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2020-10-13 12:36马跃伟
西部论丛 2020年1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摘 要: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用最少的话说就是“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而有效教学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进步与发展的教学。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组织实施的数学教学活动。

关键词:有效教学;前意识;高效课堂

有效教学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开展了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应运而生,一经提出,就成为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有效教学”也十分关注,从学术界到学校,从学者到一线的教师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我国从以应试训练为重心的,崇尚“苦教苦读”的学校文化,转变为以“和谐、进取、宽松”为特征的,重在让不同的学生实现不同发展的学校文化,是中国学校文化的重大转型,是社会及教育系统各方面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方式认识的重大调整,是以素质教育为标志的中国现代教育的创生过程。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

一、正确理解数学课本的作用可以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载体,这是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的一环。我国的教科书的编排是针对全国的中学生,对特定的地区、特定的学生在进度、在内容的引入等方面,不一定适合学生,由于受经济水平、生活环境等影响,使得学生的前意识、学生的基础不同。数学教师应该关注的是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不是教科书,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活用课本来安排教学活动。对课本的过度依赖的极端就是照本宣科,就是全部根据课本的进度,课本安排的内容缺乏创意的教学学生听起来更加感到机械呆板,枯燥乏味,就会影响数学知识的接受。这就谈不上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有人说,上课是一门艺术,正是教师对课本的处理不同,导致同一个教学内容有不同教法。下面有这样的一个案例:教师在两个水平相当的班上所进行的学习活动是一样的,都是组织学生去探究四边形内角和问题,找出的解题途径也大体相同,如图1所示.

教师总结讲评后,在A班增加了一个环节,组织学生讨论在这“一题多解”的背后,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化归为三角形的内角和”;另一个B班则没有这个环节.25天后,组织了一次测试,求图2中各角之和。结果,A班有89%的学生能够完成,B班有25%的学生能够完成.

在上面的案例中可反映出对课本处理和不处理的区别。活用课本,课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载体,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正确理解数学课本的作用是必要的

二、“活”的课堂可以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会在数学教学前准备周密细致教案,甚至准备完美的教学设计,还可能在课前进行了演练,但是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数学的有效性可以得以突显。

三、教师要创设有效情境可以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地方。实施有效教学,实现教学相长,必须要有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都有话语权、思想权、活动权。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面对问题,都有均等的机会获得表达的权利。在这样的课堂中,教与学、师与生、知识获得与能力发展始终是和谐的。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情境对于数学教学,并非只是一种美丽的包装,而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实实在在的手段。在教学中,我们研究了多种类型的情境设置,并以此引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激发他们的数学思考。我们设置了故事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置了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设置了操作情境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设置了练习情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设置了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设置了应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凸显数学情境的生活性。已就是从学生的亲身生活经验中提炼情境、从学生的间接生活经验中模拟情境、创设易唤起学生想象的超现实情境。

四、有效性提问可以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效的课堂问答行为能促进师生进行思想对话,进行良好的情感交流。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进行学习方法的迁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精心的设计问题,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解决难点。适度创设提问情境,准确把握提问时机,要留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時间、提供思维的空间、提供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要留于形式,走过场。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那么善意的批评、提醒则不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有时甚至会导致师生冲突,影响课堂教学。教师的魅力在于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短短四十分钟的教学空间中真真实实地学有所获,摆脱传统的为考试而学、为分数而学的束缚,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不再是简单地按教材而教,而是要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努力挖掘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内容,让课本成为学生的开心词典。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要靠教师“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主要利用课间或课余等学生休息时间以朋友或大姐姐的身份和学生“亲密”接触,或聊天,或活动(打球、游戏、讲故事、讲笑话等等),同时在活动中不忘适当的建议和引导,使学生“亲其师”,从而能“信其道”。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不可能做的最好,但是可以通过我们的思考可以做得更好,我们已不可能把每一节课都上成优质课,但是可以让我们的每一节课让它有效。如若我们让所有的深奥的数学浅显起来,让机械的数学练习生动起来,让怕数学的所有学生自信起来,让怕数学老师的所有的学生喜欢起你来,这样的课堂教学一定就是有效的,而且是高效的。

作者简介 :马跃伟(1984.10-),男,壮族,云南省砚山县,蚌峨中学校长,中小学数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蚌峨中学,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