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萌
摘 要: 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在专业生活过程中内在专业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信念、教师能力的发展。本文结合费斯勒划分的教师职业生涯的八个阶段,以窦桂梅老师的专业发展经历为例,总结出在职业生涯全过程中,师范生和教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孜孜不倦地读书和学习、确立个人教育目标、坚定个人教育信念、保持教育热情与百折不挠的精神、善于反思并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关键词: 费斯勒 教师职业生涯阶段 教师专业发展 窦桂梅
一、费斯勒划分的教师职业生涯的八个阶段
美国教师发展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费斯勒(Fessler)于1985年提出教师生涯循环理论(The Teacher Career Cycle)。与之前教师发展理论的学者认为教师生涯达到成熟阶段后会继续一直向前发展的观点不同,他认为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是动态与变化的,其间会有低落与停滞。基于此,费斯勒将教师的职业生涯划分为职前教育阶段(Pre-service)、入职阶段(Induction)、形成能力阶段(Competency Building)、热心和成长阶段(Enthusiastic and Growing)、职业受挫阶段(Career Frustration)、稳定和停滞阶段(Stable and Stagnant)、职业泄劲阶段(Career Wind Down)及职业生涯结束阶段(Career Exit)八个阶段。根据费斯勒所闡述的职业生涯各阶段教师的心理特征与易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从自身角度出发,探索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教师这一职业经历了从非专门化到专门化的演变,教师从进行非经常性的教育活动的人员转变为独立的、具有专业性的职业。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成长中、发展中的人,教师这一职业具有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所以教师的专业知识、信念与能力应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新时代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更高,带给教师更多的压力,但同时为教师提供了更多提升自我的机会和更广阔的专业发展空间。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含义众多,其中最核心的是: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主体,故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为了教师,同时主要靠的也是教师个人的积极行动。对于有志于教育事业、愿意尽最大可能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来说,无论是师范生还是在职教师,在职业生涯的任何时期都不能故步自封,应以不竭的好奇心和进取心积极寻求专业的发展。
费斯勒指出教师职业生涯的第一、二阶段为职前教育阶段和入职阶段。首先,在职前教育阶段中,大学或师范学院的师范生,或者将要从事新教育工作的在职教师通过在校学习、培训,为未来的教学工作做准备。随后在入职阶段即任教的前几年,作为新手教师进入学校任教,熟悉与适应新的教学工作,并且努力想要获得学生、同事、督导人员的接纳与肯定,以此提升自信。此两个阶段是教师生涯的准备与初始阶段,明确的目标与坚定的信念能使教师快速地适应与投入教学工作。
(一)目标明确,信念坚定。
林肯说:“人的成就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目标与信念如食物和水,行路人携之启程于破晓,它们是最终到达目的地的基础与保障。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有诉求,往往是专业成长的内部动力。在准备和适应阶段,师范生和教师应树立个人教育目标,坚定个人教育信念,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及育人理念。对专业发展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教师应确立长远规划,以此为自我的专业发展提供方向,并通过多个短期规划的积累实现长远的目标。在明确目标的同时,拥有正确的教育情怀、坚定的教育信念也是教师克服专业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阻碍、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原因。非志无以成学,心中怀揣立德树人的崇高理想,师范生才能在学习阶段拥有增长知识才干、锤炼品德修养的动力,教师才能打破传统的教授思想,不会将“教书育人”的事业仅看做一种简单的职业,而是当做一生的热爱乐在其中。窦老师在讲述自己专业发展的经历时说:“我从小就想当一名老师,这个朴素的理想一直占据着我小小的充满幻想的心。我的唯一的愿望就是当一个真正的老师,站在讲台上,站在孩子们的笑脸中间。我觉得,只有那种生活,才是属于我的真正的人生。”进入师范学院学习虽是偶然,但若心中从未有过成为教师的信念,窦老师这棵“参天大树”也许不会挺立在教育之林。
