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角度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20-10-20 07:33席一
青年生活 2020年25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摘要:在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背景下,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当中,既是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需要,又可增强创新创业指导的科学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训练良好心理素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一、研究背景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态势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了一种新的就业形式,十八大之后,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这对高校加快开展创业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既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的一项战略选择。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暴露出艰苦创业品质匮乏、法律意识淡薄,创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不够等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质量。因此亟需高质量、系统化的创业教育来解决这些问题,在创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符合这一理念。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中,加强该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体现了我国自主创业的时代要求,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指导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既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的一项战略选择。

(一)思政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指导,是创新驱动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施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等国家战略所必须,是高等学校对接社会需求、体现其社会服务职能之必然,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并使其成为高素质人才的现实路径。因此,在思政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对于高校的基本要求。

(二)思政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就业形势变化,近年来政府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给予重点关注,不断推出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要大力推动“以创业促就业”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实。这使得高校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推陈出新成为必然趋势,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及相继开展的创业教育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做好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不仅能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而且利于国家就业政策的有效实施。

(三)思政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符合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可以形成良好教育效果。不仅能能増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使大学生不仅成为一个就业者,更能够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创业教育的融合,不仅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更多实践中的理论指导,也将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创新,促进创业者的全面发展。

(四)思政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自身全面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大学生对于社会上的新生事物往往比较好奇,好奇心又会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探求的欲望。然而由于大学生阅历较浅,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决断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往往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加上对自身能力认识不准确,通常存在自身定位模糊、缺乏具体的努力方向和目标等问题,其心理素质、尤其抗挫折能力普遍较差。创新创业指导是以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作为核心,以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我管理为教育活动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发挥其优势,通过搭载创新创业教育这个全新平台,来増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法治意识。是实现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需要和内在要求,是经济新常态下培养合格人才和解决严峻就业形势的必循之途径。

三、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创业指导的实施策略

(一)营造文化氛围

以校园文化为主阵地,置学生于一个积极健康、创业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感染和熏陶。这种环境如同一只无形的手,指引学生向着创业的方向发展,无论学生愿意与否,只要长期置身于其中,必定会受到影响,不知不觉中将校园文化所倡导的创业精神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动。开展创新多元、积极向上的专题教育活动,以及科技、学术、体育、艺 术、娱乐活动等,大力营造创新创业之风;举办、参与创新创业比赛,引导大学生发扬坚韧不拔、勤奋友爱的创业精神,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意识,锻炼其创业竞技能力;举办创新创业节等活动,鼓励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大力促进创业指导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

(二)培养“双能型”师资队伍

针对师资紧缺问题,一是通过举办创业交流会、教育实习等活动拓宽师资培训渠道和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和水平;二是帮助教师树立生涯发展目标,使之尽快适应新的形势;三是组织教师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各种社会活动,为“双能型”教师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四是将部分教师培养为“学者企业家”或“学术企业家”,使其成为创业指导的骨干,逐步实现创业指导的专业化。

(三)思政课程体系植入创业指导模块

分阶段循序渐进将创业指导融入大学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第一步是有机整合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专业比赛,举办创业大赛和创新创业交流大会,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和积极性,着力培养其坚韧不拔的素质和积极的心态,建立积极就业观和创业观,激发刻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同时着眼于塑造良好创新创业心理素质,以意志和情感特征为核心,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与周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第二步是在思政教育课程中灌注培养创新创业精神的内容,将创新创业指导纳入思政课程教学,通过授课、演讲、小组交流等方式,传授创业知识、专业知识沟通技巧、交际手段等,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培训环境和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参与商业活动实践。第三步是将创业指导融入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中,要求所有大学生必须取得相应学分,以此增强其学习创业知识的积极性。

(四)打造联动实践平台

积极争取创投基金支持,设立创新创业基金,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协同创新发展,鼓励多方力量支持,成立创业协会,通过举办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将掌握的创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打造社会实践平台还可促进大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问题,使其养成富有爱心、同情心、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品格;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学研活动,培育不断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思路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充满激情且清醒、理性的优良创业精神,为其真正实施创业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瑞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模式之实践创新--融入创业教育的优势及路径[J]. 邢台学院学报,2019(1).

[2]商光美.创业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思想教育研究,2018(5).

[3]董德福,魏志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刍议--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 [J]. 学理论,2013(21).

[4] 陈哲.创新创业教育嵌入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操作模式研究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3).

[5] 姜春英.“互联网 +”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探究[J]. 职教论坛,2015(35).

[6] 郭长华.与专业相结合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

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角度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18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項目思政专项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8SKSZ042)。

作者简介:席一(1979-),男,山东聊城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