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新
庐山位于江西北部,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因殷周间有匡姓兄弟七人结庐隐居而得名。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历代文人骚客吟咏不绝。毛泽东先后于1959年、1961年和1970年四次登上庐山,并欣然赋诗《七律·登庐山》和《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抒发深厚情怀和独特感触。毛泽东的两首庐山诗,曾被赋予过多的政治意味,充满神秘色彩。今天,我们揭示两首诗的来龙去脉,不仅能摆脱无限拔高的窠臼,真正回归诗词艺术审美,也有助于人们更理性地看待庐山的历史风云。
关于毛泽东1959年第一次登上庐山的具体日期,有6月29日、6月30日和7月l日三种说法。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出版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记载:“7月1日晨,在九江下船登岸,乘汽车上庐山,住180别墅(美庐)。”另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出版的《毛泽东传》记载:“六月三十日下午,毛泽东一行乘船离开武昌,到达庐山脚下的九江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半了。第二天(七月一日)一大早,乘车上了庐山。”这两本书是依据档案材料编写的,因此,毛泽东7月1日登上庐山的说法,更值得采信。
《毛泽东年谱(1949—1976)》记述:7月1日,“作《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七律·登庐山》描绘了毛泽东立于庐山之巅,极目四方,看到了一个雄奇壮阔的世界,抒发登上庐山的所见所感。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出版的《毛主席诗词》。
首联“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写庐山的雄伟壮丽以及登山的情景。庐山山势高峻,巍然凌空拔地而起,恰似天外飞临长江边。乘车盘旋而上,飞驰在青翠浓茂的崇山峻岭之间。“四百旋”是指庐山盘山公路的转弯数,显示出庐山的高耸。
颔联“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写登高远望,环视天下,眼前所见和心中所感浑然一体。毛泽东用冷静的眼光面向重洋观察世界,一阵热风吹起疾风骤雨,洒向寥廓的江天。他是用“冷眼”来看,颇似元代杨显之《潇湘雨》杂剧中的“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既冷静冷峻,又轻蔑鄙视。之后,他的视线由远而近,看到普降喜雨,一派生机盎然。盛夏风雨美景的描绘,使人不免心生“风景这边独好”的慨叹。
颈联“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继续写登高远眺,所不同的是驰骋想象翅膀沿着大江上下游远眺。1959年12月29日,毛泽东在致庐山疗养院护士钟学坤的信中写道:“九派,湘、鄂、赣三省的九条大河。究竟哪九条,其说不一,不必深究。三吴,古称苏州为东吴,常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作者西望长江上游,远及有黄鹤楼名胜的武汉三镇。“黄鹤”,崔颢有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因此武汉被称为“白云黄鹤的地方”。白云笼罩,水天相接,武汉三镇仿佛飘浮其上。作者继而东眺长江下游,浪涛滚滚,一泻直下三吴,一片迷迷茫茫水雾,气象雄奇。
尾联“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作者把思绪收回到庐山,洞察古今之变。东晋诗人陶渊明曾做过80多天的彭泽县令,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在家乡浔阳柴桑“躬耕自资”。彭泽和柴桑都在庐山附近,毛泽东很自然地联想到陶渊明和他的《桃花源记》。1964年,毛泽东对《毛主席诗词》英译者解释:“陶渊明设想了一个名为‘桃花源的理想世界,没有租税,没有压迫。”
1959年9月7日,毛泽东致信胡乔木:“诗两首(即《七律·到韶山》《七律·登庐山》——作者注),请你送给郭沫若同志一阅,看有什么毛病没有?加以笔削,是为至要。”郭沫若于9日、10日致信胡乔木,反馈自己的意见建议。9月13日,毛泽东再次致信胡乔木:“沫若同志两信都读,给了我启发。两诗又改了一点字句,请再送陈沫若一观,请他再予审改,以其意见告我为盼!”后来,毛泽东吸收郭沫若等人的意见建议,对《七律·登庐山》多处进行了修改。他将“欲上逶迤四百盘”改成“跃上葱茏四百旋”;将“冷眼望洋观世界”改成“冷眼向洋看世界”;将“热风飞雨洒南天”“热肤挥汗洒江天”改成“热风吹雨洒江天”;将“陶潜不受元嘉禄,只为当年不向前”改成“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经过完善之后,《七律·登庐山》一诗对仗更加工整,语意更加精准,诗意更加隽永。
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和8月2日至16日,毛泽东在庐山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合称“庐山会议”。
《七律·登庐山》一诗曾被过度解读。王国维《人间词话》云:“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毛泽东是诗人政治家、政治家诗人,他的作品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必然会反映出他的思想意识和政治主张。在当时的背景下,“跃上葱茏”“热风吹雨”明显存在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的赞许。但如果将每个词、每个意象都和政治术语挂钩,难免会陷于生拉硬扯。