度过了职前教育和入职阶段,费斯勒指出教师会依次进入形成能力、热心和成长、职业受挫、稳定和停滞、职业泄劲及职业生涯结束六个阶段。在形成能力、热心和成长阶段,教师已经具有了几年的教学经验,初步树立了职业自信。他们会积极参加教研和各种教育会议,主动学习更多教育知识,搜寻新的教学信息、资源和方法,接纳与吸收新的教育理论和观念,以提高教学能力,同时建立教学体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已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或教学中遇到挫折或认为自身教学工作已没有可发展的空间、准备“交棒”时,教师会产生职业倦怠,积极性降低、得过且过。但真正热心教育且追求专业继续发展的教师,会不断激励自我、进行反思、研究教育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热爱教育,百折不挠。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教师的热爱包含教学的激情和热情及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爱。“只有热爱才能产生全身心地投入,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开发出自己的全部能力”。善于发现教育的魅力与乐趣是产生激情和热情的前提,是激发教育能力与才华的动力,是战胜挫折的勇气。没有哪项事业的成功之路是一帆风顺的,教师应有百折不挠和越挫越勇的精神,时刻铭记好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与美好梦想,唯有教师提高能力,学生才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教师应不断搜寻新的方法丰富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吸引力,同时完善教育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在专业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促进学生成长。对教育的热爱、在教育教学中获得的满足感可以帮助教师战胜挫折、度过停滞期,蜕变成为教学能力、抗压能力都更强的人。窦老师入职的前几年,也受到一些家长的质疑。但是她从未放弃,一直不断地积累沉淀、激励自己,从不逃避,积极地寻求提升自我的办法,不放过任何实践的机会积累经验,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她的成长是对“厚积薄发”的完美诠释。她说:“是这样的历练和‘打击,使我学会了把批判和奋斗视为生活中的平常事。变得拿得起也放得下,变得可以承受命运的“十字架”。不怨天,不尤人,一意向前。”
(三)反思研究,知行合一。
爱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思考与积极的行动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直接途径,所以教师在怀着爱与热情的同时,也要做出具有专业探索精神的行动。
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指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的。通过“扬弃”,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如此,教师通过内省发现自身的错误和不足,在不断的自我改正与提升中实现专业成长。李镇西老师说:“老师要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人无完人,拒绝进步与成长的人才会逃避对自我的审视。若缺乏“吾日三省吾身”的觉悟、“过则勿惮改”的勇气、优于常人的问题意识,则教师会被过去的经验和成就束缚,专业发展将无从谈起。
教师应善于反思,教师的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元认知的过程。具体方式有很多,如专业日志反思、读书评论反思、对话反思、观摩录像反思、教育叙事反思等。教师的反思需要长期坚持、落到实处,并非一时兴起地说空话。
首先,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授课能力,发现不足并寻求改善的途径。窦老师乐于反思,她的所有课程都是在多次推敲与斟酌后呈现给学生的,每一次教学设计她都试图做到完美,但总觉得每一次都有不完美之处,如此反复。“这次不是最好的,下次只能是更好。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提升和专业探究必须依靠不断的反思,教师必须通过言语和行动进行思考,并通过反思和批评来成长”。任教期间,窦老师为找出自身讲课的不足,经常通过观摩录像进行反思,将授课过程录下来,反复看挑出错误。同时,独自一个人的实践会走许多弯路,教师需要他者的眼光,善于听取他人的想法。就像窦老师,她不放过任何他人对她的教学设计和授课过程提出的建议,并将这些建议记在本上,反复琢磨。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是三思而行。在发现错误和不足后,窦老师积极寻求改进办法,力求在后一節课教学行为中做出改正与完善,长此以往,她的教学能力突飞猛进。
其次,教师要反思育人实践,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的方法。即使教师对所要教授的书本知识早已烂熟于心,但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在教育实践中会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反思是发现这些问题的起点,研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英国教育家布克汉姆(Buckingham)认为教师拥有研究的机会,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教师将不仅能够迅速地推进教学技术,还将使工作获得生命力和尊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斯腾豪斯(L. Stenhouse)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思想。教师可以从他们的观点中得到启迪,对于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要学着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搜寻教育过程中的显性和隐性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计划的研究。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分析问题的成因、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根据相似案例中呈现的解决方法和自身的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改进教育实践的方法与行为。