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生“三位一体,无缝对接”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20-10-20 14:38全海燕石英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

全海燕 石英

摘 要:思政教育是高校院校教学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关乎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要问题,针对护理专业学生,要始终将思政教育置于重点地位。本文基于此,分析了传统护理思政教育的问题所在,提出“三位一体,无缝对接”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方法。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 思政教学模式 三位一体 无缝对接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各门课程都要守好责任田,让各类课程能够形成协同效应,这为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指明了具体方向。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以及医疗制度的改革,对于护理人才的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护理人员既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学科素养,能够严格按照医学伦理办事,对于上述内容,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for Medical Education,WFME)将其纳入与“临床技能”“护理基础知识”同等重要的指标上。高职院校作为护理人才培育的摇篮,需要成为国家思政教育导向的先行者。[1]

一、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弊端所在

1.育人效果欠佳

目前高职院校在护理思政课程的开设数量和质量上,无法保证。在三年的学习时间中,护生在校學习两年、实习一年,由于教学任务繁重,高职院校不得不缩减思政课程内容,大班授课模式在思政教学考评机制上,也限制了思政育人效果的发挥。在2018年后,思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具有实践性,但是,高职院校在教育方式上,更加侧重于职业性和应用性,对于思政内容的考查,依然是以小论文或者开卷考试的方式,课程不会与学生的奖学金、毕业挂钩,这导致护生对思政课程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思政课程处于次要地位,无法真正的入脑、入耳、入心。[2]

2.师资力量薄弱

思政课程的师资力量直接影响着教育成效,在高职院校中,专职思政教师数量较少,加上平时需要应对教学管理和各项赛事,在教学研究上分身乏术,而兼职思政教师则是由高职院校中的行政人员、中层领导组成,他们的行政工作非常繁忙,也无法保障思政教育的质量,在思政教学的形式上,大多是采用理论授课的方式,其实,思政教育不仅要注重技能和知识的传递,还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具体事件将其内化为对学生个人行为、思想的指导,以真正地做到润物细无声,在传统的高职院校中,思政内容很少有对应的社会实践教学,只是补充所用,致使思政课程缺乏实践体系的支撑。

3.人文课程缺位

护理专业的人文课程涵盖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沟通学、医学史等内容,覆盖范围广泛,在高职护理思政课程中,大多只是选择其中一门或者两门作为思政选修课程,削弱了人文课程的作用,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加上实践内容的缺乏,致使人文精神的培育与实践教育上严重脱节,导致教学模式沦于形式,尽管学生参与了思政学习,但是,对医学人文精神依然缺乏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4.与护理课程相脱节

尽管高职院校在积极推行“大思政”育人模式,但是,在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上,两者之间缺乏结合点,从思政课程体系来看,包括专业课、基础课、实训课组成,基础课中又有语文、英语、计算机、思政等内容,思政课程只是上述板块的一个部分,育人作用不强,在专业课程中,往往囿于传统的教学形式,没有主动寻找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素材,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孤军作战,缺乏交流和互动的机会,不利于全员育人的开展。

二、高职护生“三位一体,无缝对接”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针对思政教育的问题所在,为了提高思政教育质量,我们倡导构建“三位一体,无缝对接”的教育模式,从教师育人、内容优化、校园文化、网络教学几个方面着手,实现思政育人内容的无缝对接:

1.提高教师思政育人能力

为了提高护理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真正地做到无缝对接,首先,需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政教育能力,构建一支育德意识、育德能力较高的思政教师队伍,在院系的组织下,积极学习讲话精神,真正认识到护理思政教育的改革意义,增强使命感,明确立德树人职责,在思想上积极认同,行为上主动改进。在具体方面,高职院校需要应用研讨、培训、考核、奖惩、竞赛等方式加强对思政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师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结合,成为思政教育骨干,发挥出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并引导教师通过自我提升、自我学习的方式掌握思政建设规律,主动推进课程改革。另外,不断夯实现有的思政教育队伍,将学校领导、医院护理人员等纳入其中,充实学校的思政教育队伍,让思政内容可以做到与时俱进,主动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实现言传、身教的有机统一。[3]

2.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内容

思政教育不仅要通过思政教材来开展,也要充分挖掘出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内容,护理专业的教学知识点中蕴含大量的思政教育内容,只要教师能够仔细挖掘,那么便能够发挥出专业课程的教育作用,对此,要组织教研室利用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等方式来挖掘资源,形成教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过程中树立人文关怀理念,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如,在讲解关于护理学的发展趋势时,即可为学生讲授“健康中国”的理念,从党和国家的角度来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怀,从医院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国家的繁荣富强,不仅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珍惜健康,也要引导树立起“为人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总之,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要结合护理专业特色,开展职业精神培育,将人文关怀、社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认同感等内容纳入其中,明确专业课程的师生教学目标,挖掘核心课程的思政元素,紧扣重点知识,联系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思政话题,以行业楷模和榜样人物作为例子,提炼现有的思政教学内容,应用演示、讨论、分析、引导的方式,将专业技能教学与知识相统一。

3.发挥校园文化的软性力量

文化资源是一种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思政教育资源,文化育人可以做到以人为本,其蕴含的价值也是思政课程无法比拟的,从作用机制来看,校园文化是通过师生互动、社会实践、学生社团、志愿服务等方式逐步从内化达到外化,进入大学之后,护生面临着新的文化差异,思想上的波动也更加强烈,有的护生深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对自己的工作理想发生了动摇。针对此,我们要发挥出先进文化的优势,构建出精准有效、前后衔接的文化育人环境,分析护生的思想文化背景,掌握他们的道德、知识、信仰和艺术,构建校园文化战略,重点针对护生的就业环境,将校园文化融入就业指导、入职培训专业课程等。另外,进一步挖掘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创设符合年轻一族喜好的校园文化品牌,借助心理学、传播学、教育学理论和方法强化互动,并用微信、微博、主题网站、抖音等平台,扩大校园文化传播途径,让护生树立坚定的思想政治信仰。

4.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平台

在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中,网络信息渗透至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在思政教育上,要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优势,为护生构建出现代化思政教育平台,互联网资源共享、信息丰富,高职院校应当把握好网络的重要阵地,对现有思政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人文教育、思政教育的有机整合,为思政教育奠定扎实的平台支持,发挥出多媒体的价值优势,构建微博讨论群、微信公众号,掌握学生的所想、所需。同时,网络平台中的思政教育也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情况孤立存在,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将其与时代特点结合,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思想内容的传授不能沿用旧的教学方式,要基于網络平台来创新手段和理念。

如,在思政教育上,要发挥出微信的社交功能,配合思政课堂来开展微信课后教育,开设微信安全讲座、微信道德讲座、法治教育班会等,提升护生对于负面信息的辨别力,利用微信推送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影音图文、热点案例,提高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

同时,在护生的日常学习中,不少护生面临心理问题,因此,在思政教育中,也要关注护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及早介入、及早处理,帮助护生了解自我、有效规划,科学处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和压力问题,走出阴霾,自信适应社会。

结语

大学阶段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定的重点阶段,而护理专业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加强思政教育尤为重要,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明白事物的真谛与意义。构建“三位一体,无缝对接”的教学模式,能够在人文教育、思政教育、专业课教育之间找到契合点,促进各项内容之间的深度结合,充分发挥出思政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月朋,丁兆明.高校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主体作用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8(11)

[2]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1)

[3]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
构建政府、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三位一体”急救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救治和预后的影响
从文化传统的视角看中西方古代道德教育的差异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