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内容和开展方式的思考

2020-10-20 03:23周菁乔
商情 2020年38期
关键词:开展方式通识教育高职院校

周菁乔

【摘要】受中国对高职院校学生教育要求的改变,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具有常识性、社会性、历史性、文学性和德育性等多种特性的,符合现有职业院校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适应从学校到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利于学生面对就业时的心理建设和技能发挥。但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中时常不被重视及看好,普遍的观点认为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不是所谓的哲学、文学、理学、艺术类等人才。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院校;开展方式;社团课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新闻映入眼帘,在病毒和灾难肆意全球的情况下,人类文明面临着考验。人们所接受的教育,所反映的思想,所作出的行为在社会中的作用尤其关键,教育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肩负着的使命与责任意义重大。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和侧重来看,幼儿教育的侧重是接触、观察和模仿;小学教育的侧重是通过已有认知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中学教育的侧重是对学习的知识进行训练和应用,精练和提升。从幼儿阶段到高中阶段的教育都是基础性教育。而高等教育是把基础教育融入社会科学教育进而为社会服务的一种综合性教育,它侧重的是人文思想的建设,增进学生思考、判断、与他人合作、交谈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满足自身今后发展的技能,也要学习作为一个“人”自身的价值与弱点,以及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提升社会责任感。

一、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意义

高等教育中职业教育占据了近乎半壁江山,据大数据统计,我国有高等院校2,596所,按照本科专科划分,本科院校1,237所,专科院校1,359所;高职院校在中国所有高校中占比超过50%,高职院校吸收的人才是巨大的,层次是多样的。大学高举着人文主义的大旗,帮助人们“区分善恶、建立信念、认识真理”,成为“社会的良心”和“世俗的教会”。但人才的输出不是只在大学而已,我国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发展与升级,各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紧迫。

技术技能型人才不是流水线上的机器,他是可以根据服务对象进行自我调整更新、创新的拥有对应技术方法还有熟练应用能力的人。他能够识别对方需求,帮对方做出更优决策。能力的习得需要学生进行换位思考的训练,模拟服务对象(如,企业或者客户)现处情况,了解未来发展需求(或公司战略),考虑市场经济、行情,现有技术应用等多种情景之后综合做出的判断,这些能力的形成不可能通过单纯的技术学习达成。

现有情况是,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存在对事物认识不全的情况,片面的进行技术教育容易被现有的智能化机器所替代。AI时代已经逐步进入生活,固执、传统、单一的技术技能已经被机器替代。高职院校教育的意义不是让学生仅学会一门技术,找到一份工作,也要考虑个人在未来的长久发展。

受教者存在个体差异性,一味的培养较高专业素养的人才不利于个体差异性的发挥。太学术的分科变相的剥夺了差异性个体对其他学科的认知和对其他事物的兴趣。教书育人,重点在育人。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文教育实施方式,其目的是通过广泛接触各类知识帮助不同个体进行学习,发挥个体的差异性,把知识进行融合并由此创新,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完整的人,更具创新力的人。

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内容分析

(一)通识教育内容与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需求相结合

复合型人才是指综合拥有一到两项技能的能力的人。当今社会的重大特点是通过智能实现学科与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技术的集成。所以复合是必然的,在人才培养时应注重知识的融通、各能力间的辅助与结合、思维的跨越等多方面。这一特征决定了复合型人才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除了专研所学专长,还需要拓展知识面,保持谦虚,调整心态,变革思维,使自己成为一名“思维的跳跃者、学习的永动机”。

以财政经济类专业为例,在此类专业中,知识的涉及面已经非常广泛,它包括业务类会计、税务、成本核算、财务管理、智能会计、法律(经济法)、管理会计、审计、经济学、行业企业会计、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等等。在三年时间内把所有课程一一精通不太现实,如何把课程内容整合融汇即找到这些科目之间的共性。通识教育就是在共识的环境中以人文知识、思想、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经济类课程的共同点就是受制于各种法律条款之下,不同科目之间对应的法律法规存在互相对应的关系。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贯穿人的一生。通识教育可以跳出专业课程的束缚,为学生普及更多的人文知识,在人文知识的基础上教会学生以人文思想和方法去分析、理解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协调处理关系,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

通识教育本质上的目的性是: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間的知识和价值观,是关于人在生活的各领域和各方面的教育,应该是非专业性和非功利性的。但事实上通识教育是能够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铺垫和辅助的,正如《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红皮书》指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可割裂,它们共同构成高等教育的目的。

(二)通识教育内容与企业需求的人文素养相结合

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除了是复合型人才以外,通常还要求有职业人才有坚定的信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全的身心,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更是要求毕业生为通才,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希望能胜任多个岗位,以应对工作中的各类需求,对专业技能的要求降低。这种情况下更体现了人文素养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即通识教育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达到的另一理想结果。

面对如此的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在选择通识教育内容的时候可以着重于学生在沟通、分享、表达、反思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着重于培养学生在容忍、了解、欣赏与认同其他领域的意识和能力。因为人文素养的培养所涵盖的知识范围较广,没有办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一一实现,就需要在对人才的培养时进行侧重。