当将研究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时,教师就从“他人经验的实践者”转变为“自我行为的研究者”,由此获得专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从教30年,窦老师从未停止探索与实践,从《为生命奠基的“三个超越”》到“主题教学课程体系”再到“1+X课程”改革将主题教学提升为主题教育。对教育教学的研究使她在职业生涯中能够克服倦怠,始终热情不减、不断进取。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一人的力量有时稍显单薄,教师间可以形成合力。如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结成伙伴关系、中小学教师组成志愿者小组等,通过共同研究修订课程、改进教学、实现专业化的教学和发展。
错误与问题之于教师如根须之于树木,每一个错误的修正、问题的解决都是扎根的过程,唯有把根扎稳了、扎深了,才能保证树木生长过程中水分与养分的供应,树木才能枝繁叶茂。
(四)读书一生,以写促思。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信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是知识更加广博与精深,教师的渊博是学生习得真本领的基础。为实现学生的成长与自我的专业发展,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和阅读的理念。首先,在职前准备的阶段,仅接收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博览群书,将视线放宽放广。想要形成全面又科学的教学素养,师范生应利用好实习的机会,在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正式任教后,教师不应将入职看作学习与阅读的终点。“教师的‘水桶中应装满鲜活可口的圣水”,死水、脏水无法浇灌出茁壮鲜艳的花朵。学而不思则罔,在阅读与学习的同时,还应以写促思,用文字记录思想、在记录的过程中激发更多的想法。从教以来,窦老师阅读了约300万字的专业书籍,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读书随笔、文摘卡片、教学笔记。孜孜不倦地学习与阅读,给了这棵“大树”持续“向上生长”的源源不断的“养分”。
三、结语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师的一个善意的微笑、友好的动作、真诚的暗示都能启迪学生美好的人生。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学生的未来,教师为自我生命奠基的过程也在为学生的生命奠基。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像树木的生长——信念是幼苗,耐心是土壤,思考是根须,教学是主干,学习是养分,实践是雨露和阳光。树木十年长,人师十年功。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追求就是用积极的行动,为实现更高的教育目标而不懈地努力。多年的为师感悟令窦老师学会把奋斗和争取视为转变自己人生的重要筹码,她认为“所有的经历最终都会以年轮的方式铭刻在生命里”。可以说,教师专业发展的真谛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其乐无穷;得大道恩师而学习之,乐在其中”,尽管职业生涯中会遇到挫折和瓶颈期,但教师不应就此放弃对自我的完善与提升,要善于发现教育的魅力,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实现专业的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朱旭东.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蔚虹.国外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研究评述[J].集美大学学报,2008(4):3-7.
[3]刘双.“超级老师”是怎样炼成的——以H小学X老师为个案[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29.
[4]窦桂梅.激情与思想:我一生的追求[J].人民教育,2003(1):42-43.
[5]方洲.中国当代名人成功素质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300.
[6]杜德栎.我国当代教学名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元素与启示[J].课程教学研究,2012(8):5-11.
[7]窦桂梅.激情与思想[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8]窦桂梅.激情与思想:我永远的追求——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4(5):12.
[9]窦桂梅.能说的,都不痛[M].福州:福建出版社,2007:166.
[10]胡惠闵,王建军.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65.
[11]Carol M. Santa & John L. Santa. Teacher as Researcher,Journal of Reading Behavior.1995,Vol27,No3,p439.
[12]范敏,刘义兵.斯腾豪斯的“教师成为研究者”思想[J].全球教育展望,2017(8):83-94.
[13]宁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解与可行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02(1):48-52.
[1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5]冀晓萍,赖配根.彼此成就:学校管理的第一哲学[J].人民教育,2019(17):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