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设用地审批的行政工作效率制约着城市建设与各领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落实,简化各级审查与报批程序、精简申报要件以及进一步压缩审批周期已是势在必行。然而在优化审批流程的同时,必须保障土地的合法合规使用,确保审批程序的规范性。本文探讨了在梳理不同项目审批功能并简化其审查、报批流程时,如何通过完善建设用地的使用情况监督与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相关部门人员的业务培训等途径,全面提高审查服务质量。
关键词:流程整合;要件精简;强化监管;建设用地
现行建设用地审批程序经过多次优化与调整,在保障各领域经济发展需要、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耕地等方面的功能已经十分完善,但依然存在审查和报批周期长、流程复杂且存在相同事项重复报批和审查等现象。因此近几年在国土资源部相关方针政策的指导下,简化建设用地审批程序以及提高服务质量,已经成为了各级自然资源部门与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
一、建设用地审批机制存在的缺陷
(一)报批与审查程序繁复
按照现行的建设用地审批流程,在建设方向县级及以上的管理部门提交申请材料后,在预审通过的情况下需要向上逐级递送申报要件,并等待通过审查和得到批复。在此期间如果在某一环节无法通过审查,则需要进行相关项目的修改并重新按照规范化的流程接受审核与论证,组卷完成后再次报批。因此虽然近几年在各个流程的办理时限规定方面都有所缩短,但一个建设用地项目要想顺利完成所有报批和审查手续并且要得到肯定的批复,需要耗费的时间依然相对较长。
(二)审查要件复杂且存在大量重复内容
在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受理建设用地申请与报批材料时,按照相关规定需要经预审通过后,根据规范化的程序要求开展组卷工作,准备各项评估论证报告、编制技术性审查要件等。在目前的审批程序中,具体建设项目的用地报批和审查要件存在多个环节的重复现象[1]。尤其是预审程序中被判定不符合审批要求的项目,在其土地使用方案修改与重新接受各项论证审核的过程中,预审文件中的项目实施影响评估报告等审批要件需要重新编制和递交。因此不仅耗费了不必要的组卷时间,也导致相同内容在不同级别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接受重复审查。
(三)重视审批而忽略了后续跟踪监管机制的完善
施行建设用地审批机制的根本目标在于确保土地资源得到科学的配置与使用,保障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但目前负责建设用地审批的部门更加重视事前的审查,而在土地被准予使用之后缺少严谨的跟踪监管。此外负有监管责任的其它政府部门与项目审批部门之间缺少信息沟通与联动机制。因此目前建设用地审批服务的后续保障机制不健全,在简化工作流程和精简审查要件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优化措施
近几年自然资源部以及各级政府发布的建设用地审批服务优化的指示和方针,都是围绕提升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制定的,在具体的实施办法方面需要结合工作实践设计优化措施。
(一)整合不同阶段的审查内容
建设用地的使用申请在进入正式的行政审批流程之后,会自下而上的逐级接受审查,鉴于在不同级别与阶段的报批与审查中存在内容的重复,应从各个行政部门审批职能的视角,对审查内容进行整合。首先原则上由级别较高部门掌控最终裁量权的项目,可在低级别的审批流程中去除,只在报送最终审批部门时列入组卷要件。其次鉴于预审程序主要的目的是论证建设项目用地是否符合基本的土地资源管理政策和法规,因此应将与此无关的内容省略,以缩短审查周期。
(二)简化报批和审查程序
对于现行的建设项目用地审批过程中存在的程序繁复问题,应围绕各个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设定,明确区分其肩负的审查责任,进而梳理具体的项目报批与审查程序,将其中存在的反复组卷、报备与申请的程序进行整合和简化。一方面进一步缩短组卷和审查时间,提升建设用地审批的效率[2]。另一方面优化各个级别的行政管理部门的土地资源管理职能,便于就建设用地审批与使用出现的违规问题进行责任追溯,在强调放权与简化建设用地审批流程的同时,加强对相关部门公权力行使行为的约束。
(三)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情况的监督机制
为了确保土地按照批复的内容被规范的使用,除了在审批环节做好土地使用规划的审查与论证,还应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情况的监督机制。首先应规范各个行政管理部门监督职能与权限,并且构建联动机制,让土地资源管理与其它相关行政部门就具体项目的建设用地申请、审批到后续工程的建设使用,实现全程的信息沟通与合作,确保所有土地使用规划都能得到规范化的落实[3]。其次建立责任追溯制度,就建设用地审批与使用违规现象进行审查,明晰各个审查与监管环节的责任并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三、提升审批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建议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行政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鉴于建设用地的行政审批程序复杂、周期长且存在诸多需要补充核查和论证的事项,因此为了提升审批服务质量与相关部门的行政工作效率,首先应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化服务平台,在线受理项目的申请、为行政相关人员提供与项目报批审查情况有关的咨询服务等,有效压缩行政审批流程耗费的时间。其次提高建设用地审批流程的透明度,在网络平台公示审批结果、土地使用规划等信息,以便接受监督和提升公众对审批服务的满意度。
(二)对从事审批服务的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
建设用地审批涉及到大量专业性信息的核实与分析,并且按照各个审批事项的功能设计,不同级别行政部门、不同岗位人员在审批流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专业水平既影响建设用地审批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又关系到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4]。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具体项目报批审查的效率与质量,影响行政相对人的服务体验。所以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应重视培训工作,结合各个岗位工作流程、内容以及常见的问题,为工作人员提供系统化的培训课程,使其了解最新的土地资源管理政策、建设用地审批相关法律法规,熟悉自身岗位的各个工作流程。
(三)构建标准化的建设用地审批服务管理制度
优良的服务品质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来保障,为了对建设用地审批服务质量进行科學评价和持续优化,首先要完善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制度体系,针对不同类型项目用地审批,构建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明晰责权并约束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履职行为。其次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定期根据实际的土地资源使用规划和已批复使用的建设用地项目落实以及各项目的审批效率等指标,评定各部门以及具体工作人员的绩效。进而根据考评结果对建设用土地资源管理的总体成效进行评估,以便继续完善建设用地的审批机制。
四、结束语
在建设用地审批领域优化工作流程与提升行政部门的管理效率,需要理性分析简政放权所带来的风险,对各项审查职能、要件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在优化审批程序的同时,做好批复使用的建设用地实际使用情况的监察工作,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强化跟踪监管和提升服务水平的方式,保障放权之后的建设用地管理没有疏漏。
参考文献:
[1]张宁,李慧.建设用地审查报批中的问题及对策和建议[J].江西建材,2015(8):291-291.
[2]左旭阳.“放管服”多措并举 改进优化用地审批——解读《关于改进和优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审查的通知》[J].南方国土资源,2017(1):18-21.
[3]王兆丰,张林,段君君,etal.优化建设用地审批服务的措施与建议[J].国土资源情报,2018,212(08):11-15.
[4]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J].国土资源,2015(7):50-52.
作者简介:冯小红(1974-09-30),女,壮族,广西崇左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 不动产和用地审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