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蕙,蔡秀秀
儿童健康是国家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保证。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这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重视。儿童的个性在学龄前期尚属于一个雏形阶段,能否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将会在今后自我认识、情绪情感、个性的发展以及社会行为等方面对儿童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1]。为了解蚌埠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现状,我科于2015年9—10月在全市三县四区范围内开展了本次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1 对象 根据蚌埠市行政区域划分,在各县区共抽取33所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在园儿童 4 268名。男童2 317名,占54.29%;女童1 951名,占45.71%。其中3岁组儿童1 415名,占33.15%;4岁组儿童1 516名,占35.52%;5岁组儿童1 337名,占31.33%。
1.2 方法 调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调查人员均经过统一的培训,以家长会的形式对在园儿童的家长进行面对面的现场调查,当场收回调查问卷并核实检查,以保证填写内容的真实有效。本次调查内容包括儿童一般情况调查表和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问卷中的一般情况主要涉及儿童及家长的人口学特征,包括儿童性别、年龄、户口、主要看护人及其父母的学历水平、职业和外出务工情况等。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共48个条目,包含6个因子: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多动指数、品行问题、冲动-多动和焦虑。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儿童心理问题的筛查[2]。
1.3 统计学方法 问卷数据用EpiData 3.1进行双录入,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一般现状 在本次调查中,检出心理行为问题儿童1 072名,检出率为25.12%。其中男童814名,女童258名,检出率分别为35.13%和13.22%;城市学龄前儿童331名,农村学龄前儿童741名,检出率分别为21.76%和26.97%。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在性别、城乡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检出率呈现了增高趋势。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年龄、区域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
2.2 不同性别、区域、年龄单因子心理行为问题异常检出率比较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以学习问题为主,心身问题次之。男童的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多动指数和冲动-多动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童,女童的焦虑检出率高于男童,且男女之间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1);在品行问题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城乡之间儿童学习问题、品行问题和焦虑问题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均为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3岁组儿童心身问题检出率最高,占11.31%;4岁组、5岁组儿童学习问题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5.11%和15.26%;各年龄组别间学习问题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增高趋势。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区域、年龄单因子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名(%)]
2.3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通过对人口学特征单因素研究显示,行为问题在性别、区域及年龄上均有显著性差异。为进一步了解其危险因子,对此做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童发生行为问题的风险低于男童;农村比城市地区儿童发生行为问题的风险高(1.112~1.510);随着年龄的增加,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性增高。见表3。
表3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 学龄前儿童学习问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学龄前儿童单因子行为问题在学习问题上的检出率最高,且在性别、区域和年龄组别上均有统计学的差异。将3个人口学特征作为自变量,学习问题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童在学习问题上的检出率是男童检出率的0.08倍,说明男童比女童较易发生学习问题;同时结果显示,农村地区、年龄增大均是发生学习问题的危险因素。见表4。
表4 学龄前儿童学习问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全国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现患率为5~30%,各地区有一定差异[3]。蚌埠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5.12%,略高于文献报道的同一时间段安徽省22.4%[4]的水平;相比较于省内其他地市,如合肥19.4%[5],六安21.5%[6]也属于高检出率地区。在使用相同调查问卷的前提下,该结果的差异可能与各地区不同的经济、文化水平,家庭养育环境,家长对行为问题的认知和态度等不同有关系[7]。男童在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多动及多动指数上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女童焦虑的检出率高于男童,这样的研究结果可能与儿童的行为发育在性别上存在着各自的特点,且对不同事件,男女会产生不同的应激反应有一定关系[8],女童更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情绪问题。
本调查显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城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经济差距,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发展产生了负性影响。农村家庭面临着更大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一方面,父母疏于与孩子的亲子沟通和交流,特别是留守儿童缺少亲情的关注,较易出现行为问题且不易被发现;另一方面,父母面临的精神压力使得在管教孩子的方式上更加严格,缺乏科学的育儿方式,从而进一步影响亲子关系,导致儿童行为问题大大地增加[9]。同时,农村家长和老师的心理素质较低于城市,农村儿童长期得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有碍于其在认知、交际和学习等方面的健康发展[10]。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多集中体现在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多动等方面,且在不同性别间存在一定差异,与北京、兰州报道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11-12]。目前相关的研究表明,学龄前期是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问题行为中的诸多因子往往与此呈负相关,如多动-冲动、多动指数等[13]。儿童的行为问题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甚至不利于自身的社会化发展。2015年邓晓苑的研究发现[1],游戏参与已成为影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通过游戏,儿童学会了与人沟通及交往,促进了其心智的发展,培养了健全的人格。保健工作者可以在服务过程中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适宜的游戏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生命早期大脑和心理发育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学龄前儿童如果出现了心理行为问题,经过积极的干预和治疗,是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14];反之,若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则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不利的影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作用的双重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的个体化差异。因此,在处理行为问题时,我们应考虑到性别、区域、年龄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才能有助于降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