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国超
摘 要:通过总结自己十三年的数学建模竞赛辅导过程,详细分析了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对于高职教育的五种特殊作用:给一个努力跳才能够得着的目标、教授“能干活的”计算机技术、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获得信心。
关键词:数学建模;数学建模竞赛;能力;收获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已经开展了29年,无数的学生参加这个比赛并受益,很多本科高校都有类似规定: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可以保送本校研究生。那么,这个比赛对于高职教育有什么作用,作者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一、数模竞赛给了学生一个努力跳才能够得着的目标
目标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没有目标的大学生活即使过下来,也不会有什么有价值的收获。另外,俗话说“无欲则刚”,对于无欲无求的学生,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总像是隔靴搔痒,效果有限;但如果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则这一切都可以事半功倍,所以,目标教育对于高职学生是极其重要的。
根据作者连续三年对本系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可知,最多有不超过40%的学生目标明确,生活充实有意义,其他六成的学生目标不明确或者干脆没有什么目标,这部分学生才是我们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对象。
从难度上看,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并获奖,至少是适合高职学生的目标之一。高职学生要想在这个比赛中获奖并不容易,专科组的国家一二等奖获奖比例之和常年保持在8% 以下,另外,这个比赛的学习内容多且繁杂,高职学生大约要付出课外时间的一半,持续至少一个半学期,另加寒暑假的一部分时间,准备时间长、跨度大,这些特点都使得在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好成绩至少是高职学生需要努力跳才能够得着的目标。
二、数学建模竞赛能让学生学到“能干活的”计算机技术
毋庸置疑,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必备的技能,但高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堪忧。即使毕了业,很多学生都无法使用Office完成基本的排版、电子表格操作和制作可用的PPT,更不用说编程解决问题。学生在计算机课上学到的知识“干不了活”,这已经成为制约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这是由数模竞赛的比赛形式决定的。
数模竞赛要求提交论文,一般而言,篇幅在10至20页之间,格式必须符合学术论文的规范,所以,参赛学生必须学会学术论文的排版。而且,由于篇幅不仅是几页纸,所以学生们还必须掌握样式、自动编号和交叉引用等长文档排版必须的技术,所以,凡是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的学生,都可以胜任Word的日常办公工作。
另外,数学建模比赛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到数据处理和分析,所以,Excel技术也是学生必备的,一般而言,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学生都能掌握诸如vlookup之类的中级函数,Excel水平足以胜任日常的办公工作。
至于PPT水平,由于每个省推荐国家奖的学生必须要进行答辩,所以,这些学生必须学会使用PPT进行演讲。一般而言,辅导老师都会组织专门的培训,教授真正用于工作的PPT制作方法,并进行反复的演练,所以,获奖学生的PPT至少可以保证是“能干活的水平”。
三、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是高素质劳动者必备的另一项能力,在各种人才培养方案上也都反复的提到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我们也在教学实践中试验了各种方法,但我们发现,团队合作能力是不能教授的。
目前实测有效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通过让学生们组成相对固定的团队,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内合作完成一项具有一定规模的任务来完成。
在这方面,数学建模竞赛有其天然的优势。
数模竞赛本身就要求3人组队参加比赛,而且要三人合作解决问题,最终合作完成参赛论文,所以,各个参赛院校都会比较早的让学生组成团队,在辅导的过程中就开始团队的磨合,他们必须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解决问题时合理分工,在有分歧的时候进行深入的沟通,还必须学会开会,必须学会用最短的时间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用最短的时间理解队友的思路和问题,必须学习如何使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沟通,甚至是,在有分歧的时候如何吵架才能推动项目的前进,……,所有这些都不是老师教能教得会的,但是,在学生合作完成一个个习题的过程中,他们都会总结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这样才是切实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的方法。
四、自学的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一个人在大学或研究生阶段所学的知识已经不可能满足其后续的工作需要,或者说,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一个人必须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保持自己的职业水平。
而自学能力的培养同样不是可以由老师教的,只能通过学生自己锻炼获得,这也是学生自学能力缺乏的原因:从小到大,我们的学生几乎没有受过这样的锻炼。
数学建模竞赛正好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在完成基本的数学建模方法的学习之后,学生进入“实训”阶段——实际解决一些数模问题。在这一阶段,学生会不断的、高频次的碰到各种不会的问题,这些问题小到Excel的某个快捷键是什么,大到某种算法的原理,这些都需要学生自己搜索资料进行自学。
就是通过这样不断的自学,每个学生都会逐渐摸索出适应自己的自学方法,彻底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这是普通的课堂教学所无法完成的。
五、能给予学生信心
笔者一直认为,信心不是凭空产生的,信心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实力;实力来源于奋斗,而奋斗必须产出一些成果(哪怕不是那么完美)才能促进信心的提升。如果长久的没有一个成果,大部分人都会逐渐失去信心,这是人之常情。
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能够让学生不断获得成果,这是由它的比赛形式决定的。
数学建模竞赛要求提交的是一份规范和完整的论文,所以,学生必须不断的写文章,才能在最后的比賽中获得较好的奖项,当学生把自己一年的辅导过程中的文章放在一起看的时候,可以明显的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实力的提升,实际上,辅导中发现,即使是只把最后的参赛论文打印出来给学生,学生们也会惊讶于自己的实力,“这真的是我写的吗?”这是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一份规范和完整的论文,当然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信心,尤其是当这篇文章的内容确实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的时候。
总之,数学建模竞赛对于高职教育是由很多特殊的促进作用的,让高职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或者,在高职各专业中推广数学模型课,对实现高职的教育目标都是非常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