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宇+全诗凡
[摘要]当前关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相关评价较多,各省重点行政辖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也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云南省是我国西南部的重要构成部分,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各类型土地利用状况及未来开发利用形式一直是国家及云南省国土部门关注的重点。通过数据搜集和调查云南省20个地(县)级市的土地数据,经过相关指标的测算,从人口与建设用地、经济与建设用地两个层面对各地(县)级市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趋势判定。
[关键词]建设用地;人口发展;经济发展;弹性系数;利用趋势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030
1引言
城市是城镇化和工业化集聚发展的实体形态,而建设用地是其在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效果而言,城市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状况是其效率水平和功能发挥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反映方面,决定了其持续发展的能力。准确而详细地了解建设用地利用状况客观评用地水平,是促进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前提,具有重要意义。
在2014年,云南省地级市常住人口293123万人,较2010年增长268%;地区生产总值为8877381232万元(2010年可比价),较2010年增长6174%;建设用地为60464865公顷,较2010年增长791%。云南省县级市常住总人口6367004万人,较2010年增长272%;地区生产总值为2238585400万元(2010年可比价),较2010年增长5875%;建设用地为15824222公顷,较2010年增长872%。由此可见,人口、经济、建设用地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本文从人口与建设用地、经济与建设用地两个层面,分析云南省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土地利用类型的趋势。
2城市建设用地评价方法和数据说明
21评价方法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参考《全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规程》的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人口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分析,通常用总人口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PEI)表示;二是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匹配度分析,用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EEI)表示。对PEI和EEI指标的详细说明见表1。
表1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指标定义计算方法总人口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PEI)指基年前的常住人口增幅与同期建设用地增幅之比,反映常住总人口与建设用地匹配协调度PEI=[(t年常住总人口-(t-3)年常住总人口)/(t-3)年常住总人口]/[(t年建设用地面积-(t-3)年建设用地面积)/(t-3)年建设用地面积]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EEI)指基年前的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与同期建设用地总面积增幅之比,反映建设用地利用与自身经济发展的协调度EEI=[(t年地区生产总值-(t-3)年地区生产总值)/(t-3)年地区生产总值]/[(t年建设用地面积-(t-3)年城建设用地面积)/(t-3)年建设用地面积]
基于人口发展的土地利用趋势类型判定标准趋势类型原始数据特征判定依据内涵挖潜型人口增长,用地减少或不变—集约趋势型人口增长,用地增长PEI1>1人口减少或不变,用地减少PEI1<1稳定趋势型人口增长,用地增长PEI1=1人口减少,用地减少PEI1=1人口不变,用地不变—粗放趋势型人口增长或不变,用地增长PEI1<1人口减少,用地减少PEI1>1人口减少,用地增长或不变—表3基于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趋势类型判定标准趋势类型原始数据特征判定依据内涵挖潜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用地减少或不变—集约趋势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用地增长EEI1>γ地区生产总值减少或不变,用地减少EEI1<γ稳定趋势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用地增长EEI1=γ地区生产总值减少,用地减少EEI1=γ地区生产总值不变,用地不变—粗放趋势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或不变,用地增长EEI1<γ地区生产总值减少,用地减少EEI1>γ地区生产总值减少,用地增长或不变—注:γ为评价单位所属上一级行政单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和1之间的较大值。
22评价范围和数据来源说明
分析范围主要包括云南省8个地级市和12县级市,测算年度为2010—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地级市和县级市的统计年鉴,及地方统计汇总数据,通过基础资料收集与调查得到。
3云南省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31基于人口发展的弹性系数分析
从地级市结果来看,PEI值均为0~1,最高的为昭通市089,最低的为昆明市025,说明人口与建设用地匹配程度较差。从县级市结果来看,PEI值大部分0~1,最高的为宣威市296,最低的为大理市-014,说明人口与建设用地匹配程度较差。
通过计算地级市的PEI值,可以判定8个地级市均为粗放趋势型。其中,昆明市、临沧市、保山市下辖各区县也均为粗放趋势型。县级市中集约趋势型土地利用城市较少,只有宣威市和芒市,而其余10县级市均为粗放趋势型。
地级市中昆明市、丽江市、临沧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均在5以下,大于10的有昭通市、玉溪市、曲靖市、普洱市,5~10之间的只有保山市,这说明两级现象突出。县级市的EEI差异较大。其中,安宁市、大理市、瑞丽市在5以下,5~10之间的有文山市、芒市、景洪市、蒙自市、弥勒市;大于10的有宣威市、个旧市、开远市、楚雄市。最高与最低的差距达到了40,说明县级市差距没有地级市明显。
地级市中只有丽江市和临沧市两个城市属于粗放趋势型,其余城市为集约趋势型。县级市中属于集约趋势型的有:弥勒市、瑞丽市、宣威市、芒市、景洪市、开远市、楚雄市。其余为粗放趋势型,包括安宁市、大理市、文山市、个旧市、蒙自市。
4分析与结论
从云南省土地利用趋势类型判定结果来看,参评的20个地(县)级市中,基于人口发展的层面,集约趋势型城市比重为10%,只有宣威市和芒市两个集约趋势型城市。基于经济发展层面,集约趋势型城市比重为65%,集约趋势型城市较多。由此可见,总人口与建设用地变化匹配性较差,这主要是因为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为满足建设用地的需要,忽略了人口的增度,人口增幅小于建设用地增幅。相比之下,从经济发展的层面看,集约趋势型城市较多,说明各地方有效地利用了本地的优势资源,提高了土地投入产出的效益。但是,投入产出效益提高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另一个问题:两级化态势明显。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EEI)最小的临沧市为363,最大的普洱市为1590,相差1227;县级市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EEI)最小的安宁市为
33,最大的4254,相差4021。
综上分析,云南省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发展不均衡,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应该综合考虑地方人口、经济、土地三方面的关系,在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效益的目标基础上,平衡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真正使得城市土地实现节约和集约地利用。
参考文献:
[1]王静,郭旭东我国县级尺度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科学调控[J].地理科学进展,2003,11(3):216-220
[2]查志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地构建[J].浙江统计,2002(4):9-11
[3]赵鹏军,彭建城市土地搞笑集约化利用及评价指标体系[J].资源科学,2001,23(5):23-27
[4]关涛,宗晓杰经营城市土地若干问题的战略思考[J].规划研究,2005,29(4):52-55
[5]但承龙,王群西方国家与中国土地利用规划比较[J].中国土地科学,2002,16(1):43-47
[6]陈莹,刘康,郑伟元,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地应用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2,16(4):26-29
[7]王业侨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6,20(3):24-30
[8]常青,吴健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人工神经网络判定[J].中国土地科学,2007(4):26-31
[9]林坚,张沛,刘诗毅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与思路[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4):4-10
[10]赵鹤军,彭建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资源科学,2001,23(5):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