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青莲寺下寺建筑营造特征探析

2020-10-15 10:58裴莹
文物季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释迦架梁弥勒

□裴莹

一、青莲寺概况

晋城青莲寺自北齐天保年间创建以来,随着中国佛教的兴衰而跌宕起伏。佛教经北周武帝的法难后从隋代开始复苏,唐朝时成为封建社会最强盛时期,生产力发展文化繁荣促使人们思想活跃,各地名僧接踵而至,修行于山西腹地研习佛法,为青莲寺的修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正因为各地佛门弟子世代研习追本溯源,才使佛寺建筑得以保存和发展。

青莲寺地处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寺南庄村北侧,现分上下两处:上寺建于硖石山之上,下寺又称古青莲寺,距上寺约500米,坐落于丹河北岸。青莲寺早期由高僧慧远在北齐天保年间创立,命名为硖石寺,唐咸通八年改名为青莲寺。宋太平兴国年间将两寺分为上下院,上院更名为福严禅院,下院未改名,后经多次修复,明时两院又重新命名为青莲寺(图一)。

图一 青莲寺下寺院落环境

青莲寺下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在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住持重修寺院,彻底改变了建筑面貌。现存下寺由南至北依次为释迦殿、弥勒殿,两殿之间为配殿平面遗址。释迦殿东西两侧各有三间耳房,为清代所建,寺院之外东侧为藏式舍利塔,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西侧为惠峰大师塔,建于唐乾宁二年。

二、释迦殿

释迦殿位于下寺南端,又称南殿。据寺内现存《重修硖石青莲寺碑记》载:“……其北殿九间,中塑释迦文佛,左右文殊、普贤……”,可判断该殿为释迦殿(图二)。

释迦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屋盖形式为单檐悬山顶,檐下设五踩双下昂柱头斗栱。通面阔940厘米,通进深960厘米,阔深比为1∶1.02,该殿平面柱网布列,施以减柱造。宋《营造法式》中论述多种平面柱网形式,虽然以常见的对称型为主,但也有多种不对称的形式,即山西地区常见的减柱造和移柱造。释迦殿平面柱网布列与晋东南地区现存多数宋、金建筑相仿,如陵川西溪二仙庙、沁县普照寺、高平开化寺也均使用减柱造。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使殿身空间尺度增加,增大可供活动的范围,功能性增强,突出建筑主体,同时也体现出晋东南地区木结构建筑的地域性特点。

图二 释迦殿

图三 弥勒殿

释迦殿为五架梁后压双步,通梁用三柱,双步梁上压金瓜柱,金瓜柱之上承接单步梁及下金檩,单步梁之尾插入上金瓜柱下部,而前檐下金檩之下为单步梁,单步梁由瓜柱承重,瓜柱立于五架梁之上。后檐不设檐柱及斗栱,墙取代柱子承重。所以双步梁不是由后檐柱承托重量,而是直接插入后檐墙内,由后檐墙承重。平梁由金瓜柱承重,上设脊瓜柱,其上设襻间斗栱,并有丁华抹颏栱及叉手稳固脊部。殿之梁架檩缝,除脊部设有襻间斗栱外,其余皆设随檩枋拉扯,不设襻间斗栱。后檐不设斗栱,使后檐檩与单步梁无任何结构关系。该殿前后檐为不对称形制,即:前檐设五踩重昂斗栱而后檐不设斗栱,故屋顶形成前坡长后坡短的不对称形制。

殿内斗栱分布于前檐柱及金柱上,两种六攒。金柱之上设三踩前后卷头斗栱,斗栱正心设瓜栱一道,其上设正心枋两道,各以槽升子间隔,正心各枋之上隐刻有万栱,斗栱之翘为足材。上承双步梁,梁头交正心栱枋出耍头,其上承五架梁及上金瓜柱。前檐柱头科斗栱,五踩重昂计心造,里转重翘五踩,与各十八斗相交出异形栱,正心设足材瓜栱,之上设正心枋三道,以槽升子相间,其中下两道正心枋之上隐刻正心万栱,上为素枋无修饰,外拽瓜栱、万栱及厢栱为斜出形制,十八斗与三才升同为菱形斗。

释迦殿举架直缓,前后檐檩中心距1013厘米,总举高280厘米,其比为3.62∶1。第一步举高94.6厘米,合0.47举;第二步举高为87厘米,合0.45举;第三举高为98.4厘米,合0.56举。根据此数据得出,此举架之模数与明清建筑不符,且小于宋、金时期地方惯用模数,应为民间一般匠工所建。

此外,从该殿平面的通面阔与通进深尺度比及柱子的柱网布列特征看,具有晋东南宋、金寺观单体建筑的特点。就其梁架的结构关系而言,为该地区金代木构建筑中惯用手法;就梁架中五架梁(不包括五架梁)及双步梁(包括双步梁)以上构件的制作手法而言,为该地区清代木构建筑中的惯用手法;而五架梁(包括五架梁)以下,包括斗栱及柱子,为该地区明代木构建筑中的惯用手法。

