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探究

2020-10-20 03:24吕冬阳
商情 2020年42期
关键词:传承与创新发展路径传统文化

吕冬阳

【摘要】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又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西方文化的流入以及都市化进程的影响都给我国国民的思维带来了侵扰,制约着中华文化的发展。鉴于此,我们要从传承和创新的角度找到中华文化的发展路径,通过教育激发大众的传承动力;通过文化创新,打造中国特色文化品牌,创新传播的手段从而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路径

我国正在推进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这一问题使得国家提出要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优秀文化的任务,这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指明了发展路径。这是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对人民群众的精神的要求,也是中华文化永葆活力的要求。

一、中华传统文化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多元文化和都市化进程的影响

当前人们生活在多元文化交织和信息化的时代,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观念,这也因为他们即使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是他们所接触的文化环境,对文化的接受程度不一样,加上阅读、人际交往对他们的影响,使得大家受到的文化冲击不一样。人们通过别的途径了解其他的文化,在其他文化的冲击下开始动摇,不少人在其他国家那里找寻文化的认同,传统文化的地位岌岌可危。

西方国家利用文化向他国渗透,掌握文化输出权是现代国家竞争的新形式,意识形态已经占据优势地位,文化强国的思想能强制影响其他国家的,处于边缘的国家只能被动接受。当前,我国和其他国家相比在文化方面还是有一点弱,在文化方面经常受到冲击,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显现不出来,亟需得到创新发展。

现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都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民观念不断变化,传统文化流失。科技的发展加快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但也使得通俗的小说、流行音乐、泡沫剧等快餐文化进入人们的视线,欧美国家利用隐形的文化产品不断维护其文化的地位,但是我国的国民却渐渐受到影响,开始丢失自身的传统文化。

(二)大众自身的误区

早期我国大力发展经济,不重视文化建设,使得一部分人没有系统接受过传统文化的教育,而且由于全球化的文化侵袭,使得我国缺乏优秀的图书,没有知识、思想、趣味兼并一体的传统文化图书。而且大众的周围遍布低俗的图书和网站,使得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上加难,也严重影响大众的文化素养。如今,社会流动更加明显,价值分化严重,不少国人依旧没有文化自信。尤其是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文化逐渐被遗忘。不少人分不清什么样的文化是可以继承和创新的,哪些又该丢弃。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任务非常艰巨,大家应该坚守并弘扬自身的传统文化。

二、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发展路径

(一)引导大家的传承意识

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了五千年,有着丰厚的底蕴和内涵,包含中华民族最有特色的文化,是民族的瑰宝。文化具有渗透性能在无形之中给人带来影响。作为中华儿女面对传统文化不应该是被动而是自觉认同,主动推崇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决定了只有民族的儿女才能将其进行传承。所以必须要让大众自己自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样就需要让他们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形成重视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美好场景。大众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才能将文化的力量转变为自身的量,在践行实践。

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激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就必须要采取教育的措施。教育是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当前的教育发展重视人的发展但是却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因此我国的教育必须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循序渐进的建设传统文化的教育体系,从而让民众深入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传承的动力。而且根据当今时代的发展,想要提高传统文化的生存能力就必须用年轻人的思维方式进行文化的对接。

(二)进行创新,打造传统文化品牌

创新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整理,找到顺应时代发展的内容,把能够体现中华人民智慧和精神的文化成果完整的传承,找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当代表述,探索出一条合适的发展模式,从而发挥传统文化的潜在优势和价值。比如古代的书本都是文言文表达,我们就可以尝试用现代的语言解释经典,满足大众的需求。

打造传统文化品牌能吸引民众,使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反映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水平,如果想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鼓励创作者拥有文化自信,创作出具有文化品牌的作品。打造文化品牌,必须坚持以中国精神作为作品的灵魂,要拥有传统文化的血脉。而且,大家还要积极地把中华传统文化的品牌宣传出去,只有走出去才能更好的发展,国家要鼓励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切磋交流,增添活力。只有文化博大精深,民众才有底气展现文化自信。

(三)对传播手段进行创新

现在是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媒体的作用不可忽视,因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能缺少媒体的宣传。现在互联网的发展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焕发了生机,我们一定要重视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作用。网络平台成为大家获取信息主要的途径,文化产品的产业过程在网上都能得到实现。因此,国家要重视建设新媒体,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提高文化传播的效率。比如可以利用微视频、微博等解读传统文化,向大家推送高品质的传统文化。这样的新型传播方式,使得全社会都形成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氛围、

三、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离不开民众的共同努力,国家要重视,为其创设发展的环境,打造文化品牌,树立文化自信,从而实现向文化强国迈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的理论探索及其传承创新路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6-13.

[2]王濤.地方高校在传承与创新地方文化中的有效路径与方法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3(4):18-18.

[3]徐佩瑛,王晓鸣.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73-77.

[4]李林,杨海越.基于智慧城市的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路径研究[J].江汉论坛,2016(8):140-144.

作者简介:

冬阳(1998-),男,安徽芜湖人,本科,研究方向:艺术学、中国近代史等。

猜你喜欢
传承与创新发展路径传统文化
赣州市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现状和对策
试论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