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利用班级管理的艺术性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2020-10-20 06:08杨晓琳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班级管理

杨晓琳

摘 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初三作为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学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因为面临着升学压力,此时最需要关爱,最需要精心引导,最需要培养正确的立志方向,班级建设具有教育学生和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文章从“班主任以身施教,小组评价体系,主题班会活动”三个方面浅析了日常班级管理的高度和艺术性。班级建设对于班主任来说,既是日常管理工作也是管理艺术,日积月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育事业、教育理念积跬步而成。

关键词:立德树人;班级管理;以身施教;主題班会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指出德育是本、是基石。教育有三个根本性问题,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基于立德树人开宗明义,也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实践有纲举目张的意味。

初中阶段作为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特别是初三这一时期,学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同时面临着升学压力,考试成绩也是家长和社会的主要诉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只是片面强调“分数”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身心负担,此时最需要关爱,最需要精心引导,最需要培养正确的立志方向。完成以上三个需要以实现立德树人,集体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而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知识、同学交往的平台,班级建设具有教育学生和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笔者长期任教初三化学,长期接任初三毕业班班主任工作,深知在开展重理想信念、责任意志教育、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重要性,因此在班级管理的方法上不拘一格,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因材施教,充满“艺术性”的管理,助力学生健康地自我成长,将立德树人落实到每天的日常教学中。

一、班主任以身施教,滋润学生心田

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专业人员,是学生的主要精神关怀者,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他人和人生导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班主任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谨记“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理想信念或信仰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班主任要有高尚的品质,做到以身作则,常常会有“润物细无声”之效,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信。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更加说明班主任自身信仰在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要。如果说“师”是人格魅力,“道”是真理魅力,那么真理魅力需要人格魅力来衬托和支撑。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学生做榜样,能真诚地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困惑,帮助他们树立解决困难的信心,用爱如春风化雨般滋养学生的心田,与学生身心默契的心灵对白。班主任不仅仅是修枝剪叶的“园丁”,更是“船夫”,要成为学生灵魂的“摆渡人”,用健康积极的心态直接影响学生,从心灵上震撼学生、打动学生。

例如,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沟通绝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浮于表面的交流,而是以心换心的沟通。班主任要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学习动机和发展需求,用真诚的关爱去感染学生。学生能否接受班主任的帮助,与沟通的语言、语气、说话的角度有很大关系,这就需要班主任更多地注意谈话艺术,做到有效沟通。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给学生诉说理由的机会,切不可在没有了解事情缘由时武断地处理。认真地听学生把事情经过讲完,不但摸清了事实经过,而且赢得了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掌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深思熟虑之后方可处理。学生会从教师恰当的处理方式中给班主任定位和评价。

二、善用小组评价,促进全体进步

从高处着眼、小处入手,建小组评价体系促进全体进步。“无规矩不成方圆”,初接班主任,不但要先立规矩,严明纪律,规范行为,还需宣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善于树立班级良好形象以达事半功倍之效。笔者充分了解班级的实际情况,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从晨检到早读,从课间到课堂,从早操站队到午餐午休,从纪律作业到卫生仪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范和要求。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源于班级文化建设。

化整为零,在班级推行小组综合评价制度,然后在小组建设方面,充分发挥民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组长由学生推荐,学习成绩优秀具有正面影响力的学生,而组长又根据学生情况分成几个梯队选择组员,组建“异质”小组且由组长负责制的学习共同体。因组建小组、制定规则是在学生中充分讨论形成的,关于考核体系中的加分、减分项,也是学生认同且有可操作性的。班级采用小组总分评分制度,极大调动了组长的责任心和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每周评分一次班会课反馈,组长总结各小组的表现,班长针对班级情况提出新的要求,对总分位于前列的小组和进步较大的小组给予表扬,学生都是渴望被教师和同学肯定的。表扬创新多种形式,采取获奖同学互相写颁奖词、学习用品奖励、颁发奖状等形式,每周学生都热烈期盼着班会课的总结活动,小组以此互相激励。

当然,在小组评价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问题,解决问题仍然要依靠学生,正是在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的努力下,在解决一个个突发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断增强,自发向上进取的意识在小组中形成共识。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和文化建设过程中,提升了主动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等综合能力,培养了集体荣誉感,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成长。

三、创新主题班会,点燃“火焰”

主题班会是活动课程中的思政课,主题班会针对性强、感染力大、教育面广,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班主任是主题班会的指导者,能充分发挥德育功能,与学生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培养其和谐的、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实践证明,主题班会是加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对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起重大作用。主题班会作为建设优秀班集体的载体,在实施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苏格拉底有一句格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点燃学生对生活的感激和珍惜之情,在学生心里种下希望的“种子”,这是一种大爱,是为学生的一生幸福负责的态度。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的活动中,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有利于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感受友情的力量,有利于学生情感层次的提升。

初三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认知水平有限,判断是非的意识不强,简单的说教不能令他们信服,而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能吸引所有学生参与进来,围绕确定的主题,通过每位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每个个体都能通过观察、思考、体验来实现自我教育。因为体验是学生道德生成的基础,只有学生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才能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巨大的引导作用。

班会的主题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不但有学期的整体规划,也要有灵活机动,不但重视主题班会过程的生成性,也侧重树立远大理想、崇尚英雄人物、学习方法优化提升等方面内容。开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引导的班会活动,激发其内在的能动意识,主动地进行自我管理,有利于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主题班会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更要重视价值引领。例如疫情期间,网上班会主题活动,进行了“科技力量战胜疫情”“珍爱生命”“向抗疫英雄学习”等主题班会活动。

四、结语与感悟

陶行知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有终身学习的精神,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近新生代的学生,不断加强和创新意识,运用灵活的管理方法,为班集体立德树人文化建设创建提供可行路径。

班主任要切实关心每一位学生,懂得欣赏每一位学生的优点,打造一个积极向上、民主平等、充满活力的班级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相互尊重是成功交流的关键,教师的关怀和善良是赢得学生依赖和尊敬的最好办法,平和及其理解的谈话以及高于常人的耐心是异常重要的。教师的胸怀可以像大海一样,容纳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改正,指引正确的方向。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每位学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班级建设对于班主任来说,既是日常管理工作也是管理艺术,日积月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育事业、教育理念积跬步而成。

参考文献

[1]王斌.立德树人视域下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新思路与新方法[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07).

[2]田岩子.“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初中班级文化育人的研究[J].教师,2020(19).

[3]马小兰.农村中学德育主题班会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新课程,2020(27).

[4]黄正平.主题班会:班主任必须上好思政课[J].江苏教育,2020(47).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班级管理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