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肠道菌群状况及IgG水平的影响

2020-10-13 04:45李增艳姚舜丁
海南医学 2020年18期
关键词:活菌溃疡性双歧

李增艳,姚舜丁

安康市汉滨区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陕西 安康 725000

溃疡性结肠炎为常见非特异性肠道疾病之一,诱导溃疡性结肠炎病发因素多,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病情迁延难愈,具有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高的特点,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均造成影响,是临床治疗较棘手的问题[1]。溃疡性结肠炎可导致人体消化能力下降,直接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且机体长期存在微炎症状况,致使免疫功能下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需积极采取措施治疗[2]。目前,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发机制尚未有定论,但通过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贯穿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过程,因此,多数学者认为,纠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紊乱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关键性作用。柳氮磺吡啶用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虽可缓解一定症状,但复发率高[3]。双歧杆菌是机体肠道正常菌群之一,具有促营养吸收、调节免疫功能及抗感染等多重作用,有效弥补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失衡状态,因此,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治疗可能成为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有效途径[4]。对此,笔者开展了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探讨其对患者肠道菌群、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安康市汉滨区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收治且符合以下纳入和排除标准的90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华医学会2007年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5];②入选患者均为轻度、中度溃疡性结肠炎;③伴有腹泻、腹痛、血便等症状;④近半个月内未接受其他药物治疗;⑤均为初次接受治疗者。排除标准:①合并肠道肿瘤、结肠炎等疾病者;②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③近1 个月内有使用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有影响的药物;④合并血液、内分泌系统疾病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病程、疾病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患者知情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患者每次口服0.1 g 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生产厂家: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50 mg×60 片/盒;国药准字:H31020450),4 次/d,治疗2 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选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商品名:小培菲康;生产厂家: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规格:1 g×9包;国药准字:S10970105)口服治疗,每次服用0.5 g,3次/d,两种药物服药时间间隔2 h,治疗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治疗效果;(2)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变化;(3)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IgG变化;(4)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检测方法 (1)肠道菌群检测方法:于用药前、治疗结束时采集患者新鲜大便0.5 g 进行稀释(10倍),在培养基上以滴注法接种,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乳酸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观察,计算每克粪便内菌群CFU的对数值。(2)TNF-α、IL-6检测方法:采集患者用药前、治疗结束时外周静脉血4 mL 并低温静置30 min,以3 000 r/min 的速度离心处理5 min 后分离血浆,采用ELISA法(生产厂家:上海鸿兴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检测血清中TNF-α、IL-10、IgG 含量变化,检测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5 疗效评定标准[6]根据2018年中华医学会标准进行评定。显效:症状、体征、溃疡糜烂消失,大便次数<2次/d,粪便检查结果为阴性,经电子肠镜复查其症状完全恢复正常;有效:症状、体征消失,轻度炎症,大便次数2~4次/d,粪便检查为阴性,经电子肠镜复查病灶范围缩小>5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或病情加重。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 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6,P=0.036<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变化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乳酸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数量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疗前后的肠道菌群变化比较(±s,IgCFU/g)

表3 两组患者疗前后的肠道菌群变化比较(±s,IgCFU/g)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5 45治疗前5.12±0.78 5.20±0.68 0.518 0.605治疗后8.23±1.10a 6.87±0.99a 6.164<0.05治疗前7.18±1.12 7.21±1.20 0.170 0.864治疗后8.87±1.07a 7.86±0.98a 4.669<0.05治疗前5.23±1.02 5.27±0.97 0.190 0.849治疗后7.99±0.67a 6.85±0.69a 7.951<0.05乳酸杆菌 肠球菌 双歧杆菌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及IgG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NF-α、IL-10、Ig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gG 均更低,而IL-10 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44%,略低于对照组的8.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4,P=0.398>0.05),见表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及IgG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及IgG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5 45治疗前32.78±5.17 32.68±5.19 0.091 0.927治疗后16.12±3.45a 21.18±3.19a 7.223<0.05治疗前16.12±3.19 15.98±4.02 0.183 0.855治疗后28.17±5.17a 23.15±4.88a 4.736<0.05治疗前11.78±2.18 11.80±2.24 0.042 0.966治疗后6.08±0.75a 8.91±0.98a 15.383<0.05 TNF-α(mg/L) IL-10(μmol/L) IgG(g/L)

表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疑难病症之一,治疗难度大,肠道菌群失衡、自身免疫失衡、自身基因易感性等因素均可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可累及全身多器官炎症反应,并存在恶变可能性,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7]。既往多采用免疫抑制剂、甾体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但需要长时间服药,导致药物抵抗、药物依赖发生率攀升,增加不良反应[8]。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为当前临床使用较广泛的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抗炎作用强,稳定性高,且不良反应小,但复发率高[9]。因此如何提高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课题。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临床对微生态环境的研究报道与日俱增,通过调理肠道菌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报道日益增多。有报道显示,肠道菌群紊乱在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多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存在内环境紊乱现象,直接减弱肠黏膜屏障功能,加重病情,增加临床治疗难度[10]。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便中的乳酸杆菌数量明显低于健康人群,经治疗后,恢复期患者的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增加,可见肠道菌群变化对疾病转归有直接影响[11]。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为新型活菌复方制剂,由嗜乳酸杆菌、粪肠球菌、双歧杆菌等构成,具有微生物保护屏障的作用,可有效阻断病菌在肠道黏膜内生长。此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刺激肠道正常蠕动,促进消化,保护受损的肠道黏膜[12-13]。本研究对收治的90 例患者分别给予柳氮磺吡啶及柳氮磺吡啶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并分析对比了两种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及对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单一柳氮磺吡啶治疗总有效率的77.78%,且两种方案治疗后患者的肠道菌群数量均有升高,但联合治疗的肠道菌群数量明显高于柳氮磺吡啶治疗患者。可见,联合治疗可有效纠正肠道菌群紊乱,提高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分析原因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属益生菌制剂,可增加结肠内有益细菌构成比,减弱致病菌,对消化酶消化作用有抵抗性,从而促进肠道菌群平衡。

TNF-α可诱导凝血酶形成,导致黏膜微循环出现障碍,加重炎症反应。IL-10属炎症抑制因子,可抑制TNF-α、IL-6 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发挥减轻炎症的作用[14]。研究指出,IL-10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含量明显降低,提示IL-10 含量减少炎症抑制作用随之减弱[15]。FABIAN等[16]研究表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减轻肠道反应。本结果表明,联合治疗后,患者的TNF-α含量低于柳氮磺吡啶治疗患者,而IL-10 表达水平高于柳氮磺吡啶治疗患者,提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通过影响患者肠道黏膜降低机体炎症反应。IgG是血清Ig中含量最多的免疫球蛋白,与Fc结合可清除体内免疫复合物,减少炎症反应。研究表明,IgG含量减少可降低免疫调节、抗炎作用,加速疾病进展[17]。本结果表明,联合治疗后患者的IgG 水平低于柳氮磺吡啶治疗患者,提示联合治疗可降低对患者肠组织损伤,这可能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抑制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反应过程中免疫因子水平相关。从安全性方面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抑制炎症反应及黏膜免疫反应,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安全性高,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新思路。

猜你喜欢
活菌溃疡性双歧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益生菌产品中双歧杆菌计数培养基的比较研究
死菌活菌,健康作用不一样
双歧杆菌及其产品缓解肠炎症状的研究进展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