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静静
子痫前期指孕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及蛋白尿等特征的妇产科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重度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视物模糊、上腹疼痛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还可引发抽搐及昏迷,对母婴结局不利[1]。子痫前期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针对其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治疗原则是解痉,降压,镇静等,最终母胎结局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2]。低分子肝素,即为普通肝素通过各种方式得到的小分子量片段,可通过抵抗高凝状态,改善患者血流动力,补充钙离子,调节细胞内外钙离子平衡,从而起到较强的降压作用[3]。因此,本资料旨在探究低分子肝素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栓弹力图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1)符合重度子痫前期诊断标准[4]者;(2)临床资料齐全且依从性良好者;(3)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4)均为本院产科接受阴道顺产或剖宫产术者。
1.3 排除标准 (1)同期接受其他干预方案者;(2)凝血功能障碍者;(3)意识及沟通障碍者;(4)高危妊娠者。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降压、镇静等常规治疗措施,使用硫酸镁(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861,规格:10 mL∶25 g)解除局部肌肉痉挛,用20 mL 25%葡萄糖溶液稀释,5 min内注射2.5~4 g,随后1~2 g/h静脉滴注,24 h总剂量控制为30 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钙(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0)皮下注射5 000国际单位/次,每天1次。2组治疗1个疗程为7 d,根据治疗效果决定是否重复第2周期治疗。
1.5 指标检测方法 (1)凝血功能:于治疗前及治疗7 d后,分别采集晨起空腹血样5 mL,离心后取血清放于冰箱冷冻保存备用,通过普利生全自动C2000-A血凝分析仪测定2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水平;(2)血栓弹力图(TEG)指标:于治疗前及治疗7 d后,分别采集2组患者会肘静脉血1.8 mL,使用109 mmoL/L的枸橼酸钠混合,体积比为9∶1,通过CFMS LEPU-8800 TEG仪器测试,并记录其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液凝固时间(K值)、凝固角(α角)、最大振幅(MA值)、凝血综合指数(CI值)。
1.6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d后凝血功能(PT、DD、APTT、FIB、TT)、TEG指标(R值、K值、α角、MA值、CI值)变化,并记录其治疗后相关并发症及胎儿病死发生情况。
2.1 2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 治疗7 d后,2组患者PT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DD水平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患者APTT、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PT、DD、APTT、FIB、TT水平比较
2.2 2组患者TEG指标比较 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R值高于治疗前,MA值及CI值低于治疗前,且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K值、α角与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TEG图像的R值、K值、α角、MA值、CI值比较
2.3 2组患者并发症及胎儿病死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胎儿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并发症及胎儿病死率比较[例(%),n=51]
妊娠期高血压发病原因可能与血管收缩功能失常、组织缺氧及局部血管痉挛等有关[5],有研究发现,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压异常升高,纤溶活性显著降低,机体内呈现高度凝血状态,以致内皮细胞受损,且微循环障碍,严重影响母婴结局[6-7]。
临床上以常规对症治疗为基础,常联合其他药物加强治疗效果。常规治疗以尽早改善患者血压、凝血指标、血液灌流等为原则,但单独使用效果欠佳,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多,且胎儿死亡率较高,使用存在一定局限[8]。当前临床提高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治愈率主要以终止妊娠为主,不易被患者接受,不仅增加新生儿死亡率及早产率,且不利于患者恢复。因此,为保障母胎安全,临床常联合其他抗凝疗法治疗[9]。低分子肝素通过降低胎盘及胎儿的血管阻力,进而增加两者灌注量及循环量,有利于改善其微循环,增加羊水量,且还可增加纤溶活性,从而有效调节患者机体高凝状态,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0-11]。
本资料结果显示,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优。提示,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后疗效可得到进一步提升,可能与高度抗凝、抗血栓及促进微循环等作用有关[12]。TEG指标反映凝血全过程,较凝血指标的检测敏感度更高,现已被大量运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抗凝治疗指标中[13]。当前结果显示:观察组R值、MA值、CI值较治疗前变化明显,R值升高表明患者治疗后凝血因子形成纤维蛋白的时间延长,而MA值降低表明纤维蛋白与血小板的最大强度,CI值是对整体凝血状态的评价[14],表明给予低分子肝素后高凝状态得到显著调节;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及胎儿死亡率更低,表明联合低分子肝素后,用药安全性更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母体安全。正如闵羡蕙[15]等研究发现,低分子肝素不仅可改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高凝状态,还可有效调节其血脂水平,缓解血脂代谢紊乱,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不仅可明显改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机体高凝状态,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有效预防胎儿死亡,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