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的心理状态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原生家庭的影响在其中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对于其社交、学习、生活等等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方面家长要能够有足够的重视。那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不仅是需要抓住校园教育,同时也需要与家长联合,从学习环境与原生家庭双角度出发,指导学生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就如何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做出分析,提出相关的教育策略,希望能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帮助,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学生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指导
一、 引言
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的教育是他们第一次所接受的,是学生的启蒙时期的教育,同时在其一生的发展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由于种种原因多数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对待孩子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素质都是处于较弱的状态。在学习当中也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叛逆心理,自私成为他们的标签。而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应当重视这一点,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展开相应的教育,那么这便需要学校以教师共同面临。
二、 当前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学生的心理状态受到的影响来自多个方面,再加上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原因,导致了孩子出现问题不愿与家长沟通。其次,在出现一些奇怪情绪时,家长一般会认为无关紧要,忽视了对孩子的心理干预。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经常会看到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而慌忙的家长,但是很少有家长能够注意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心理发生一些负面的变化。以下列举说明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欲过强
在当前孩子成为家长手中的宝,所有的生活都是围着孩子转,从物质上能满足就尽量满足,好的都留给孩子,在成长阶段多数家长都是不让自己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累。导致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别人的感受,“天下唯我独大”的思想也会导致周围的学生对其有排挤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然而出现孩子不高兴的问题家长通常也都是以物质满足来解决问题,忽略孩子的心理感受。同时,由于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保护欲过强,导致学生在生活当中抗挫折能力下降、心理承受能力低等等现象,当遇到困难学生第一时间选择退缩,挫败感使得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消极地对待周围事物,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二)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直接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在部分的家庭中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忽冷忽热,导致了孩子猜不透想法,很多问题不愿意与家长沟通,面对喜怒无常的父母孩子经常感到心理压力巨大。其次,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尊崇“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使得孩子面对父母只有害怕,缺少亲近。另外,也有些家庭父母常年在外,留守孩子在家,孩子很难接受到父爱母爱,在生活中极其缺乏自信心,自卑、胆小、懦弱等心理问题也就出现。再者,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没有正确的认知,当遇到困难寻求父母帮助的时候,经常会被认为是矫情,一味地让孩子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却没有正确地加强心理建设的方法,导致了心理问题日益加重。
(三)期望值过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现代多数家长的共同点,为能够让孩子将来出人头地,一味地给孩子定下难以达成的目标,不停地要求孩子要考多少分,要在下次怎样。在面临较为困难的目标时,学生的压力增大,达不成目标时会觉得自己能力有问题,自信心受到极大的打击,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在此中,家长只管制定目标,却没有发掘孩子的优点以及潜能,以强硬的姿态约束孩子的发展,以自身的期望规定孩子的道路,导致了在学习中,学生的心理状态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变得被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 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策略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教导,作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同时也时终身的教导者,家长要能够充分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以及影响。在当前的心理检测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多数是受到有关原生家庭的影响,因此,家庭的环境以及家长的态度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有直接关系的。为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正确的观念,学校要能够及时地与家庭之间相互联系,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心理健康教育,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
(一)转变家长的观念
