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笛辅助教学提升中学生歌曲伴奏能力的有效策略

2020-10-20 07:22吴小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1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

吴小婉

【摘要】现阶段,因社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愈发严格,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教师及学校开始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而改变教学中落后的教学模式,推进音乐教学改革对于提高中学艺术文化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竖笛辅助功能能让教师摆脱乐器的束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竖笛在中学音乐教学应用当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即:教师对竖笛应用认知不正确、应用形式单一以及教师师资力量有待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则需要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需要正视教师对竖笛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重要性的认知,其次还需要丰富竖笛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形式合理化。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竖笛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师资力量,这对于推动竖笛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这对于各类乐器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伴奏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竖笛辅助教学;歌曲伴奏能力;有效策略

一、前言

竖笛辅助教学法本身就是乐器教育体系的一种形式。乐器在教育过程中重点强调将音乐与舞蹈、人们的行为动作、语言交流有机结合起来,而被音乐教育的学生将主动地参与到音乐之中,享受大自然的原本状态,舒缓内心的孤僻,成为音乐教育活动中的表演者,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愿意通过语言与他人沟通交流,进而让学生可以在音乐的海洋中找到其他与外界交流的方式。而传统的中学音乐教育方式比较单一,在过去音乐教学中,仅对音乐进行教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唱歌,所涉及到的乐器学习和技巧则相对较小。对于中学生来说,在教师进行教学过程中只能被动地学习这些知识,失去学习主动性。因该种情况的存在,在音乐教学方面是非常枯燥的,无法引起更多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兴趣。

二、竖笛辅助教学提升学生歌曲伴奏能力期间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竖笛在学生歌曲伴奏能力培养中应用的认知不正确

多数中学音乐教师并不能够了解到学生歌曲伴奏能力中竖笛的作用。因此,其多数情况下认为乐器对于整个音乐课程的开展是没有任何的影响,对此,直接导致中学音乐课程中竖笛应用频率不高,开展的效果也未能达到预期计划。

(二)竖笛在学生歌曲伴奏能力中应用的形式单一

竖笛在音乐课程中应用的形式比较单一,不少音乐教师有此观念,他们认为,竖笛一般情况下是与歌曲进行搭配而融入到课程当中。除此之外,对于竖笛理论性知识的讲解也比较多,但是部分学生因其之前并未接触过竖笛,因此,对于竖笛的操作及应用了解比较少,再加上歌曲伴奏能力中竖笛应用的形式单一化,使得整个音乐课程的开展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三)学生对课堂竖笛教学的兴趣不高

兴趣始终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中学音乐课堂竖笛教学而言,拥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将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接受有机地衔接起来,进而使教学在不知不觉间得到有序有效的进行。但是,大多数学生对课堂竖笛教学的热情度也不高,大部分学生对竖笛教学不感兴趣,但有趣的是多数学生又认为学习课堂乐器对音乐课的学习是有帮助的。有些乐器基础较好的学生认为,学校选择的竖笛乐器与他们在校外学的乐器相比演奏起来太简单了,没有挑战性。有意思的是一些比较“懒”的学生认为,学习乐器太麻烦了,上课要随身携带,演奏技术也不好掌握,远没有学习唱歌简便。而且唱歌的练习也比乐器的练习更灵活,由此看来,兴趣的获得和提升是中学音乐课堂竖笛教学有效进行的前提,不容忽视。

三、提高竖笛辅助教学对学生伴奏感掌握能力的相关措施

(一)通过日常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音乐伴奏感

日常生活中,伴奏感无处不在,并且音符也在各个地方。例如,各种动物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等,都属于我们日常中所能够听到的音乐伴奏。而学校教师可借助竖笛与部分生活化的音乐伴奏进行融合,来引导学生去自主发现这些伴奏,并且进行模仿,来逐渐掌握伴奏感的规律。与此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场景下,所发出的音符的强度与重度也会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的伴奏感所组成的声音进而会引发出不同的情感效果。音乐教师在开展竖笛辅助教学时,完全可以将生活化的音符与伴奏感案例融入其中,再借助情景模拟、不同情绪下音乐伴奏感的模仿等,使学生能够自主去学习,并且发现伴奏感,提高其音乐素养。

(二)树立中学管理层人员正确的音乐伴奏感培养意识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都是由中学教师独立负责完成的,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其对于中学音乐素养的需求不断提升,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大力采用竖笛辅助教学方式当作噱头来证明自身艺术类教学水平的提升。但现在仍在存在着竖笛辅助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过程化,无法落实,并且在进行音乐伴奏培训活动时,学校管理层人员也同样存在着对音乐伴奏感培养理念认知不足的问题,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与音乐水平,更无法达到全面性地发展。而学校管理层人员必须要树立自身正确的音乐伴奏感培养意识,让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教育。

(三)提升中学音乐教師对竖笛辅助教学法中歌曲伴奏培养的理解程度

竖笛辅助教学方法并非拥有固定模式,无法变通的教学模式,而是也不仅仅是直接套用于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模板。竖笛辅助教学方法最为优异的内容在于,其是根据中学群体的感受为教学理念的出发点,不断地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与创新,使其能够不断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与此同时,教学理念能够与预期教学内容达到统一,共同实现音乐教学水平提升,学生伴奏感培养效果良好这一目的。并且竖笛辅助教学方法还要求音乐教师要立足于学生为教学主体这一理念,并且通过已有教学素材对学生未来音乐能力的发展构建一个完善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伴奏感,并且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四)为家长提供竖笛辅助课程,形成家园合作教学

竖笛辅助教学的最终目的便是向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准备,而并非将其思维以及所学知识禁锢到一个生硬的模式当中。因此,社会中的各个群体都具备着不同的教学作用,通过充分发挥整个社会资源的教学力量,便可获得竖笛辅助教学中节奏感培养的巨大效果。竖笛辅助教学课程,不应该固定于每周一节,课后便不再进行任何的接触。而是应当与家长资源进行直接地联系,形成家园合作,共同将竖笛辅助教学方法中重要的理念传递给家长,使这一教学方式能够深深种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其最大限度内达到竖笛辅助教学中学生伴奏感的培养,进而提高其音乐综合素质。

(五)加强对中学音乐教师竖笛辅助教学方法的培训

竖笛辅助教学方式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实现使音乐教学过程化繁就简,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同时也能够使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而在这一过程中最应当注意的便是中学教师对竖笛辅助教学方式的应用水平。学校可以通过将相关奥尔夫专业学者“请回来”开展名师课例、讲座及互联网上下载的名师视频等资料整合成我园的“名师课堂”,供教师学习,同时抛出问题,发出记录表格、组织研讨,让教师们通过观、思、言、写,对实践行为进行反思,不断磨砺自己的竖笛辅助教学教育细节,从而使其专业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乐器教育更加倾向于自由性、灵活性的学习方式。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性与即时性,在教学中强调节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歌曲伴奏能力,并且使其参与到教学中,以自己亲身经历来体验音乐的优异性。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舞动与演唱,在跟随节奏的过程中,便培养了学生的反应能力与身体协调能力,避免了传统中学音乐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为学生歌曲伴奏能力的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此为背景,本文依据乐器教学方法对学生歌曲伴奏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中学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瑞东.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与竖笛[J].北方音乐,2011(3).

[2]刘泉泉.对竖笛进入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J].教研探究,2016.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浅析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优化仿说句子训练,提高智障学生说话能力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如何有效加强工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