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共产党人“必须发扬斗争精神”的丰富内涵

2020-10-19 10:15田旭明
理论探索 2020年5期
关键词:自我革命

田旭明

〔摘要〕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固有品格与使命担当、新时代前进道路面临的错综复杂的风险考验决定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能弱化和丢弃斗争精神。这种斗争精神是进取精神、奋斗精神、担当精神、拼搏精神、亮剑精神以及危而不乱、临危不惧气势的综合体现。在现实实践中,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不仅要保持清醒的制度自覺意识、利益自觉意识、矛盾自觉意识、方法自觉意识,还要在战略高度促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能力、铸牢担当意识、强化自我革命、增强底线思维,这样才能确保新时代伟大斗争不偏向、不跑题、有成效,且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关键词〕 斗争精神,思想方法自觉,担当意识,自我革命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20)05-0060-06

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发展规律表明,社会在矛盾运动中前进,在螺旋式上升中发展。有矛盾就必然有斗争,有革新就必然交织着较量,斗争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扶梯和动力。我们今天所讲的斗争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激进式政治争斗,也不是那种动辄“上纲上线”的批斗,而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 〔1 〕,是问题意识与目标导向、忧患意识与战略定力、批判性与建构性、工具性和价值性、成效与实效的统一,蕴含着破与立、力与度、时与效的辩证法,同时彰显了底线原则和法治意识、历史尺度和人民立场、革命精神和奋斗面貌,其目的是为了更加团结稳定、更好更快发展、更加和谐共赢。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斗争中发展与壮大,也正是因为坚持斗争、敢于和善于斗争,才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局势,面对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发展难题以及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风险挑战,我们党必须保持安不忘危、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继续发扬革命和斗争精神,不断提高斗争本领。正如习近平所言:“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 〔1 〕因此,新时代斗争精神不能褪色和式微。伟大斗争需要斗争精神的濡染和支撑。新时代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就是要与危害党的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与脱离群众的权力腐败行为作斗争,与发展中的沉疴顽疾作斗争,与各个领域的困难及挑战作斗争,就是要激励广大党员和干部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发扬自强不息、担当奉献、勇于革新、拼搏进取、奋斗有为、临危不惧、迎难而上、敢于亮剑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综合体现,是新时代长征路上攻坚克难、闯关夺隘、乘风破浪的深厚动力。

一、发扬斗争精神是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并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对现实问题的回应和反思,具有深刻的现实必然性。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这种现实必然性,才能消解对斗争精神的模糊与错误认识,彰显“伟大斗争”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才能弄清楚其“新的历史特点”的真正内涵。

坚持斗争和发扬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固有品格。在科学社会主义史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眼于人类解放事业,在剖析无产阶级成为资产阶级掘墓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阶级斗争的根本性作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到:“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2 〕400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了阶级斗争的本质以及阶级斗争是社会改造和进步的直接动力。随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发展,无产阶级也得到发展,“无产阶级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 〔2 〕408。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无产阶级的革命和斗争不是为了“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 〔2 〕411,而是要“废除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并“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 〔2 〕411。为此,他们对那些“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期待通过“和平途径”“示范力量”来“为新的社会福音开辟道路”的思想进行了批判,指出“阶级斗争越发展和越具有确定的形式,这种超乎阶级斗争的幻想,这种反对阶级斗争的幻想,就越失去任何实践意义和任何理论根据” 〔2 〕432-433。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中,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对资本主义的辩证扬弃和对抗,是砸碎资本主义“锁链”和“虚幻共同体”,“推翻既有的剥削秩序,重建一种人道的共同体” 〔3 〕,促使其自身摆脱异化束缚,实现人的本质复归,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根本性途径。中国共产党合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思想,并在实践中予以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得到了深刻体现。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战和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人民得以扬眉吐气地“站起来”了,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锤炼和养成了坚持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与品格,发扬斗争精神也成了共产党人安身立命和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及宝贵经验。正因如此,习近平才这样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 〔1 〕