人文素养大致能分为四方面,第一是具备人文知识,即基本的生活常识,包括文化知识、历史、地理、法律、艺术等,这些知识在中小学阶段已经被悉知,高校可以进行强化和应用但不侧重。第二是理解人文思想。人文思想基于不同种群与民族,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这些思想以人文知识为基础,具有鲜明意识形态。人文思想的学习和训练在中学以前受地域的限制,学生体验得不多,所以在高校通识教育的开展中应予以重视。第三是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认识知识和思想的方式方法,是人在学习知识中的实践手段。它能体现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所以用人文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能够找到矛盾的核心,发现解决方式。第四是人文精神,它通过前三个方面的构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形成世界观与价值观,达到精神修养和理想人格的最终形态,人类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和谐共处。在人文素养培养的四个方面中,人文知识已经有基础,而人文精神则需要花费一生的时间去体会和平衡,在职业教育中较为合适的选择是教会学生表达自己,欣赏他人,以人文的思想去求同存异,以人文的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

三、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一)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不全面

高职院校通常把基础课程开在大一第一学期,且基础课程的数量与专业课程的数量几乎对半,甚至基础课程还可能超过专业课程。而这些基础课程也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思政课、体育、计算机、心里健康等,各个专业还设有各自的基础课程。从以后的学期开始,基础课程所占比重大幅度减少,进入专业课程领,学生需要在两年半的时间里要完成所有的课程学习和训练,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毕业前还需安排一定的实习时间,导致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学校开展的课程也几乎都是必修课,大部分还未建立完善的选修课系统。即使在有选修课设置的学院,选修课与专业课之间也存在关联性不强的特点。选修课程门类不多以及选修课程课时要求都一个样;实训课程跟专业课程之间有些脱节,文科类专业实训课程课时不多等。学生的周课时数基本维持在20-24课时每周,根据每学期所开设的课程的不同而变化。

(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情况及师资困境

在短视频、游戏等短暂娱乐快速满足人们需求的时代,普遍学生都存在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且持续时间不长等问题。同时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还面临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主动性缺乏等问题。对于学习,学生更多的感觉是枯燥、烦躁、抗拒、不想听、记不住等感觉。这些问题的出现跟长期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关。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被不断重复,学生没有主动参与体验只是一味地接受,长此以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不要说培养出学生独立思考、创造、解决问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知识的贯通与联系,这在职业教育课堂中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没有意识到通识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所以在教育理念上不能正确认识专业知识传授和社会价值引领的关系问题;另一方面专业教师通识教育意识和能力也亟待培养和提高。第三师生配比数量和繁重的专业教学课程也让很多老师无暇顾及学生在其他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培养。

四、对通识教育开展方案的探究

(一)通过课程和任务的形式开展通识教育

学生每周课时数维持在20-24课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重要且明显的,教师在专业课程之中有意识的进行课程之间的融通,把独立分散的课程共性提炼出来,打通知识屏障,让学生理解各个体系间的关联进行知识框架构建。这些知识内容在“第一课堂”不容易被学习与吸收,此外还需要开展相关知识讲座,辅助引导,但这也不容易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通识教育是需要通过经验积累产生结果的。

另一种方法是,在经济类课程体系中不开设对应课程和教学,而在于对思维体系的构建和训练,利用“第二课堂”,这种教育是课外的、隐性的、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和经验积累的。彭振宇教授也提出“隐性课程是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织部分”。教师可利用线上资源进行课后任务的布置,把“隐性教育”做到可视化和可评估化。通过课间游戏,课外知识掌握加分等学习形式帮助受教育者了解除经济类外的各种领域、增强是非判断、训练风险规避,了解当权者或管理者意图,调整自身心态,以管理者角度看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通过课外社团活动开展通识教育

学生在校可以利用课外社团活动来开展通识教育的学习,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出于对教师的畏惧或抗拒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接触课外的知识,觉得负担很重。但在社团中学生是通过共同兴趣爱好自愿自发的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学生在社团中能体验权和责的关系,让学生富有责任感和担当,了解遵守社团规章带来的和谐生活氛围。此外,由于学生是自发自愿组成社团彼此间一定存在共性,但同时由于生活背景,地域环境的不同也势必会来带思想的碰撞和文化的冲突,这样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充分表达自我,学会与人沟通,和睦相处,合作共事的态度和能力。通过社团活动的长久发展和不断训练,能促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也能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力。

通识教育是课堂外的教育,是需要学生通过体验、产生经验并进行经验积累达到的教育目的。社团活动就很好的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多样的空间和情景,能让学生通过社团活动从中接触到不同的场景和环境,获取丰富的课外经验。为了更好的实践和促进社团活动的完成,教师也可适当的对社团活动进行引导,或给社团活动设定具体目标,以达到教育目的。

通识教育的目标的设定可根据各专业的不同或者群体的不同分别设定,以达成个体间的能力发挥与合作训练。目标的设定需遵循两方面原则:第一对于学生个体而言, 能使学生获得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 同时获得参与活动的积极体验和经验, 发展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从社团活动中形成主动发现问题并獨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等;第二对于学生社团而言, 加强社团导师指导, 丰富社团资源, 加强社团组织建设, 发挥育人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东平.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2]陈庚仁.通识教育视野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探究[J].才智,2019(26):122-123.

[3]沈丹璇,曹玉鸽,刘佳慧.基于社会需求视角下拔尖金融人才培养的调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34):1-5.

[4]彭振宇.高职通识教育实现策略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5.

[5]龚芸.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企业,2017(03):104-105.

[6]杨大荣.高职院校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对策探究[J].教育探索,2015(09):70-73.

[7]吕迎春.基于通识教育的高校社团活动课程探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121-124.

猜你喜欢
开展方式通识教育高职院校
浅论如何开展高中诗歌鉴赏课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中学美术欣赏教学
巧用微课开展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