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林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山西运城,044000)
当今社会,“互联网+”因信息丰富、更新迅速、没有时空限制等优势受到大众的热捧,并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将“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加速了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融合,互联网与教育相融合的课题也成为很多教育者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技术上,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教学资源的输入和输出变得更加便利;学习上,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途径,将学生的学习途径从单一的书本知识学习拓展成多元化网络学习,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在网络上进行选择性学习,教育资源得到更充分地利用;教学上,传统的面授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引入课堂,更多的优秀教育资源被共享。这种被大家追捧的“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学方式也为高职人文基础课程的发展带来契机。
高职人文基础课程是公共基础课,涉及语文、历史、音乐、美术、书法、礼仪等内容,但每位授课教师能力有限,做不到全知全能,必然会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尤其是人文基础课程中涉及艺术方面的内容只能流于表面赏析而没法进行更深入的探析。
高职人文基础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难度较大,但所占课时比例小,同时,随着实践活动课课时所占比例的不断加大,教授人文理论知识和提高人文活动能力课程的课时被一再压缩,课程效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高职人文基础课程是一门融人文性、工具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但可供使用的教学资源有限,很多现成的教学资源要么太浅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要么太深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课程准备中学生和教师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去寻找资源。
现代社会,互联网无处不在,已渗透至人们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高职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自律,很多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里难以自拔。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不在少数,单一的师生互动或课堂活动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大量即时通信工具出现,而即时通信工具因其即时性、廉价性和直观性等特点让人们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便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若即时通信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就能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可以学习人文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教师可以选用即时通信工具,结合课程内容与要求,设置一些固定的主题讨论区,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另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程的在线讨论区建立自己的专题讨论区,吸引学生和教师加入专题讨论区。
目前,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线上“互联网+” 教学模式已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教师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进行授课。课前,教师将课程相关资源上传至班课,学生提前预习或准备资料,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也能带着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课中,课堂不再是“满堂灌”的纯理论讲解,而变成项目任务驱动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课,形成“下发任务—活动实施—知识点拨—检测反馈”的教学流程。学生在实践活动体验中自主探索或小组协作探索完成相关任务,教师通过点拨、引导、补充全程参与,辅助学生完成活动任务。课后,教师可以将课堂上没讲到的知识点利用 App 推送至班课,供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借助线上平台进行反思、完善、拓展及满意度调研。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学—教—学”的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打破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还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线上平台反复学习相关知识,真正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传统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主要体现在期末试卷上,重视结果考核,而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知识的获得过程更为重要。对此,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 +”进行考核,加大过程考核评价比例,构建大数据管理下的过程评价体系。可以将学生的人文课程分数评价指标量化为个人发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三部分,同时要写清评价要点,最后生成学生综合评价量表,实现对学生的整体评价。目前,很多的互联网在线平台都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汇总,最终自动形成学习报告,方便教师更准确地掌握学生情况,并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进行奖励,对表现差的学生进行警告提醒。学生的考勤、资料查阅、活动参与情况都能直观地得以反映,学生也能在班课里了解自己平时的课程表现并不断调整自身状态,提升个人的平时成绩。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管理下的监督、评价体系可以推动学生在学习中由消极被动变得积极主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课程学习环境形成良性循环。
2017年5月开始,结合近五年的教学实践,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从美育视角对高职人文基础教材进行改革重构。重构总原则是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美育活动课来组织课程教学。新修订的《大学人文基础》教材共设计了七大篇目,每个篇目都包括2—4个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包括教学建议、相关知识、必读资料、拓展资料、综合实践活动五方面内容。每个篇目的经典诵读、项目必读资料和项目拓展资料都已生成二维码,学习者通过扫码就可以获取相关音频视频资源。
图1 《大学人文基础》教材封面
2018年5月,我校创建了与《大学人文基础》教材配套的“文心意象”微信公众号平台。平台包括拓展资料、美文欣赏、慧明湖畔三大模块,向学生推送与教材相关的拓展资料文稿、音频、视频资料,同时推送优秀文学作品,刊登师生原创作品,发表美育活动实践心得等。“文心意象”微信公众号平台不仅丰富完善了人文基础课程内容,也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搭建了平台。截至目前,该平台发文373篇,关注人数2576人。
图2 “文心意象”微信公众号及平台界面
2018年6月,我校配套设计开发了涵盖“五电五库”的教学网络平台,包含电子教材、电子参考书、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电子刊物的“五电”资源和资料库、习题库、案例库、工具库、网站库的“五库”资源共计2462个。大学人文基础课程教学网络平台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便利,便于师生进行网上互动式教学活动,有助于实现课程的育人目标。
图3 大学人文基础课程教学网络平台界面
互联网时代,线上教学的开展确实给人文基础课程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可是教育工作者也应该认识到,线上教育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和手段,不能替代线下的教学,应该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形式进行课程教学。今后,笔者将继续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争取挖掘出更加适合高职学生实际的大学人文基础课程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