三、弥勒殿

弥勒殿又称北殿(图三),据殿内现存宋景德四年(1007年)《泽州硖石山青莲寺新修弥勒殿记》所载“……特卜良辰,命呼郢匠盖造已毕”,“……邑众舍财造佛像”,及殿内现存宋代塑像,可证明为弥勒殿。

弥勒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单檐歇山顶,屋顶为灰陶瓦扣瓦,不设垂脊(现为后代修葺时加设垂脊)。通面阔850厘米,通进深535厘米,面阔与进深比为1.59∶1,从弥勒殿阔深比可判断为晋东南地区清代木构建筑平面比例特征。考其现状,该殿前后檐均在明、次间设有门、窗,所以判断建造之初为过殿。但因丹河之水历代泛滥,致使寺前土崖坍塌,逐侵其殿,游人不能从寺前入院,故后人将该殿南向门窗以砖封护。

表1 晋城青莲寺弥勒殿、西溪二仙庙前后殿对照表

弥勒殿梁架为五架梁,举架直缓,通檐用二柱。但因该殿前檐明间设金柱二根,而后檐不施柱子,故五架梁插入后檐墙内,由檐墙承托。这种墙内不设檐柱的做法,在晋东南地区明、清时期的建筑还有实例,如陵川西溪二仙庙前殿和后殿(表1)。两座建筑的梁架构造至今仍保留着金元风格,是金元遗构,但明代重修时除去了墙内柱,以檐墙承阑额、普拍枋及斗栱梁架。此种墙内无柱的做法柱子不承重,屋顶荷载由檐墙承之。

中国建筑自古以土木为材,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墙内不设柱的做法看似与其相背离,但实际是建造之后重新修缮时除去柱子以檐墙承重。这一做法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在修建中的地域性,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就地取材的特点及选材匮乏的问题。

弥勒殿殿内不设襻间斗栱,五架梁之上立金瓜柱,金瓜柱之上承接三架梁,三架梁之上立脊瓜柱,脊瓜柱之上承接随檩枋及脊檩,为稳定脊部两侧施叉手。各檩及瓜柱纵向均以枋子拉扯联络,各瓜柱之脚均不设角背。五架梁之材为南端较细北端较粗,且用材天然,木材弯曲几乎不作加工,三架梁为自然圆材稍作加工。

该殿梁架举架平直,通进深(585厘米)与总举高(130厘米)之比为 4.5:1,金部举高 63厘米(0.38举),脊部举高67厘米(0.53举)。这样的举高不但低于宋金建筑,且低于明清建筑之举高。

根据弥勒殿的平面柱网、梁架结构、制作手法及屋顶现状等特征分析,可得出该殿是当地民间为保护塑像而建,原因如下:

(1)殿内建筑空间尺寸较小。殿内明间设长300厘米、宽176厘米的佛坛,坛上遗有宋代塑像五尊,坛北边缘与北檐墙内皮相距158厘米,加之佛坛设有背光隔离墙,墙南遗有倒座观音像,这样就形成了殿内佛坛前后可供使用的面积过小,起不到佛教供奉佛事活动的作用。而次间所设佛坛与明间佛坛距210厘米,东西长度大于南北长度,即:殿内东西活动的范围大于南北活动的范围,又因殿前空地较小,故可推断清代重修此殿时不是在宋代建筑遗址上重修的,而是为保护殿内宋代塑像而不得已缩小了殿内空间。

(2)殿内梁架结构无固定模数,且制作粗糙。五架梁由檐墙直接承托,直径为33.4厘米,材料质地一般,自然弯材几乎不作任何加工,三架梁亦为自然弯材,未作加工,叉手较为粗糙,宽18.5厘米、厚4厘米。弥勒殿不设檐柱,屋架整体举架无规矩可寻,前后坡之檐椽与脑椽之间的折距小且近于平直的结构。

殿内平面柱网和梁架结构反映了当时该殿所处的环境不佳及匠工的技艺较差,也反映了当时该地区的佛教和经济都不太景气的状况。

四、结 语

青莲寺在我国佛教建筑中颇具盛名,是佛教寺院之鼻祖,除建筑之外其唐代彩塑碑刻也闻名遐迩,具有历史时代感,是自然造化和人文景致的综合体。下寺中现有唐代宋代彩塑,其中弥勒殿唐胎清彩是我国珍贵的历史塑像,为我国现存唐代寺观塑像三处之一,其造型优美,尤为可贵。弥勒殿中唐代碑刻《硖石寺大隋远法师遗迹记》弥勒讲经佛殿图,内容丰富,技艺精湛,为探究唐代青莲寺盛世原始全貌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周武帝灭北齐废佛,青莲寺因唐咸通八年敕寺幸而流传下来。寺内建筑物反映了青莲寺寺从北齐到清在历史上的变迁,可为后人研究史料提供大量实物例证。

猜你喜欢
释迦架梁弥勒
一部承前启后的剧本——吐火罗文A《弥勒会见记戏剧》的意义
弥勒市关工委联合多部门开展腊月暖冬行动
用释迦果给生活加点甜
中老铁路最长桥梁开始架梁施工
释迦
《弥勒信仰研究》出版
旧日的时光
弥勒信仰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