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驱动模式:儿童创造教育的一种新探索

2020-10-20 03:08王灿明江苏省南通大学情境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
未来教育家 2020年7期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性驱动

王灿明/江苏省南通大学情境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

近年来,以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支撑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激荡全球,加速了创新社会的崛起,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切实加强关键能力培养,并将创新能力列为“四项关键能力”之一,加强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

为了充分发挥情境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探寻一条新的路径,我们在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的亲自策划和具体指导下,对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开展系统而深入的探索,成功构建儿童创造教育的情境驱动模式。专家鉴定认为,这是“一项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基础教育教学成果”。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备受瞩目的成就,而儿童创造力培养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边缘化”“空泛化”和“盲目化”现象,制约着创新人才的早期成长。

边缘化:长期以来形成的唯理性教育模式与功利主义“考试文化”,导致创造教育时有时无、可有可无,呈现碎片化的无序状态,儿童创造力培养并未得到应有重视。

空泛化:当下创造教育仍然沿袭着工业社会的机械训练,以单向的知识灌输、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技法训练为主,未能有机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儿童创造力发展所需要的情境未能得到优化,创造教育缺乏有效载体和依托。

盲目化: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导致创造教育缺乏科学的理论引领和有效的驱动策略,实践的盲目性、随意性较强,儿童创造力培养的靶向性较弱。

情境驱动模式的形成过程

情境驱动模式的构建历经问题探究、模式建构与实验验证三个发展阶段。

(一)中外儿童创造力培养的比较研究

为了开展国际视野下的本土探索,我们先后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交流访学,考察国外儿童创造力培养的新进展,通过大量实验报告和典型案例分析,积极探寻其主要经验与发展趋势。

同时,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小学创造教育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上海市和田路小学、重庆市巴蜀小学、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南京市凤凰街小学、长沙市沙湖桥小学和温州市实验小学进行案例分析,并对1587名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现状进行实证研究,概括我国儿童创造力培养的主要模式和基本经验。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迫切性,认识到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儿童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着很大差距,并对如何缩短这些差距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二)情境驱动模式的初步建构

通过不懈探索,我国儿童创造教育已形成三种基本模式。第一种是最常见的心理驱动模式,主要做法是开展创造性思维或创造技法训练,该模式实施起来较为容易,只要增设一门校本课程,其弊端是游离于学科教学之外;第二种是学科驱动模式,主要做法是借助学科教学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它有利于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却常常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第三种为实践驱动模式,其主要做法是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它虽能有效调动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但存在着空间小、时间少和教师指导力量不足等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取其利而去其弊,将创造性思维、创造技法和科技创新活动有机融入学科的情境教学之中,从而构建起情境驱动模式。具体分为三种操作样式:一是融入实验班的多门学科,二是融入实验班的某门学科(主要是语文或数学),三是融入实验班某门学科的某一模块(如语文中的作文)。这种以深度融合为主要手段的操作模式,依托学科情境教学培养儿童创造力,有助于创造教育从教育的“边缘”走向教育的“中心”。

(三)情境驱动模式的实验验证

教育科学的生命力源于实验,不经过实验检验的教育模式充其量只是一个思想模型,只有通过教育实验,才能验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此,我们以情境教育为自变量,以创造力为因变量,采用等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在江苏南通市的八所小学开展实验研究。第一期实验在三所城市小学和一所县城小学开展,第二期实验在一所县城小学和三所乡村小学进行,实验时间都是两年。通过实验探索,情境驱动模式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完善。

情境驱动模式的具体内涵

情境驱动模式的核心理念为“情境驱动创造,创造点亮童年”,它是依据情境教育、具身认知理论和教育神经科学,以情境建构为手段,以情境活动为载体,以情境教学为方法,在优化的情境中滋养、激活和生发儿童的创造性活动,进而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的一种创造教育模式(见图1)。

(一)操作原则

图1 情境驱动模式示意图

实施情境驱动模式,必须遵循解放性、融合性、体验性和共情性原则。它们对情境教育的主体、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助于全面落实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任务。

解放性原则:积极践行“六大解放”,既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和双手,又要解放他们的眼睛和嘴巴,还要解放他们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位儿童的创造潜能都得到解放。

融合性原则:不同学科的创造有不同的知识基础,创造所需的知识必然源于一门或多门具体学科。我们要改变创造力培养孤立于学科教学的现状,唯有将它有机融入学科情境教学之中,才能厚植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

体验性原则:基于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圈”理论,加强团队学习,搭建儿童亲历体验、头脑风暴和自我突破的成长平台。

共情性原则:通过情境教学,让儿童不仅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而且感受知识创造的艰辛与快乐,从而理解创造价值,点燃创造梦想。

