;预测采后血小板计数≥100×109/L。合格后,方可为献血者进行机采血小板采集。仪器选择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以及配套耗材。选取采集程序,选择献血者上肘部清晰可见、粗大、充盈饱满、弹性好、好固定不易滑动的静脉进行穿刺采集。将献血者信息输入,计算后综合判断采集量。一般对于血小板计数≥200×109/L,且预测采后血小板计数≥100×109/L 的献血者,采集血小板2 U,对于血小板计数<200×109/L,且预测采后血小板计数≥100×109/L 的献血者,采集其1 U 的血小板。

1.3 观察标准

测量献血者初次及末次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白细胞计数(WBC)、大血小板比例(P-LCR)、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红细胞分布宽度CV(RDW-CV)。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对比数据用SPSS 18.0 软件分析、处理,用t 检验计量资料,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小板变化情况

献血者的末次及初次献血的PLT 数据较正常值均数差异不明显(P>0.05),末次与首次采集的MPV、PDW 及P-LCR 数值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对比献血者的末次及初次献血的血小板变化(±s)

表1 对比献血者的末次及初次献血的血小板变化(±s)

2.2 外周血细胞变化

献血者的末次及初次的Hb、RBC 及WBC 变化不明显,但献血者末次献血与首次的RDW-CV 与正常均数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献血者其他外周血细胞变化情况(±s)

表2 献血者其他外周血细胞变化情况(±s)

3 讨论

机采血小板是在无菌密闭条件下,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将从人体内采集的血液进行血小板分离,又被称之为机器单采血小板[3]。通常情况下,献血者能进行多次机采血小板的捐献[4]。而在目前的研究中,对于多次捐献血小板的献血安全性的研究还较少,随着如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献血的安全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5]。捐献血小板对于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意义重大,通过血小板的捐献,能提供给临床各种疾病患者及时的治疗,而有研究发现,虽然有很多人表示自己愿意捐献血小板,但每年前往捐献点捐献的人数一直未出现明显的增加[6]。而加上如今各种疾病发病率的不断提升,就造成了医院血库、血小板的告急,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在急需输血或血小板治疗时,资源的缺乏就会造成疾病的治疗受到较大的影响[7]。这是由于大多数捐献者对献血还缺乏了解。一部分人们认为献血次数过多会对自身的机体造成损害,因此放弃了献血的念头[8]。由于人们不了解多次献血是否会对机体造成伤害,加上如今临床上关于多次捐献的机采血小板相关研究也较少,具体情况还不明确,因而多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的安全性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9]。血小板是血液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产生于骨髓造血组织的巨核细胞中,且具有凝血、止血以及维持毛细血管壁完整的作用,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10]。采集的血小板常被应用于血细胞数量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等原因引发的异常出血风险、凝血功能降低的患者的治疗中[11]。经临床研究发现,患有白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等血液疾病的患者中,或存在恶性肿瘤、正在接受放化疗治疗的患者中,大多会出现血小板生成功能障碍、生成量少、血小板功能发生障碍以及血小板遭到异常破坏、数量异常增多的情况[12]。因此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通常都会应用血小板输注治疗,以便较好地预防、防止出血事件的发生[13]。而如今医院所应用的血小板,主要来源是献血者的自愿捐献,通过社会中召集捐献者前往捐献站献血,进行血小板的采集,再运往医院用以各种疾病的治疗[14]。对于需要接受血小板输注治疗的这类患者的治疗意义重大[15]。有研究发现,在一些接受放化疗治疗的癌症患者及血液疾病患者中,多数在治疗后容易出现血小板生成量少、血小板功能发生障碍等情况,因此这类患者也需要血小板的输注治疗[16]。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不断更新,临床上的机采血小板应用逐渐广泛,且通过机采方式采集的血小板,其输血传播感染性疾病的概率更低[17]。通过该方式采集血小板,血小板纯度更高,还能有效避免白细胞以及红细胞等其他细胞的混入,提取出来的血小板纯度更高,受到临床广大患者及医者的欢迎,临床对机采血小板的需求也不断上升[18]。但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许多人即使本身对于献血这种事容易接受,但对于其安全性却存在怀疑,害怕多次采血会对自身机体造成影响。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目前机采血小板捐献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下,无法满足临床上对机采血小板的需求。有相关调查显示,大约有60%的献血者会由于献血的安全问题而对是否献血再三犹豫。而有关对献血者进行连续机采血小板2U 的跟踪研究发现,多数献血者在进行血小板捐献后的7~10 d,其血小板水平就能基本恢复到献血前的状态,而并不像人们所担心的那样,不会对献血者本身的血小板水平造成大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献血的安全性,为人们的多次献血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及安全保障,本次研究选取了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于我院进行多次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80 例进行分析,对献血者的初次、末次的血常规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便为献血安全性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多次进行血小板捐献的献血者的检查数据中发现,献血者的末次及初次献血的PLT 数据较正常值均数差异不明显(P>0.05),说明多次献血并不会给患者造成负性影响,不会造成其PLT 数据的降低,而对比献血者末次采集与首次采集的MPV、PDW 及P-LCR 数值后发现,末次采集的数据明显比初次高,两次采血的数据差异明显(P<0.05)。血小板的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血小板分布宽度直接与人体骨骼造血功能存在着关系,在献血者进行血小板的捐献后,捐献者的血小板分布宽度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增加,表明献血不仅不会对人体产生负性影响,反而会使捐献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对多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多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会导致血小板分布宽度增加,能促进献血者骨髓造血功能的提升,多次捐献机采血小板并不会对捐献者身体产生不利影响,献血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机采捐献者献血者
机采棉加工质量管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想要了解机采血小板,请看这里
成分献血者电话回访效果分析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
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献血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分析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处理方法分析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舒适护理在首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中的应用效果
新疆阿克苏地区三种机采棉种植模式对比试验
新疆发展机采棉的有利条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