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严重。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校应加强研究部署,实施全员参与;强化就业指导,提升就业能力;做好就业服务,拓宽就业途径;聚焦重点人群,加强就业帮扶,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校毕业生;就业
做好“六稳”工作的首要要求便是“稳就业”。保障居民就业,尤其是要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今年,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习总书记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也多次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专题部署。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2020年,高校毕业生总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74万,比上一年增加40万人。就业总量的持续增加,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挑战,再加上受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升级,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校园春季招聘的黄金时节遭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务员、研究生等各类招考推迟,毕业生无法进行线下实习……到目前为止,高校毕业生的签约就业率与往年同期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就业形势严峻。
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
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向浙江某所高校2020届毕业生随机发放电子问卷进行调查,共回收998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一)毕业生就业受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较大
超半数的毕业生认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他们的求职、出国出境、考公务员、其他方式就业产生较大影响,其中认为“有严重影响”的占12.63%,“有较大影响”的占41.98%,认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就业“没有影响”的仅占7.31%。受影响方面主要表现在学生无法出门找工作,无法进行线下实习,无法与单位签约,突发事件打乱了学生原有的就业计划,导致岗位供需失衡,在家准备考试效率低下,产生焦虑心理等。
(二)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就业焦虑心理明显
半数以上毕业生表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就业压力较大。41.28%的毕业生“感到较大压力”,13.53%的毕业生“感到非常大的压力”,“感到少许压力”和“并未感到压力”的毕业生分别占到8.02%和3.61%。从外部因素来看,首先,学生普遍认为毕业生数量多,就业竞争力大,再加上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下,校园春招的单位、岗位、招聘人数减少,就业机会锐减,岗位供需失衡明显;其次,毕业生因缺乏线下实习机会,一方面导致自身业务技能不熟练,另一方面也推迟了与用人单位的签约;此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公务员、研究生等招考推迟。从内部原因来看,毕业生表示对线上招聘方式一时无法适应;面对突发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新形势,毕业生缺乏自信,认为自身缺乏社会交际能力、缺乏线上面试技巧;另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毕业生面临着职业规划方向的改变和调整。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叠加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焦虑心理。今年有近四成的高校毕业生“产生焦虑心理”。
(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改变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期望
近半数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受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而有所改变,其中“原来要备考机关事业单位和基层就业项目的调整到企业求职”的毕业生占18.54%,“原来要到企业求职计划调整备考机关事业单位和基层就业项目”的毕业生占13.83%,“原来要创业的调整为就业”的占4.11%,“原来要就业创业的调整为升学或者入伍”的占3.81%。针对目前的就业形势,37.88%的毕业生认为自身的就业期望与岗位现实差距过大,如“自己喜欢的行业受突发事件影响大,只能做其他行业的工作”、“国贸相关的招聘锐减,可能要调整自己往其他工作发展”、“工作岗位范围变大,待遇要求变低”。面对就业压力,近半数的毕业生表示愿意到基层或小微企业工作。
(四)部分已签约毕业生被设置不合理障碍
35.57%的毕业生认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大学生择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工资、福利等减少”。在已签约的毕业生中,有15.15%的学生没有享受到签约规定的待遇;有学生被随意进行岗位调配。部分学生只能要求与用人单位解除协议;部分学生被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协议。
(五)线上招聘活动已成为毕业生求职的主要渠道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各类校园宣讲会、招聘会等线下活动全面暂停。传统的线下招聘方式无法开展,“互联网+就业”招聘模式便成为高校毕业生求职的主要方式。但毕业生表示一时之间较难适应这种完全的线上招聘方式。66.23%的学生仍然是选择较为中和的“通过线上招聘网站投递简历”,43.89%的学生选择参加“用人单位自行组织的线上招聘”,选择“参加本校空中双选会等线上招聘活动”的占到36.67%,还有部分毕业生想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面结束后,再参加线下专场宣讲会或招聘会。毕业生因“不熟悉线上面试的技巧”(55.31%)、“不熟悉网络求职的安全”(41.68%)、“不熟悉网络求职的流程”(35.67%)、“不熟悉招聘网站”(35.37%)、“不熟悉网上简历的撰写技巧”(35.17%)等原因在线上求職过程中遇到了困难。
三、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加强研究部署,实施全员参与
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把就业工作当成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生命线。尤其是今年受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多种复杂因素影响下的就业工作更要作为高校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高校要成立专门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整体研究、部署和切实把关就业工作。充分发挥学术资源、校友(校友企业)资源作用,调动各级相关部门、辅导员、班主任、专任教师、毕业生导师等力量共同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形成全员关心就业、支持就业、参与就业、推动就业的良好氛围,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平稳有序完成。;
(二)强化就业指导,提升就业能力
一要做好毕业生就业政策方面辅导。加强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讲辅导,及时将相关部门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意见、指导和服务传达给毕业生,并做好解读、宣传和动员工作,让毕业生充分认识就业形势,充分掌握就业政策,充分知晓就业渠道。二要加强思想引导,指导毕业生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做好就业心理调适,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强化自身就业技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行动去求职。三要充分利用就业指导教师资源,加强线上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给毕业生提供就业咨询与职业规划相关指导,提供线上求职简历撰写、线上面试技巧、心理调适与安全教育等就业指导与个性化服务。
(三)做好就业服务,拓宽就业途径
积极探索精准化“空中招聘”模式,依托“互联网+就业”线上服务平台发布招聘信息、组织宣讲、举办空中双选会等,尽可能拓宽线上招聘渠道。一是做好就业信息的精准推荐。充分借助高校就业网、微信公众号、毕业班辅导员微信群、QQ群等平台发布求职等各类就业信息,并制定个性化精准推送服务,将就业信息按照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精准推荐给毕业生,实现岗位信息与求职信息的“无缝对接”。二是通过线上宣讲会、招聘会等形式,与用人单位、校友企业广泛联系,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织密就业信息网。三是高校应与有关政府部门联合,整合优势资源,集聚地方政府和高校力量,搭建好线上引才平台,将企业-政府-高校-毕业生串成闭环,让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共享安全的环境下更多地实现双向选择。
(四)聚焦重点人群,加强就业帮扶
一要重点关注特殊就业困难群体。要全面掌握特殊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情况,尤其是要着力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身体残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贫困地区生源学生等群体的就业工作,对其开展重点帮扶,加强一对一指导、开拓就业渠道和优先推荐岗位。
二要重点关注就业困难和心理困难毕业生。要对延期毕业及未能获取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学历证书的同学开展持续性关注和帮助计划;要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心态和就业动态,特别是未就业毕业生,要对其定期开展摸底调查,及时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并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帮扶;及时对因就业压力过大等原因导致有心理困扰的毕业生进行心理辅导。
三要重点关注其他就业去向的毕业生。针对准备考研、考公务员、出国出境、参加基层项目、应征义务兵等其他就业渠道就业的毕业生群体,以及各类招录考试失利的毕业生群体,要开展精准、及时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帮扶,确保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温晓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地方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对策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23(01):40-42.
[2]黄维.疫情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挑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04):9-11.
[3]教育部启动“24365校园联合招聘服务”活動[J].中国电力教育,2020(02):6.
[4]赵阳.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12):150-152.
作者简介:陈芳(1992-),浙江金华人,就职于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招生就业处,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社会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