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红珍
【摘要】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包含了思维发展与能力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探究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5-025-01
前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在于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实践,增强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高中阶段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要注意引导学生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训练中内化语言能力,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增强文化修养,从而有效增强高中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思维品质,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1.培养和训练学生语文知识运用的能力
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为了运用,增强高中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注意学以致用,要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语文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用来提高自身的语文审美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高中语文教师还应注意有意识地平衡课堂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2.重视学生的语文思维训练,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的语文课教学要注意在口语交际教学、写作教学以及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来,融入思维训练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高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强化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训练,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使学生通过有节奏的思维训练,形成完善的语文思维体系,包括系统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中《雷雨》主要讲述了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中存在的矛盾,其中主人翁周朴园是封建大家庭的统治者,作者对这种矛盾的描写可以通过语言来发现,如“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句话是本文的前奏,为下文的描写进行了铺垫,让人可以感受到封建大家庭沉闷、守旧的气息。在人物分析的过程中,《雷雨》中描述的封建社会大家庭,给人一种“吃人”的体验,学生通过人物分析则会形成一定的批判思维,反思对社会封建大家庭落后管理机制的批判,并加强社会现象背后的反思,从而增强思维的系统性训练,并联系实际生活反思小说中的人物,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继而不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利用多媒体可以制作PPT课件,还可以通过上网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辅助性资料,比如介绍作者的背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文字等,这些都可以成为课程辅助教学的资料。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锻炼学生的视觉、听觉、口语能力等,综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增强语文学习的效率。在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作者的文字是静态的,高中生要对课文中作者所描写的人物、景象等有一个更加具体、立体的认知。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将图像、动画、声音等元素融入到其中,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鉴赏能力等。
比如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的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文章所创设的语境,“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篇散文中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文字描述了荷塘的美丽景色,在描写荷叶时用“亭亭的舞女的裙”,在描寫荷花时用“珍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羞涩”“袅娜”等词语,这些词语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分分钟引人进入了美丽的荷塘。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对“荷塘月色”的景象有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用图片展示、视频展示的方式来体现出来。朱自清笔下的荷园是清华大学“水木清华”处的荷塘,该处的荷园景色动人、美丽,在白天与晚上有着不同的感受,学生通过对比画面在脑海中产生联想,继而能够进一步感受作者当时的写作心情。朱自清写“荷塘月色”正值中国较为黑暗的时期,作者以出淤泥而不染的笔触写下了这篇散文,与当时的社会形势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引发人的深思。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这些内容,继而进一步提升对文章的阅读与反思。
4.加强问题导向思维训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素养
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可以采用问题式的思维训练方法,通过设置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究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其对社会的了解相对较少,而且身心发育不成熟,思维能力有待提升,需要语文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语文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必修四《拿来主义》中,作者先批判了“送去”,然后又提出了“拿来”,然后又分析了“送去”与“送来”的关系,并提出了“拿来主义”,文章最后对“拿来主义”进行了正面的分析,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继而从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强化思维训练,增强自身的思维能力。
结语
语文是高中重要的学科,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增强高中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知识的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传承文化的责任感。作为语文教师,要注意创新语文课教学的方法,注重从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探究有效的学习方法。
[ 参 考 文 献 ]
[1]黄启胜.初中美术趣味性课堂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20).28-30.
[2]刘佳.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生成之道[J].读与写.2018,(3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