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高校协商民主体制机制建设的研究

2020-10-20 03:23魏彬李黎藜
商情 2020年38期
关键词: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机制

魏彬 李黎藜

【摘要】协商民主是适应我国国情和现实需要的民主形式,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团体、各民族、阶层和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高校协商民主是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积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环节,对高校现代化大学制度的建立和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协商民主;制度;机制;统一战线

一、协商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协商民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在指导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与时俱进,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协商民主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之一。协商民主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的基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在中国具体实践过程中创新产生的重要体现形式。

2. 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体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形式,它为真实广泛持久的代表和反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了通道;它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拥护;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致性和允许鼓励各政治主体利益诉求与反映意见的多样性相统一的重要形式。

3. 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顺应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

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是当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历史依托和动力源泉。中华民族历来有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的优秀传统政治文化。中国共产党顺应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人民利益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工作。协商民主正是我们党和人民创造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特有政治形式与政治优势,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在高校实施协商民主的重要意义

1. 高校协商民主的内涵决定在高校推进协商民主意义重大

高校协商民主是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积极稳步推进高校协商民主制度的制定、健全高校协商民主体系的建立和探索高校协商民主途径的创新。高校协商民主是指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高校各政党、团体、教职员工、学生等就具体的利益诉求或高校公共性事务等,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以适当方式进行对话、协商,参与高校管理和建设各方面活动,从而为高校决策提供建议或意见的一种民主管理形式。高校因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性质和地位,其在协商民主中的实践经验对于整个社会的协商民主的实践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因此,在高校推行推进协商民主意义重大。

2. 高校协商民主对象的特点决定在高校推进协商民主意义重大

高校协商民主的对象包括校内各政党、团体、教职员工、学生等,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群体是高校的党外知识分子。近年来,随着高校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呈现出群体庞大、人数众多、来源广泛,思想独立、自我意识强,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使命感强、有进取精神,参政议政能力强、社会影响力大等特点。他们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驕傲、国家的宝贵财富。

因此,在高校管理中深化协商民主意识,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协商民主机制,拓宽广大师生尤其是党外知识分子有序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渠道,对决策者通过了解校情民意、倾听师生呼声,对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化解决策风险,提高民主决策和决策执行的质量和水平;对促进高校民主管理的科学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3. 现代化大学制度的建设决定在高校推进协商民主意义重大

校内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决策过程的热情与比率是衡量一个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因此,在高校内部管理运行中,把协商民主融入高校党委决策、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全过程,搭建自由表达利益诉求、平等参与学校决策的渠道,使教师和学生通过协商民主形式参与学校重大政策制定与民主决策的过程,对保证学校的各项决策真正以师生为本,实现服务教学培育人才的使命,进而推进学校决策过程与结果的科学化、民主化,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促进现代化大学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校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

1. 高校协商民主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高校内的民主管理形式主要体现在学校各单位层面的教代会,各学校由于自身情况,一般每年只召开一次教代会,有的甚至达不到一年一次,即使召开的,也往往流于形式,难以保证广大教职工及时、充分地参与学校的重大事项决策。部分高校设有民主监督机构,但在开展工作时,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大部分在执行力度、深度上都存在不足,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2. 高校协商民主渠道单一

党外人士是高校宝贵的人才资源,是高校协商民主的重要力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既是党外人士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其职责所在。目前高校对党外人士协商民主作用的发挥不够充分,往往是每年开一次校庆通报会,或重大事项决定后向党外人士通报一下情况就算征求意见了。党外人士参与高校重大事项咨询调研、课题研究、在重大事项决策前和决策中征求意见相对较少;针对学生的协商民主途径和渠道就更加少了。

3. 高校党政领导对协商民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协商民主的主要对象,主要包括学校的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少数民族师生、在学校工作和学习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华侨、归侨及侨眷等。他们具有职称高、学历高、智商高等明显特征。他们思想自由独立,自我意识强烈,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有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及参政议政的意愿。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直接关系到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关系到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四、加强高校协商民主作用发挥的措施

1. 完善制度,保障高校协商民主落地落实

(1)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是目前高校广大教职工参与协商民主的最普遍、最重要形式之一。教职工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集中反映广大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的各方面事务的意见和建议,存在间隔时间长、代表们发挥作用有限等不足。现有教代会缺少了闭会期间代表们反映意见建议的环节,可以通过完善闭会期间的执行功能来解决,如每个单位设一名执委代表或代表组长,负责收集本单位教职工关于学校各方面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每月一次报送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执委会,执委会每月底汇总后,向学校党委汇报,以便及时沟通和解决学校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

