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敏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显得更加重视,并且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更要注重确保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在做好一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方面教学的同时,还应该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改变落后教学理念和模式,更好地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价值。因此,在高中生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要结合教材内容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在教学引导中培养良好信息道德,还应该通过融入生活锻炼信息综合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素养;培养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普及率提高,促使计算机基础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高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单一落后,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等,这都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通过对教学方式方法上的革新,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能力、兴趣情感等多方面都能得到提高,最终实现信息素养的培养。
1、根据教材内容,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
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来说,良好的信息意识是学生首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只有具备了这一意识,才能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解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的意识,提高对信息的灵敏度,这在当今信息化环境中是非常重要的。高中生在生活中会对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有多的接触,也表现出来了很大兴趣,但是他们都是为了休闲娱乐,很少主动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缺乏正确的信息意识。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当中,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在知识讲解的同时,引导学生从中主动获取有效信息,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宁的发掘、识别和判断信息,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价值[1]。例如在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的特征”内容的教学当中,应该引导学生们认识到什么是信息,信息具有那些特点和性质,这些内容都是信息技术学习的基础,但同时这些理论知识又比较的枯燥和抽象,教师应该采取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样才能有效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促进分析和判断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小组活动,在实践中获取信息,比如借助相关仪器设备到户外测试天气情况,或者围绕某个主题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资料,这都会促使学生享受到探索信息知识世界的乐趣。
2、优化教学过程指导,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
在当今互联网的环境下,网络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同时网络上也掺杂着一些不良信息,高中生也就必然会受到这种传播的負面影响,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和三观的树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为了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重德育方面的渗透,优化教学过程指导,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分辨信息,主动屏蔽不良信息,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良好信息道德的教学效果[2]。例如在“PPT制作”方面的教学中,学生会在网上下载一些图片和文字方面的素材,但这个过程中可能就会侵犯别人的隐私,一些学生还会通过图片来讽刺班级内的一些学生,这样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关于网络信息的辩论会,说一说网上都有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比如新闻、文学知识你等,哪些信息是有害的,比如欺诈、暴力、黄色等等,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观点看法,同时教师给出总结评价,这样就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利与弊,自觉规范言行习惯,促进了道德品质上的提高。
3、紧密融入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在对高中生进行信息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中生活,还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认知、分析、运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3]。在实际教学当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注重紧密融入实际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促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进步。例如,电子地图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如果想要找到某个位置是很困难的,但利用电子导航就可以进行精准的定位,所以可以指导学生们运用电子地图,比如规划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线。
结语
总之,在高中生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通过教学方式上的转变和革新,引导学生充满兴趣的学习知识,掌握信息化技能,感受信息技术的价值,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从而促进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玉.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J].科学中国人,2017(02):93.
[2] 韩盟生.高中信息技术课应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科学中国人,2015(08):55.
[3] 韩晓玲.改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2):12-14.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