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帮助理解句子含义

2020-10-20 01:31简步青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5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简步青

【摘要】  思维导图的教育应用被认为有助于教师和学习者在思考过程中,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修正和总结某一学习问题的想法。把“思维导图”的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从具体形象阅读思路形成理性的思维系统,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习惯,敏锐的思路。思维导图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脉络,勾勒知识结构。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小学语文 句子理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5-101-01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教育兼心理学家Tony Buzan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与传统的直线记录方法完全不同,它是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是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 如:联系上下文也好,联系生活实际也好,理解句子含义,对于小学生都是一个难题。

联系生活来谈对句子的理解是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之一。有些句子如果回歸生活,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就会容易得多。但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学生所要掌握的无外蕴涵于语言文字中的情理意几个方面,因此对语句的理解便要有层次。实际学习中,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丰富,因此,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句子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大难题。很多孩子理解句子时往往条理不清晰,尤其要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意思时,孩子们感到无从下手,或者不知怎么样清晰、条理、完成思考理解。

老师在评改学生的答题时,常常发现孩子们总是答得丢三落四,或者忘记说句子的意思,或者没有联系生活事例,或者没能写出句子的含义。此时,运用思维导图帮助理解,乃至答题,都是其积极的作用的:

本文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含义的题例为导,说说如何巧用思维导图帮助理解句子含义。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课《桃花心木》有这么一道练习: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 )

要让孩子们知道:有些句子一读就懂,但有些句子除了有表面意思,还有深刻的含义,就需要认真推敲了。就像文中这个句子,要理解句子的意思,不仅要理解它的表面意思,还要能体会出句子深层的含义。所谓句子的深层含义,指的是有些句子除了字面意义之外,在字里行间表达的更深的意思。理解语句时,要善于将语句描述的现象与现实联系起来,将作者的意图抓住,就更有所触动有所启发。

在教学这道题目是,老师先引导学生弄清答题思路:抓住关键词“不确定”

1)(文中意思)弄清楚文中“不确定”的意思?

2)(生活例子)人生中的“不确定”有哪些?

3)(启发感悟)这些“不确定”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时,接着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搭起框架,理清思路,帮助学生有层次的理解句子,不仅要理解句子的表面意思,还体会出句子深层的含义。善于将语句描述的现象与现实联系起来,将作者的意图抓住,才能真正理解句子的意思。于是,尝试巧用思维导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含义让学生建立架构,有路可循,激活内涵,深刻理解,全面到位。

学生动手画下自己的思维导图,让自己的思路建立在情清晰的架构上,再动笔答题。

当架构出来,孩子就能一步步地作答,而不会丢三落四,就像上面三幅学生作品,孩子们可以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对于小学生阅读起步,思维导图起着很好的支撑作用。

巧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修正和总结阅读的想法,形成理性的思维系统,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习惯,敏锐的思路。当然,巧用思维导图帮助理解句子含义的前提是孩子会绘划思维导图,如孩子有以关键词描画思维的过程。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