进入新时代,虽然面临的环境、形势、任务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斗争精神不能丢弃。新时代历史方位、目标任务、世情国情党情境况均要求共产党人依然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首先,从世界历史发展大势来看,“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 〔4 〕66。这个历史时代“本质上依然处在《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资产阶级时代,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而又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大历史时代” 〔5 〕。在这个时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各自发展虽然展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但资本的逐利本性及其在全球范围内谋夺资源、抢占市场、攫取剩余价值的本性没有变,“世界体系的资本主义属性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力量在当今世界格局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5 〕。这意味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这“两制”之间的较量和斗争仍未结束甚至会不断加剧。只要资本主义未退出历史舞台,共产主义社会未实现,阶级斗争就不会停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斗争就不会停止。正如列宁所言:“在到达完全的共产主义以前,任何形式都不是最终的。” 〔6 〕400同时,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合作发展的机遇增多,但面临的共同风险和挑战也是前所未有。显性战争威胁显著下降,但无硝烟之战如技术战、贸易战、文化战、意识形态之战猛增,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处在快速发展中的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战略竞争、战略风险必然会增加,来自资本主义世界的抵制和遏制也会增加,像中美贸易战、“孟晚舟事件”、香港暴乱事件等,都与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战略有着直接关联。这些挑战和风险因素的叠加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站在维护国家利益的立场上保持斗争意志,与一切损害中华民族利益的敌对和破坏势力进行斗争,与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进行斗争,不畏强权霸权,敢于亮剑,善于顺势而为、蓄势而动、谋势而行,为中国发展提供护佑和动力。其次,从国情来看,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但遗留的“难啃的硬骨头”和其他内部发展难题亦不少,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利益固化藩篱、治理体制弊端等。这就意味着我们党要发扬沉着冷静、勇于挑战、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围绕发展难题强化改革勇气、英雄情怀和斗争意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排除障碍并提供坚实保障。正如习近平所说:“当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骨头要硬,敢于出击,敢战能胜。” 〔1 〕再次,从党情来看,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随处可见,全面从严治党任务依然艰巨沉重,损害党的执政基础的风险无处不在。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党敢于同一切腐败分子和不正行为斗争,敢于破除体制弊端和顽疾,敢于“硬碰硬”,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加强自我革命,实现质量建党强党兴党的目标,夯实先锋队的地位。

综上所述,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局势面前,为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幸福,为了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地位,中国共产党必须发扬临危不惧、勇于担当、敢闯敢拼、不畏艰难、敢于亮剑、奋斗进取的斗争精神,这也彰显了新时代境遇下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政治敏銳、理论自觉、担当精神和使命意识。

二、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的思想方法自觉

习近平强调,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要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 〔1 〕这就表明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进行伟大斗争是有边界意识和思想方法自觉的。任何随意和非理性的越界、跨界都是危险的。只有明晰这种边界并保持正确的思想方法自觉,才能确保斗争的正能量,并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一)制度自觉意识:以守护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必须坚持这个前提和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越过或脱离这个前提和原则,“不越雷池半步”,确保斗争始终不偏离正确航道。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今天,虽不断展现生机和活力,但也总是不停地遭遇到外部异己力量和敌对势力的挑战与攻击。来自意识形态、文化、政治、科技等领域的挑战及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社会主义制度边界的周围潜藏着诸多“刀剑”。这些刀剑力量忽隐忽现、花样百出甚至眼花缭乱、魅惑十足。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无论是面对内部重大挑战和发展难题进行的斗争,还是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干预、遏制和破坏进行的斗争,无论是面对包藏祸心的思想舆论斗争,还是直面刀光剑影的政治军事斗争,抑或是暗藏玄机的经济贸易斗争,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政治敏锐,始终站在守卫社会主义制度的高位去和这些异己力量进行斗争。要坚持用社会主义的历史、理论、实践、话语、故事讲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紧紧依靠中国硬实力和软实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优势和自信,与那些困扰和干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困难及挑战进行坚决的斗争,这样才不会被乱花迷眼和浮云遮眼,才能捍卫好社会主义制度。只有确保发扬斗争精神是为了巩固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边界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才能使斗争精神不会偏离正确航向和航道。

(二)利益自觉意识:以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宗旨。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界线是不能突破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而斗争,也正因为始终坚持这一准则和秉持这一初心,才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历史也已证明,站在民族和人民利益角度开展革命斗争,才能赢得历史的尊重和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凡是站在个体和小团体利益角度进行“革命斗争”,就会在历史大浪淘沙中不断失去合法性与生命力。今天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在国家和人民利益许可的原则范围内进行,一定是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利益不受侵犯,一定是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得到更好的实现。如果斗争精神运用在国家和人民利益之外,或者说斗争变成谋私利的工具,斗争的性质就会变质,斗争的结果就是国家和人民利益受损。习近平说过:“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 〔7 〕由此更可得知,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必须以守护好国家和人民利益为根本遵循与宗旨。

