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彩云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无疑是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标志。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可见,将多媒体技术有效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优化语文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客观需要。本文就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途径做些阐述。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导入;情境;写作
为优化课堂结构、丰富课堂内容,将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无疑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的举措。若能将这一现代化教育手段合理且有效地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中,定能营造浓郁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教师应在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强大教学辅助作用的基础上,对其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的途径与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在最大限度上克服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使语文教学更具丰富的情味。
一、用于新课导入,调动积极情感
一个有效的导入环节不仅可以迅速激活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新课讲授奠定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多媒体技术这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优势,通过呈现形声并茂、情景交融的画面来导入新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中。
在教学《日月潭》这篇课文之初,我先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出示了中国地图,让学生指出台湾的位置,并结合课外资料简要介绍了台湾岛。之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日月潭的美丽风景,并顺势引入了新课:“连绵起伏的群山绿树葱茏,在密密层层的枝叶的掩映下,楼台亭阁,交相辉映。一阵微风吹来,清澈碧绿的湖水荡起了一圈圈涟漪。你们觉得这里的景色美吗?这就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湖──日月潭。”如此导入,不仅聚焦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酝酿了学生的读书感情,为新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直观情境,丰富课堂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既有激人奋进、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诗歌,亦有趣味横生、跌宕起伏的童话、小说等。正是由于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以感性内容为主,若教师还以口头讲授的方式展开教学,势必会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此时,若能将多媒体技术有效运用于文本感知环节,不仅可以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和形象性,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積极思维和探索的强烈愿望,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我们奇妙的世界》一文时,我先是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配乐呈现了日出、日落、云、雾、雨等自然风光,并让学生交流了自己的观察所得,以引导学生感受周围世界的奇妙,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接下来引导学生品析文本的过程中,为使学生深入理解“余晖”一词的意思,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出示了夕阳的图片,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余晖”指的是“傍晚的阳光”。此外,我还通过让学生欣赏夕阳西下的美景,天边晚霞变幻色彩的视频资料,使学生感悟了奇妙的色彩。如此,通过创设直观情境,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还使学生感悟了世界的奇妙,激发了学生热爱世界的情感。
三、优化写作教学,激活学生思维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主要来源于校园和家庭生活,对外界的接触相对较少,这便导致很多学生谈“写”色变,具体表现为“无话可说、无情可抒”。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不妨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广泛的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进而达到最佳的写作教学效果。
在确定以“美丽的春天”为写作主题后,由于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多局限于家和学校这两点一线之间,很多学生没有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所以迟迟没有动笔。于是,为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大自然“搬”到了课堂中,将课余时间拍摄的美景制作成幻灯片播放给学生。此时,湛蓝的天空、嫩绿的小草、粉红的桃花、纷飞的柳絮瞬间映入学生眼帘。当优美的背景音乐相机播放时,学生完全沉醉在了春天的美景中。之后,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一番景象,然后以“美丽的春天”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如此一来,不仅激活了学生的写作思维,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总而言之,多媒体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作为优化语文教学、推动语文课程变革与发展的一大有利工具,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并将其合理且有效地运用于新课导入、情境创设和写作教学等多个环节,致力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凤艳.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162-163.
[2]邓世强.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