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秀英
摘 要:美术欣赏是指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理解、感受、体验从而提高审美享受以及对美的欣赏力与创造能力。随《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深入学习与实践,我们深切地认识到:幼儿园美术欣赏是幼儿美育活动的一个薄弱环节,在组织与实施中,对于农村幼儿的美术熏陶更是少之又少,缺乏活力。而作为“美的引導者,如何从小班幼儿着手,让幼儿学会美术欣赏,切实提升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因此我园申请了《在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表现力》的课题研究。
关键词:美术欣赏 年龄特征 小班幼儿 美术素养 指导策略
幼儿园美术欣赏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使幼儿获得审美知识和审美享受的过程。而小班幼儿年龄的特殊性,情感刚刚形成,对美的欣赏经验匮乏,作为“美”的引导者,怎样帮助小班幼儿体验周围环境与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如何引导他们对美术作品的形式美与内容美产生无限联想与想象,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从而提升小班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现在谈谈我们在进行课题研究中小班幼儿美术欣赏能力培养的几点做法:
一、不断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美术素养
美术欣赏是美的享受与创造的过程,它不是简单的展示。美术欣赏活动中,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幼儿进行认真的观察体会,理解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帮助其发现美、理解美,从而提升幼儿审美能力。许多艺术大师作品体现出来的形象和气质,都与孩子的心灵和审美心理极其贴近,但仅凭小班幼儿单薄的经验和能力是永远不够的。因此,在组织幼儿进行名画欣赏之前,教师要对美术作品做充分的了解,包括作品名称、作者、时期、创作方法、寓意等等。有了自己的思考与理解,才能带领幼儿欣赏作品内在的情感和小班幼儿在他这个年龄所要和所能表达的对美的感受,才能真正引导幼儿从美术作品特有的性质和角度去思考、认识、体验、判断,进一步对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这是我们引导幼儿进行美术欣赏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常在集中备课、园本研讨中,共同欣赏《向日葵》 《星月夜》 《日出》 《星空》等一幅幅名画,然后产生碰撞、共鸣,让老师们在交流中共同学习成长。作为引导者要求我们自己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能更好地带孩子们去发现美。如:春天里刚吐出嫩芽,在春风摇摆的柳丝;绿叶中粗细有致的叶纹;花丛中飞舞着的蝴蝶,菜园里各色蔬菜、开满路边的小花……都孕育着源源不断的新鲜感。无一不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著名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无处不在,重要的是你的发现!”我们就引导幼儿积极发动各种感官去感受、去发现,帮助幼儿在接触周围环境和周围生活的美好的人、事、物中,感知世界,从而丰富其感性认识和审美情绪,形成审美感知。给幼儿的审美奠定基础。
二、因材施教,抓住幼儿的年龄特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小班幼儿的兴趣和情感等心理活动不稳定,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他们在感知美术作品与对象的过程中,往往容易被色彩鲜艳、形象鲜明的事物所吸引,喜欢色、形突出或面富有变化的作品。因此,在引导小班幼儿美术欣赏时,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经验和接受能力,选择直观、色彩鲜艳,差异显著的事物,吸引幼儿注意的欣赏内容。例如:选择色彩鲜艳、形状各异幼儿又爱吃的蔬菜、水果,从中引导幼儿欣赏蔬菜、水果的色彩美、形态美,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到圆圆的荷叶像把伞、红红的苹果像灯笼、像气球、像太阳…弯弯的香蕉像月牙儿、像小小舟、像镰刀引导幼儿将现实生活中对美的事物的感受,与想象生活中对美的事物的联想联系起来,进一步丰富幼儿美的感受力,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幼儿园的环境、活动室的摆设、教师的着装……色彩力求清新淡雅、形象造型可爱,内容生动有趣,都能感染、同化幼儿,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通过创设与欣赏内容相适应的审美环境,来激发幼儿的欣赏兴趣,吸引幼儿欣赏的注意力,幼儿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审美感受力。
三、注意策略,做好孩子的引导者
欣赏活动是幼儿表达情感和情绪,维持心理平衡的有效途径。为了增加线条感知的趣味性,我和孩子们玩起了神奇画笔的游戏,让幼儿把手中的画笔当成一根神奇的魔术棒,点、点、点、画雨点;一上一下画大山;一起一伏画大海;半个弧状画鱼鳞、画香蕉、画小船;笔儿旋转画蜗牛、画泡泡;犹如真的魔棒失了法力一根根美妙的线条跃然纸上,在游戏中线条形象化了,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了。再者。为了体会线条变化时生动的感觉,教师与幼儿玩起了我跟线儿做游戏:轻轻松松的像散步;慢吞吞像老头:用上力气像拉车……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幼儿感受到了线条的轻重缓急,也更好的读懂线条的语言和情感,提升了幼儿线条美的感受力。
《指南》中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更多的是扮演着引导者、支持者、观察者和倾听者的角色,在沟通孩子和美术作品之间始终起着桥梁作用。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时,不要操之过急,按部就班。首先要让孩子熟悉作品给予孩子足够的欣赏时间与空间,鼓励孩子探索发现,畅所欲言,大胆发言发表他们最真的感受。
另外,收集幼儿美术作品并展示,让幼儿尝试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做出了评价。并在评价表上贴五角星标志,你认为色彩美的结合,色彩贴心。你认为造型好的给造型贴星,你认为构图新颖的给个构图贴星,你认为特别有创意的,给创贴创意星。在欣赏与评价中有的孩子讲述自己的作品,并给自己的作品命名,还有的幼儿评价了别人的作品,在欣赏讨论中引导孩子们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受到启迪,形成对美术作品审美的共识,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帮助孩子们整理清晰的感受,让一些直觉、感受的东西,也夹杂了理性和逻辑,拓展了幼儿欣赏方法,提升了幼儿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