(二)操作流程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其独特而富有成效的操作流程。情境驱动模式的操作流程将情境贯穿全程,每个环节指向不同目标,使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任务落地生根。

一是带入情境,在需要中诱发创造动机。创造动机是儿童走向创造的驱动力,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带入情境。或带入真实情境,以现实生活的秘密唤起儿童的好奇心;或带入艺术情境,以迷人的光影魅力诱发儿童的创造灵感;或带入想象情境,以叩击心灵的提问激发儿童的探究欲望。

二是优化情境,在探究中激发创造性思维。这是情境教学的中心环节,其基本目标是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不宜过于复杂,应浅显易懂,便于操作。实验学校借鉴日本学者多湖辉提倡的15种创造性思维技巧,自编创造性思维训练“八法”,包括“加一加”“减一减”“联一联”“写一写”“说一说”“画一画”“变一变”和“做一做”,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效。

三是凭借情境,在体验中陶冶创造性人格。推进科技创新,鼓励自主探究,锻炼儿童的冒险性;走进艺术殿堂,寻找创作原型,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参加创新竞赛,激活大脑潜能,培养儿童的挑战性;开发野外课程,探索自然奥秘,拓宽儿童的视野。

四是拓展情境,在活动中训练创造性行为。开展社团活动,丰富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的实践能力;整合课程资源,推进大单元情境活动,促进跨界学习;搭建创客空间,配置先进工具和设备,加快儿童的创意物化。

上述四个环节组成基本流程,但具体如何选择与组合,应视教学内容而定。

(三)操作要义

情境驱动模式的基本要义包括“玩中学、美中学、思中学、疑中学、做中学”,既明确前提和基础,又突出核心和主线,并有效拓展操作途径,形成一套完整的操作体系。

一是以培养兴趣为前提,玩中学。秉承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重视游戏情境建构,将枯燥无味的知识转化为兴趣盎然的内容,让儿童玩得开心,学得轻松。

二是以观察世界为基础,美中学。贯彻教学的美感性原则,以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建构情境,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三是以发展思维为核心,思中学。将知识镶嵌到真实、优美和生动的情境之中,让儿童通过自主探究去发现知识,从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孩子教聪明”(李吉林语)。

四是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疑中学。建构问题情境,启发儿童积极思考,既能让学生动起来,也能让课堂活起来。

五是以活动探究为途径,做中学。推进项目化教学,使教学过程成为儿童积极参与的创造活动,不断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情境驱动模式的实践成效

实施情境驱动模式,不仅促进了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发展,而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其系列实验报告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一书中。

(一)实验干预成效显著

我们在每所实验小学的一、三与五年级中分别选取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前者实施实验干预,后者开展正常教学活动。采用《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所有儿童进行前测、中测和后测,结果显示(见图2),实验有效促进了中低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今后,我们应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发展特征开发针对性更强的实验方案,推动情境教育的创新发展。

图2实验班与对照班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比较

追踪调查发现,无论在学习成就,还是在创新竞赛上,实验班儿童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仅在江苏省第26、27届“金钥匙”科技竞赛中,实验班学生就有获一等奖8人,二等奖、三等奖共36人。在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2016赛季世界锦标赛上,南通市崇川学校学生王周洲在全球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机器人大赛中勇夺小学组冠军(仅一项),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二)提升实验教师的创造力

采用英国学者克罗普利编制、我国学者张景焕等修订的《创造性教学行为自评量表》对参与实验的所有教师(N=62)和未参与实验的一般教师(N=97)进行后测,结果显示,无论是创造性教学行为的总分还是每个维度的得分,实验教师都显著高于一般教师(见表1),说明实验研究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创造力。

?

追踪调查发现,62名实验教师出版9部著作,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45篇(其中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教育研究能力显著增强。他们在教学竞赛中也摘金夺银,其中1人获全国语文教学大赛特等奖第一名,1人获华东地区优质创新课一等奖,18人获江苏省教学比赛特等奖或一等奖,走出了一条师生创造力协同发展之路。

(三)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

2017年11月,该课题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等级为“良好”,成果公告被作为四项优秀成果之一公布于规划办网站,面向全国推广。

目前,该成果已在全国情境教育实验区得到推广,并为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浙江、广东、海南、西藏等27个省市的校长和骨干教师执教展示课82节,作教学讲座124场,《江苏教育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政协报》等媒体多次做过专题报道,取得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情境驱动模式是新时代儿童创造教育的一种有益尝试,在推广应用中还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唯有不断深化研究,才能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创造力创造性驱动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激发你的创造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激发你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