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1

2020-10-20 07:30吴思敬
艺术广角 2020年4期
关键词:朗诵会诗歌朗诵新诗

吴思敬

我现在正在主持“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百年新诗学案(17JJD750002)”,该项目的名目,是从古代思想史著作如“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借来的,又根据百年新诗的发展及研究现状,赋予其新的内涵。它不同于百年新诗作品或理论的选编,也有别于诗歌发展史的写作。一般的新诗史主要是以诗人诗作为中心来叙述的,而“百年新诗学案”,则是以百年新诗发展过程中的“事”为中心,针对有较大影响的人物、事件、社团、刊物、流派、会议、学术争鸣等,以“学案”的形式予以考察和描述,凸显问题意识,既包括丰富的原生态的诗歌史料,又有编者对相关内容的梳理、综述、考辨与论断。这是一种新的对百年新诗发展的叙述,从内容上说,它更侧重在新诗与社会的关系、新诗对社会上不同人的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从叙述形式上说,它以“事”为核心来安排结构;从方法上说,它侧重在考据与论断的结合。因此,它的价值不只是在诗歌美学上的,而且也是在诗歌社会学、诗歌伦理学、诗歌文化学上的。诗歌社会学、诗歌伦理学、诗歌文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多年来是我国新诗研究的薄弱环节,“百年新诗学案”则为拓展新诗研究领域提供了一块基石。

诗歌朗诵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又是诗歌传播的重要手段。但在多年来的现代文学史或诗歌史的叙述中,诗歌朗诵是缺席的。为此“百年新诗学案”课题组约请有关专家,撰写了一组新诗发展不同历史阶段诗歌朗诵开展情况的文章。第一篇是著名朗诵艺术家瞿弦和、张筠英的《“星期朗诵会”寻踪》,通过搜集、采訪及作者的回忆,真实地记录了“星期朗诵会”的诞生、发展、中断、恢复的过程和同一时期北京、上海、武汉、天津等地的“星期朗诵会”情况。“星期朗诵会”是文化艺术领域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品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话剧演员、电影演员、播音员和诗人一起,通过朗诵,丰富了文化生活,使诗歌更加大众化,鼓舞广大群众以坚定的信心、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本文的撰写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朗诵艺术发展的重视,共同推动新时代朗诵事业的发展。

另一篇是深圳戏剧家协会主席、诗人从容的《诗歌的跨界传播实验与探索》,介绍了上世纪末到新世纪以来,深圳剧协如何从诗歌晚会、大型诗剧,到创办诗歌跨界品牌“第一朗读者”的过程。文章追溯深圳戏剧人在诗歌与戏剧形式的结合上,如何从诗歌晚会、大型诗剧发展成著名诗歌跨界品牌“第一朗读者”,并且通过对“第一朗读者”的常规版与特别版的活动流程、表现方式、影响力等进行详细地分析解读,从新锐导演、青年演员、音乐人的参与,融入先锋戏剧和当代艺术,诗与传播形式的有效结合,城市开放的文化性格等方面探析诗歌跨界传播成功的原因。整个阐释过程深刻融铸了对诗歌传播和推广的思考。

这两篇文章,均是以史料为主,由诗歌朗诵的亲历者和主倡者撰写,最大限度地还原了中国诗歌朗诵的历史,是对中国诗歌重要传播现象的回溯,两篇文章的描述具有互文性,可读性较强。

猜你喜欢
朗诵会诗歌朗诵新诗
张应弛
“向往崇高”音乐朗诵会
《2021年中国新诗日历》征稿
语文教学朗诵经验浅谈
诗歌朗诵在初中音乐课堂的融入分析
浅谈高校图书馆展示区的应用
如何有效开展“翰墨诗轩”诗歌朗诵社团
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
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举行“中华魂·家国情深”经典朗诵会
巧用修辞 生动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