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统宣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与发展,小学数学教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小学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尚未成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立德树人;教学措施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解题技巧,还需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培养。国家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意味着在教学时需要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在此阶段形成的三观会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与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手段培养学生的道德。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1.数学教学的根本
“立德树人”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占据了大量的课时,通过对数学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称问题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鸡兔同笼、圆周率等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数学历史,提高民族自豪感以及学生的爱国情怀。这些思想道德意识对学生的学习尤为重要,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
2.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深化
教学改革的深入不仅强调了数学等自然科学的重要性,还要求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优秀的文化、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这是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讲述知识点的过程中适当的引入与知识点相关的数学历史,讲述知识点创始人的小故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还能够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进而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立德树人”教学措施
1.结合生活实际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内,也需要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相關知识,提高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了解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然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规律,例如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不同图形被应用在那些物品中,这些物品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知识的乐趣,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知识发现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进行,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实际中了解更多书本中没有知识。
2.借助数学历史文化
数学历史文化对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讲到相关知识点时,可以为学生简单的科普这段数学知识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例如,圆的周长教学时,教师可以简单的为学生讲述祖冲之是如何使用算筹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这在当时是世界第一。为学生讲述这段数学历史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并且在学习时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在学生遇到困难后可以想到著名人物在计算时的困难,进而更好的学习。
3.教师的带头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模范和学习榜样。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关的数学知识,还需对数学理论的来源以及数学知识的相关历史了然于胸,以便在教学时可以为学生讲述更多的延伸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的困惑,及时为学生解答疑问。对学生评价时,不能只凭借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还需考量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日常行为,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多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为他人考虑的思维。
总 结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教授学生解题技巧,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德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数学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了解更多知识发现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在教学时教师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约束自己的德行,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这样才能提高小学数学“立德树人”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德亮. 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5):2-3.
[2] 袁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的途径[J]. 中外交流, 2017, 000(016):254-255.
[2] 唐娇娇. 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 000(005):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