(三)矛盾自觉意识: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基本准则。按照唯物辩证法,主要矛盾决定着主要任务,混淆主次矛盾容易带来伤害。我们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的辩证思想,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的革命斗争就是围绕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而展开,因此获得了人民支持,取得了伟大胜利并经得起历史检验。历史告诉我们,脱离、混淆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去进行斗争,不仅容易导致斗争方向偏移和斗争性质扭曲,还会滞缓经济社会发展,损害社会秩序。因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必须要立足于我国现阶段中心任务和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战略之基、方针之据、工作之向,党和国家工作无论是制定法律、谋划蓝图,还是建设布局、工作部署,都要立足于以社会主要矛盾为基石的基本国情,都要受到社会主要矛盾状况的影响和制约,都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促进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8 〕。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新变化要求党和国家的工作包括伟大斗争工作必须转移到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为主要目标,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难题为主要任务。换言之,新时代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要紧紧抓住和围绕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遵循其准则和边界,不能模糊、越过和脱离这个边界,否则斗争精神发挥就容易偏轨或跑题,导致人民利益受损。在现实实践中,各级领导干部要围绕人民利益维护和实现障碍、人民美好生活诉求、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难题去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积极深化改革,拼搏进取、守土尽责、担当有为、攻坚克难和闯关夺隘,把斗争的精神和本领主要用于如何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样的斗争才是符合时代需求和人民利益的斗争。

(四)方法自觉意识: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为根本方法。斗争需要掌握科学的方式方法,方式方法影响着斗争成效。新时代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轨道,要以民主法治为主要方式方法。我国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建立是为了维护人民权利和利益,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打击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违法犯罪分子与敌对破坏势力,其价值导向、实践要求及具体细则是共产党人开展斗争的基本手段和可靠保障。我们共产党人与错误思想、体制弊端、腐败行为、违法犯罪分子、黑恶势力的斗争,以及面对其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挑战及风险时展现出的斗争精神和实践,都要紧紧依靠民主法治的力量,不能脱离和违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精神与要求。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工作方针,通过政治说理、价值澄清、道德教育、团结教育、批评与自我批评、“红脸出汗”、民主讨论、民意调查、民主监督、依法问责、惩处和打击等合法理性的方式方法发扬斗争精神,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行之有法、行之有度、行之有名,从而达到以斗争求团结、促和谐、护发展、保平安、守稳定的目的。依靠民主法治并在其边界和轨道内开展斗争,可以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增强民主法治理性和权威,以及德润人心和法安天下的效应,并有助于提升和释放斗争的正能量。

三、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的主体条件和要求

在具体实践中,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要永葆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去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就必须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增强担当意识、强化自我革命、增強底线思维。

(一)提高政治能力。政治能力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的内在保证。政治能力是提高政治站位、把稳政治立场、坚定政治信念、防御政治风险、驾驭政治大局、保证政治忠诚的能力。新时代共产党人进行的伟大斗争是有原则、有立场、有方向的斗争,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组织提高政治能力,以强大的政治定力、政治敏锐、政治素养和政治担当去应对各种挑战。在现实实践中,要敦促和激励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加强政治思想的理论武装,真学真信马克思主义,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敢于主动与一切干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错误思想进行斗争和交锋,做理论上的清醒者和先锋,切不可任由错误思想荼毒民众心灵;要敏锐洞悉各种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政治风险与挑战,善于透过现象研判各种政治危害,善于迅速做出正确的回应,“对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敏感因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准确研判、快速处置,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9 〕;要提高从政治大局上看问题的能力,把政治意识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切忌将政治与具体业务工作分开,更不能认为讲政治是“虚化的空头口号”。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能力,才能提高政治敏感度,才能更加懂得如何站在政治大局的高度进行斗争,确保斗争的正确方向。