在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当从家长的观念开始,加强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那么学校就应当适当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家长会,针对家长的观念进行相应的转变,让家长能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足够的重视,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来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在家长会上,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引发家长之间的讨论,同时引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相关的教育经验来让家长明确心理健康对孩子的影响,从而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这样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家长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帮助,足够尊重孩子个人的人格,从而通过正确的引导来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是个长期且需要耐心的过程,在此期间,教师要能够及时与家长沟通,为家长的教育方法与观念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抓住重点,及时地改变家长在教育中的错误,从而使其能够在教育中更加切合孩子的心理来进行,从而缩小孩子与家长之间的隔阂,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这样,孩子遇到问题也能够对家长敞开心扉,主动寻求帮助,从而使家长能够更加针对性进行引导,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理解以及关爱,从而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面对困难。
(二)改变家长的态度
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影响孩子终身的发展,如果当孩子犯錯不是打就是骂,那么孩子在这种极其不稳定的环境中成长,会导致孩子的情绪异常,变化多端,从而产生心理障碍。那么就需要改变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首先教师要引导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教育态度,面对学生犯的错误,以严重程度来进行具有教育意义的惩罚,像是洗碗、擦地等等,通过适当的惩罚来让学生明确自身的错误,通过劳动来补偿。其次,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沟通渠道,及时地沟通学生的心理情况,在回到家中家长能够根据孩子的心理情况做出相应的干扰,引导孩子从心理困惑中走出来。此外,学校要能够及时地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感情状态以及相应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从而发觉孩子的优点,除惩罚外还要能够针对孩子的优点以及一些成功不吝啬自己的夸赞,积极地满足孩子渴望称赞的心理,从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在学习生活中也能够更加努力。
(三)帮助家长信任孩子
孩子在成长阶段需要更多的肯定以及信任,那么教师在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能够帮助家长信任孩子。面对孩子的理想以及阶段性的目标,要能够有充足的肯定,鼓励孩子在自己的目标中奋发图强,面对困难帮助孩子进行解决。当目标失败的时候,不能以消极的态度否定孩子的想法与目标,要能够在其中与孩子一起找到不足,并教育其能够在下次进行改正,以充足的信任以及坚定的支持来让孩子受到鼓舞,振作起来。其次,对孩子教的朋友不能急切地否认,在为人处事方面引导孩子怎样辨别是非对错,让孩子以主观的认知来判断正确与否,这样能够增强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信任,以平等的姿态来进入孩子的内心。再者,学习中孩子考试考砸了,要能够帮助家长做到不否定孩子的能力,充分信任孩子的潜能,家长积极加入学习当中,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耐心教导,避免家庭暴力。另外,当孩子对自身进行自我否认的时候,教师要能够与家长相互结合,共同帮助孩子客服相关的困难,让孩子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而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面对问题不会茫然无措,健全学生的心理,建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因此,以充足的信任帮助孩子建立充足的自信,面对困难解决困难。
(四)调整家长的期望值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是需要不断地积累失败的经验以及成功的想法,从而才能够更好地成长。太高的期望值会导致学生的信心受挫,失去对事物的兴趣。因此,学校要能够引导家长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从孩子的特点出发,因材施教,要能够及时地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与孩子的不足,制定出合理的目标,将长期目标分割成为容易达成的短目标,使其在学习当中能够更加有冲劲,在每个阶段制定相应的奖励,这样能够使学生将自身融入学习与生活当中,降低孩子的依赖心理,从而学会自我控制,增强自主性与积极性。其次,教师要引导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成长时,一些目标的未完成,要能够看到孩子在过程中的努力,而非单单看到失败的结果,以孩子的精神来鼓励其在完成目标时的拼劲。这样便能够很好地降低学生的学习以及心理压力,能够在快乐中成长,积累失败与成功的经验,自我调整心态,面对失败从容乐观,并及时地进行调整,重新挑战。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原生家庭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圣地,学校应当引导家长做出态度上的转变,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对孩子有足够的信任并且要多些赏识与鼓励,能够抓住孩子的特点,發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并予以肯定,从而拉近亲子之间的感情,让孩子面对家长能够敞开心扉,倾诉烦恼。再对孩子的目标制定上适当地调整,降低要求缩短时间,通过不断的成功激励孩子前进,在失败的时候要能够从过程中发现孩子的潜力,并鼓励孩子与其共同面对失败,以自己的经验来帮助孩子战胜挫折,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学校还要与家庭之间建立起无障碍沟通渠道,及时沟通学生的心理状态,共同研究,以新颖的观念与教育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杜绝打骂、训斥、否定等极端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度与家长的爱,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靳倡利.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1.
[2]王春波.如何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读写算:教研版,2015(19).
作者简介:
王小宝,甘肃省陇南市,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外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