(2)建立健全高校公开听证制度。成立高校公开听证委员会,制定高校公开听证委员会章程,对于一些与师生权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应当通过公开听证会的形式广泛听取师生意见,综合各方面意见后,再进行相关改革等举措的制定实施。这样既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又能保证决策的民主性,使得最终的决策符合广大师生的根本权益,得到广大师生的支持和拥护,从而确保最终决策的执行效率。高校公开听证制度也是推进校务公开、高校运行透明化、公开化、制度化的体现。

(3)建立健全重大事项提案制度。成立高校民主委员会,制定高校重大事项提案制度,对于涉及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由学校民主委员会组织广大教职工进行专项提案议案,汇集群众智慧,由校务委员会审议提案,综合考量后作出决策。

(4)建立健全协商民主反馈制度。协商民主并不是以协商为目的,而是以协商为手段,使得最终的决策符合最广大师生的根本权益。建立协商民主的反馈制度,使广大师生能够了解到协商民主的实施情况,是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协商民主的积极性和有效检验协商民主运行成果的重要保障。

2. 健全机制,保障高校协商民主渠道畅通

通过健全高校协商民主机制,提高协商民主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保障高校协商民主渠道畅通、落实到位。健全的高校协商民主机制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协商内容确定机制,包括:协商的事项是什么?参与协商的范围是什么?协商的形式如何?二是协商组织运行机制,根据协商内容,由学校党委指定相关部门负责落实协商活动程序设计,完善协商议题提出、协商计划制定、协商人员确定、协商活动开展等具体工作;三是协商结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协商结果的落实和学校党政部门的办事程序相衔接,确保每次协商建议的落实情况及时反馈给协商对象;四是探索建立督查和考核机制,从而切实保障协商成果落地落实。

3. 提高能力,保障高校协商民主执行到位

(1)提高党员干部的协商民主工作意识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党的领导干部要提高对政治协商的认识,协商就要真协商、实实在在的协商,不是做做样子的协商。各级党委应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在做好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年度协商计划,统筹协商活动安排,常挂于心、长期坚持;不能想起了、有空了、拖不过去了才协商。高校党政领导干部要增强民主意识,带头开展并积极支持协商民主工作,鼓励普通老师和学生发挥建言献策、民主监督职能,营造宽松和谐的协商民主参与氛围。

(2)提高参与者协商民主发挥作用能力

协商民主过程强调参与各方的平等對话,这就要求参与者具备一定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协商过程才能真正做到“平等”对话、“良性”沟通。作为高校协商民主的参与者,应加强对党的理论政策、高等教育法规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主人翁意识,主动关注、关心并参与学校事业的发展,做到知晓国情校情、参与政治有序、表达意愿合理、监督事务公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应作为推动学校协商民主实践的主要参与对象。

4. 充分发挥高校统战部门的独特优势,创新协商民主新形式

高校党委统战部应主动作为,探索创新科学有效的协商民主模式。充分发挥高校统战部门的作用,着重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积极组织对统战工作人员和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培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和建言献策平台;二是协调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构建民主监督平台,发掘推送合适的党外知识分子承担民主监督职能;三是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向主管、分管领导沟通汇报协商民主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向党外知识分子反馈协商事项决策结果。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高校是培养青年人才的主战场,高校教师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高校协商民主是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成为高校建设发展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执行者的重要抓手,是找最大公约数,画最大同心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凝聚智慧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上来的有力举措。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EB/OL]. 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26342114-27582703.html.

[3]魏彬.新形势下高校党委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研究[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2):29-34.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形势下高校高层次海归人才统战工作研究” (2019SJA0013)东南大学党建研究重点课题,“对高校高层次海归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机制研究”(DJ201901)。

作者简介:魏彬(1979-),女,辽宁辽阳人,管理学硕士,馆员,研究方向:高校统战工作研究,文献管理。李黎藜(1973-),女,四川乐山人,管理学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统战工作研究,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机制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新时期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协商民主问题探究
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
统战理论及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的新发展
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知联会建设的思考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