(二)铸牢担当意识。有担当的责任伦理意识,才会有勇于攀登和挑战的自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勇于担当因此而成为党内政治文化的鲜明旗帜。” 〔10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发扬斗争精神,向人民交上更加满意的答卷,必须铸牢担当意识。缺乏担当意识的党员干部,难有与困难斗争的勇气和信心,也必然缺乏攻坚克难、“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斗争动力与勇气。“实践中个别党员干部在说话办事时畏首畏尾,不敢担当,不负责任,消极应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将自己的不作为、乱作为和懒政怠政行为推诿于‘坚持政治原则。” 〔11 〕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或者担心自己的官运和“乌纱帽”,对一些苗头性的问题不重视,实行“封、堵、压、瞒”的“鸵鸟政策”,结果导致小问题酝酿成“大灾难”。这些现实中暴露出的官员“不作为”“乱作为”“庸政懒政”现象都是担当意识缺乏的典型体现,是发扬斗争精神的障碍。因此,要通过党性锤炼、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激励、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等措施,激发和增强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和职责意识,强化“我将无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意识,激励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 〔1 〕。只有这样,才能增强领导干部勇于革新、积极奋进、临危不乱、沉着应对、敢于挑战的斗争勇气,提高与困难和风险斗争的自觉。

(三)强化自我革命。习近平指出:“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领导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 〔1 〕这其实表明了发扬斗争精神离不开共产党人的自我革命。自我革命体现为“刀刃向内”的革旧除弊勇气,体现为正视和解决问题的高度自觉,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斗争精神。同时,共产党人积极推进自我革命,既能提升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还能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斗争本领和能力。因此在实践中,要敦促和激励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加强自我内在修为的修炼,锤炼政德品质;时常检省自己,加强自我批评;敢于“红脸出汗”,在从严治党问题上不打折扣,敢于硬碰硬,坚决与各类腐败分子进行斗争;敢于向政治生活中的沉疴顽疾开刀,敢趟“地雷阵”。只有永葆自我革命的品质和勇气,才能不断激发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才能使我们党永远立于时代潮头,在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中保持战略主动,转危为安,转危为机。一言蔽之,加强自我革命是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的持久动力。

(四)增强底线思维。今天共产党人的斗争是奔着问题、矛盾和风险去的。正因为改革和发展中各个领域存在着显性和隐性的问题、风险与挑战,所以才要求保持斗争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提高底线思维意识和能力。底线思维要求具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性认识,不回避问题和矛盾,敢于正视面临的风险挑战,凡事从最坏处做准备,全力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从而掌握战略主动权。只有时刻坚持底线思维,才能保持与诱惑、困难及风险作斗争的心态和自觉,增强发扬斗争精神的主动性。在实践中,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基于国家发展和人民利益,根据职责和纪律要求精准划好底线,明确底线在哪里,明晰可为与不可为,从而确保遇事不乱,保持政治和思想定力,“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其次,要提高守底线能力。对于存在的现实挑战和风险,要善于决策谋划、预判分析,尽量把困难想得多一些,把准备做得充分些,确保不慌不乱、谨慎稳妥、沉着应对。最后,要增强争取“高标准”和“高水平”的意识。底线思维虽然强调守底线,但绝不是意味着低水平和低要求,更不是鼓励一味保守、明哲保身和不作为,而是要求在守好底线的基础上登高望远,开拓思路、积极创新、敢于挑战,力争取得更好的发展成绩。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创新思路,善于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敢于革除陈旧顽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开拓进取,化压力为动力,化难题为契机,化风险为机遇,化被动为主动,从而取得更大更好的发展成果。总之,增强底线思维意识是催生广大党员干部斗争意识、激发他们斗争精神的重要内动力。

参考文献:

〔1〕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N〕.人民日报,2019-09-04(0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刘成群,晋跃冲.马克思恩格斯希腊罗马史观探析——从氏族共同体的束缚到个体的异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6):19-26.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金民卿.新思想对百年变局的深度剖析和战略引领〔J〕.人民论坛,2019(17):10-12.

〔6〕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对照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研究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措施〔N〕.光明日报,2016-12-28(01).

〔8〕颜晓峰.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9(02):5-13.

〔9〕辛士红.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能力〔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07-15(01).

〔10〕刘占虎.制度治党与文化兴党的政党文化自觉〔J〕.学术论坛,2019(02):136-141.

〔11〕刘晓哲,何彦霏.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忠诚〔J〕.理论探索,2019(06):56-60.

责任编辑 陈 鹃

猜你喜欢
自我革命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中的“自我革命”论
执政活力源于“自我革命”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
走出去 首汽租车的“自我革命”
“自我革命”是一种政治勇气
反腐败“成绩单”令种种质疑论调不攻自破
简政放权,“自我革命”从国务院开始
改革促进派究竟应该促什么?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有德者的培养
政府“自我革命”,硬仗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