1963年12月5日,郭沫若在《满江红·读毛主席诗词》中写道:“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诗词创作毕竟只是毛泽东政治生涯的“余事”,他政暇赋诗,展示了“器大声闳、志高意远”的领袖风采,也体现出他以诗抒怀的本真和以诗自娱的情趣。遗憾的是,郭沫若在解读毛泽东诗词时,往往也忽视了诗词“余事”这一特点,把诗词作品和政论文章画等号了。
1964年2月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郭沫若的《“桃花源里可耕田”——读毛主席新发表的诗词七律〈登庐山〉》。他解释“一山飞峙大江边”:“这使你庐山飞跃起来了,不仅使你有了生命,而且使你能够飞……这就是大跃进精神的诗的表现呵。”他解释“跃上葱茏四百旋”:“这就是你庐山身上自有历史以来所没有过的一项重大变化,也就是大跃进的一项形象化。”他解释“热风吹雨洒江天”:“这儿的风和雨,在我看来,不单指自然界的风和雨……但有更现实的眼前风光,则是大跃进的气氛,共产主义的风格,使劳动英雄们在田园中,在工地上,银锄连天,铁臂撼地,‘挥汗成雨。这样便把自然界和精神界扣合了起来,表现出了大跃进的气势。”郭沫若的解读影响深远,至今仍有不少人未能完全摆脱政治圖解的窠臼。
據李锐《庐山会议实录》记述:“《登庐山》还有小序:‘1959年6月29日登庐山,望鄱阳湖、扬子江,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方升,成诗八句。”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看过此诗,建议删去小序,毛泽东采纳了他的建议。迄今为止,几乎所有有关毛泽东诗词的书籍在解析《七律·登庐山》时,都引用了这段话作为佐证。李锐回忆毛泽东的登山日期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出版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和《毛泽东传》颇有出入,但至少可以证明这首诗就是一首即景抒怀的山水诗。
上山之前,毛泽东听取了江西省省长邵式平介绍庐山公路的建设情况,说到盘山公路全程24公里,有396道弯。上山时,毛泽东让警卫员准备了四盒火柴,每盒整整100根,每转过一道弯,就丢一根火柴。车子抵达庐山牯岭街时,四盒火柴正好丢完。途中毛泽东抽烟用了4根火柴,正好396道弯。“跃上葱茏四百旋”中的这个细节,不外乎说明毛泽东有几分较真,更有几分童趣。据《毛泽东年谱(1949—1976)》记载:1959年7月1日,“上午,同林克读英语。其间谈到李白的诗《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和苏轼的诗《题西林壁》”。显然,写诗的时候,毛泽东的心境比较平和。
庐山会议的原定议题是进一步总结1958年以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统一全党对形势的认识,调整部分计划指标,以实现1959年的继续跃进。会议前期,毛泽东把国内形势概括为“成绩伟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他还提出读书、当前形势、今后任务等19个问题要大家座谈讨论。会议之初,毛泽东细心研读《庐山志》和《庐山续志稿》,了解当地的历史沿革和风土人情;把《楚辞》搬出来精心研究;和周小舟、梅白等人讨论《七律·到韶山》《七律·登庐山》的修改;游览花径、仙人洞等景点;到庐山水库游泳,甚至专程下九江去游长江。参会人员的心情也都比较放松,领导们议政之外,便是看戏、游山、吟诗。会议中虽有不同意见,但并无火药味,真有点“神仙会”的风韵。
7月14日,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陈述他对1958年以来“左”倾错误及其经验教训的意见。7月16日,毛泽东以“彭德怀同志的意见书”这样一个标题,批示印发与会者讨论。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人支持彭德怀的意见。7月23日,毛泽东指责此信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动摇性”,是向党进攻。此后,会议发生转向,“神仙会”变成了批判会。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庐山会议后期,毛泽东同志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同志的批判,进而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八届八中全会关于所谓‘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的决议是完全错误的。”
会后不久,《诗刊》杂志向毛泽东索要诗稿。9月1日,毛泽东致信臧克家、徐迟:“信收到。近日写了两首七律,录上呈政。如以为可,可上诗刊。”信中强调两首诗是为反击“右倾机会主义猖狂进攻”,措辞犀利,火气十足,这已经超出谈诗论词的范畴。此前的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文物出版社1958年9月刻印的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对《沁园春·雪》批注道:“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呵!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以此类比,《七律·到韶山》《七律·登庐山》也只是因景因情的即兴之作,后来被当成批判的“武器”,是对创作意图的曲解,这一情形在毛泽东有关诗词的言论中绝无仅有。
