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一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施

2020-10-20 06:16刘萍
黑河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科学技术

刘萍

[摘 要]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教学理念,也带来了教学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评价的变革和师生关系的变革。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三点一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进步和发展,早日实现数学教学的现代化。

[关键词]三点一策;教学评价;科学技术

“三点一策”主要是指以教师的备课策略、上课策略、评估策略为主线,通过对兴趣、评价、体验、合作、探究等一些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研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得到进步与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一切事物的特性或事物间的关系都从不同程度上需要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加以描述,正如华罗庚所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所以数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般成员必备的科学文化素养,是参加现代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工具和學好其它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方法也广泛用于各门学科。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科学的发展历史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因此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数学的广泛应用,在教授新课时可以从“三点一策”引入,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教师的备课策略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主要体现以下三点:一是突出转化思想和推理活动。在教学新知识时,转化的价值经常表现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教材引导学生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让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体验转化策略,应用商不变性质的推理活动。教材组织学生开展推理,由“扶”到“放”地安排推理活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二是细致安排计算法则的教学。为了让学生主动建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教材从实际出发,把法则的教学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乘法和除法各先安排一道例题,通过转化和推理得出计算法则。第二步,再分别安排一道例题,解决使用法则的难点。巩固法则的练习有层次。先是法则关键内容的专项练习,再是应用法则独立计算,然后是改错练习。这样安排符合学习规律,满足学习的需要,能提高练习的效率。三是计算方式多样化。本单元以笔算为主,同时适当安排口算、估算和用计算器计算。口算是掌握笔算方法后进行的,直接说出比较容易的小数乘、除法的得数,能进一步巩固处理小数点的方法和技巧;估算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不要求精确结果的情况下使用,替代了笔算;计算器用于计算较繁的小数乘、除法和探索规律。计算方式多样化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二、教师的上课策略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怎样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

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如果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很难纠正。

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节课的各个环节中

不论是复习、学新知识、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试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也锻炼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3.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

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作出正确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下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了归纳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中去并能说出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三、教师的评估策略

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些调整或补充,也就是说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作出一个评估。

数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推动了人类社会重大的科学技术进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三点一策”,有利于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马忠林等.数学教育史简编[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2]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创新团队风采展示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