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

2020-10-20 01:01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8期
关键词:胃肠道益生菌新生儿

陆 微

(江苏省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江苏 南京210000)

新生儿在开奶后出现呕吐、胃潴留、腹胀、反流等现象被,称为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多发于早产儿或低质量儿,临床表现为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欠佳、吞咽吮吸功能较差等,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具有很大危害[1-2]。临床针对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现象,除给予患儿相应的早产奶粉喂养外,还需根据其发病原因,改善患儿胃肠道喂养的耐受性,促进其胃肠道功能的提高[3]。益生菌是一种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定植于肠道、生殖系统,有利于机体微生态平衡,对改善胃肠道喂养不耐受症状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4]。本研究以34例喂养不耐受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益生菌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至2019年9月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的喂养不耐受患儿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胎龄35~41周,平均(37.18±2.15)周;出生体质量2.0~4.0kg,平均(3.15±0.35)kg。观察组胎龄35~41周,平均(37.62±2.18)周;出生体质量2.5~4.0kg,平均(3.22±0.31)kg。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关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每日呕吐3次以上;奶量减少或不增加3d以上;胃潴留量大于前次喂养量的1/3[5]。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经医院法人同意且接受社会监督。

1.4 排除标准 伴有消化道先天性畸形、遗传代谢性疾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者;在治疗过程中死亡者;大便常规有隐血、白细胞(+)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早产奶粉喂养。将患儿置于暖箱内,根据体温调节暖箱温度,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给予常规早产奶粉(雅培金装喜康宝)喂养,初始奶量为20mL/h;根据患儿体质量逐渐增加奶量。观察10d。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17例患儿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60010)口服,每次0.25g,每日3次;17例患儿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93065)口服,每次0.105g,每日3次。必要时可采用温水经鼻胃管温服。观察10d。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停止呕吐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及治疗时间。

3.2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呕吐、胃潴留等症状消失,能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显效:奶量有所增加,胃潴留、呕吐等症状基本缓解,能进行胃肠道喂养;有效:呕吐、胃潴留等症状有所改善,能进行胃肠道喂养但效果欠佳;无效:腹胀、呕吐等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剧[5]。总有效率为痊愈率与显效率之和。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治疗见效时间比较 观察组停止呕吐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及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喂养不耐受新生儿治疗见效时间比较(d,±s)

表1 两组喂养不耐受新生儿治疗见效时间比较(d,±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时间观察组 34 2.42±0.65▲ 2.75±0.88▲ 6.79±1.25▲ 7.86±1.35▲对照组 34 3.51±0.86 3.82±0.94 8.36±1.97 8.95±2.14组别 例数停止呕吐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

(2)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喂养不耐受是新生儿临床常见症状,该病发病原因为新生儿发育不成熟,消化系统免疫力较差,导致病原体侵入,引起胃肠道菌群失调,使患儿喂养后发生不消化、呕吐等症状,影响患儿胃肠道功能[6]。临床针对喂养不耐受患儿的症状和发生因素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但仅靠营养支持,患儿症状恢复较慢,其临床疗效和预后仍需进一步提高。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包括乳杆菌、酵母菌、双歧杆菌等,其中双歧杆菌是人体消化系统中较多的细菌,服用后可修复肠黏膜和平衡肠道菌群,对患儿及早进行全胃肠道喂养具有积极作用。针对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加用益生菌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早产奶粉喂养的同时予以益生菌,可调节患儿肠黏膜基因表达,刺激肠道上皮黏膜产生黏蛋白,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及通透性,对肠道具有保护作用[7];益生菌还可改变肠道pH值,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致病菌生长,全面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食物消化,及早缓解腹胀、呕吐等症状[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停止呕吐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及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益生菌应用于喂养不耐受患儿效果较好,可缓解患儿临床症状。肖毅华[9]采用益生菌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呕吐、腹胀等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采用益生菌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益生菌应用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胃肠道益生菌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复合益生菌在高蛋白日粮水产养殖动物中的应用
益生菌与水产动物肠道健康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原发于生殖系统胃肠道外间质瘤MRI特征分析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2019胃肠道肿瘤防治新技术、新进展高峰论坛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