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毛泽东在庐山主持召开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会议旨在纠正1959年庐山会议以来重新泛滥起来的“左”倾错误,贯彻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制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重点研究解决工业和高等教育等方面的调整问题。上山之前,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这次要开一个心情舒畅的会。”毛泽东的心情也比较轻松,有闲游览庐山含鄱口、仙人洞等名胜。9月9日,他赋诗一首《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该诗首次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出版的《毛主席诗词》。1964年1月4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刊载了这首“题照诗”。4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郭沫若的《“无限风光在险峰”——读毛主席〈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并刊登了李进的“庐山仙人洞照”。
毛泽东曾创作过两首“题照诗”:一首是《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另一首是写于1961年2月的《七绝·为女民兵题照》。所谓“题照诗”,是为照片题写的诗作,类似于题画诗。题画诗多为“以诗论画”或“论画诗”,诗与画是姊妹艺术,有“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声诗”之说。这首七绝因“庐山仙人洞照”而起,有必要弄清楚照片所拍摄到的景物。
郭沫若曾出于考古学家的癖好,多方考证仙人洞,不仅考出其方位、形貌和景物构成,还考得“仙人”之来历。考证完了,郭老不得不承认:“主席的诗,和所谓仙人洞本身,看来并没有多么大的直接关联。主席是在为‘庐山仙人洞照题诗,而不是为仙人洞题诗。”
后来,郭沫若找李进要到了照片。他描述道:“照片的左下部所显出的是白鹿升仙台上的御碑亭,岩身浓黑。御碑亭之外,高处低处都有葱茏的树木。照片的上部是苍劲的松枝,是近景,可能是罩覆在摄影者的头上的。其余大部分空白是一片云海,在白色的曲折的云涛之中有几团黑色的稠云。像海中的洲岛。我估计:摄影者可能是站在石松上照的。石松离御碑亭与仙人洞都不很远,介在二者之间。那是交伸出一个平坦的大岩石,石身上刻有‘纵览云飞四个字,石面上刻有‘豁然贯通四字。石旁有一株松树。这也是庐山上适于纵目远眺的一个名胜地点。”
“暮色苍茫看劲松”,在傍晚时分昏暗迷茫的景色中,遒劲的青松挺拔于山崖之间。“暮色苍茫”颇似《卜算子·咏梅》的“已是悬崖百丈冰”和《七律·冬云》的“高天滚滚寒流急”,表明形势非常严峻。“劲松”象征着不畏强暴的正面形象,如同“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英雄”“豪杰”。从孔子称赞“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以来,中国人对劲松一直十分推崇。
“乱云飞渡仍从容”,究竟是“松从容”还是“云从容”?郭沫若解释:“是指一片云海中的波涛汹涌,而劲挺的松枝却泰然自若,从容不迫。”据吴正裕主编的《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考辨”介绍:
《毛主席诗词》出版后,翻译出版英译本时,英译者对此也提出疑问,请求毛泽东作了解释。1964年1月27日,毛泽东当面向袁水拍等提问者明确回答:“是云从容,不是松从容。”可是,过了10年,袁水拍对此问题又产生了疑虑,担心自己上次未听清楚毛主席的回答。1974年10月27日,袁水拍给江青写信,问:“是松从容还是云从容?”江青在袁水拍来信上批道:“我忘了是云从容还是松从容,请主席告我。”第二天,毛泽东的秘书张玉凤给江青写了一张便条:“关于‘乱云飞渡仍从容一句,主席说‘是指云从容,他喜欢乱云。”毛泽东的这次回答,不仅表明了诗句是描写乱云飞渡时本身那种从容舒缓的形态,而且揭示了诗人观看乱云飞渡的一种欣赏的心态。
“天生一个仙人洞”,仙人洞系悬崖绝壁上的天然石洞,洞深約10米,可容上百人,相传为吕洞宾求仙学道之处。照片上面看不见仙人洞,而是洞外的风景。
“无限风光在险峰”,在险峻的山峰中,有无数绚丽壮景。正如宋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云:“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这首七绝明白晓畅,如果结合时代背景,更能把握其内在政治寓意。如郭沫若所说:“当时美帝国主义和国际反动派的反华大合唱,正在甚嚣尘上,国内又连年遭到特大的自然灾害。”加上当时党在一些问题上的失误,造成了暂时困难。毛泽东心情复杂,不免心生某种忧愤而又苍凉悲壮之感。他想通过诗笔,直抒胸臆,坚定全党全民攻坚克难的信心,表达出一种乐观自信的情怀。
这首七绝不同寻常之处,在于拍摄仙人洞照的神秘人物。后来毛泽东的这首“题照诗”被大力宣传时,人们才知道诗题中的“李进”就是江青。江青乳名“李进孩”,后改名“李云鹤”“蓝苹”“江青”。1951年7月底,《人民日报》连载《武训历史调查记》,署名“武训历史调查团”,“前言”里列举了调查团13名成员,“李进”赫然在目,这是江青首次以“李进”之名公开亮相。毛泽东的这首“题照诗”,只是对照片取景有感而发的即兴之作,而江青将其当成了粉墨登场的政治资本。她毫不扭捏地以“劲松”自居,制作了许多“仙人洞照”广为散发。比如,1972年,美国年轻女作家维特克夫人访问江青时,江青模仿“毛体字”将毛泽东诗抄写在照片背后送给维特克夫人,还送了一张她拍摄的庐山“汉阳峰”照片,背面有题诗:“江上有奇峰,锁在云雾中。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落款“江青摄,诗赠维特克夫人。一九七二年八月十二日”。
如今,笼罩在庐山的重重历史迷雾已然散去,人们可以真正领略毛泽东庐山诗的审美意蕴。★
责任编辑/陈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