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时利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阅读指导不足、学生阅读习惯和态度不佳是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新课改的思想,立足课内阅读,指导阅读方法和技巧;强化课外阅读,培养兴趣和习惯,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指导;对策
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每一名一线语文教师都深知的真理。尤其是在新高考背景下,传统的应试化教育模式,因学生知识、视野的局限性而难以达到“应试”的效果。有学者说:小学阶段,如果学生不懂得阅读,而是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也许还能取得好的考试成绩。但随着年级增长,进入初高中之后,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已经难以适应越发开放的、多元的考核方式。因此,从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借助阅读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夯实学生的知识储备,方能实现“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基于此,笔者立足自身的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经验,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的有效性对策。
一、影响小学生语文阅读的因素
1、教师因素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里的“主导”作用,即教师要做学生学习中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态度和习惯等,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学生如同一张白纸,在学习上尚缺乏自己的规划、见解等。而教师的教育引导,则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的最佳手段。在语文阅读方面,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教学的重心在课内阅读,即立足课本引导学生阅读,归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等,教师忽视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现象客观存在。这种重课内、轻课外的语文阅读现状,局限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导致学生的阅读量难以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阅读量的要求,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2、学生因素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决定外因。在小学生语文阅读方面,教师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最为直接因素,还在于学生自身。在电子产品泛滥的时代,很多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充斥着各种电子产品,玩游戏、刷短视频成为了学生业余时间主要的“消遣”方式。这样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很多学生甚至排斥阅读,认为阅读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这样的语文学习方式,局限了学生的知识视野,直接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与此同时,如果学生持续这样的学习方式,进入初高中之后,学生将难以适应愈发多元化、开放性的教育考核方式,最终影响的将是学生的一生。
二、新课改下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的必要性
针对当前小学生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强化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具有必要性:一方面,强化阅读指导,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热爱阅读,积极主动阅读;另一方面,强化阅读指导,能够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小学语文教师重视阅读,必然会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浓厚的语文阅读氛围,调动学生语文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奠定基础。
三、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指导的对策
1、立足课内阅读,强化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授人以“渔”的重要性,并通过积极的授人以“渔”,达到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以小学语文的阅读为例,课内阅读也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立足课内阅读指导,强化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促使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首先,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语文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如精读、泛读、浏览、跳读、略读等,不同的阅读方式,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泛读为例,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增加阅读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还有助于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而精读,则是“咬文嚼字”的读,精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阅读质量。无论是精读还是泛读,都是小学生语文阅读中常用的阅读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内阅读指导中,应当采取不同的阅读训练方式,让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为促使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做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做读书笔记,是学生将阅读文本内化为自己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时,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实现“以读促写”的语文教育目标。笔者在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的过程中,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摘抄优美的语句,这里的“优美语句”并没有严格的限制,学生自己觉得优美即可;二是写读后感,或者续写、改写等,发挥学生的阅读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
2、立足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在语文阅读中,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是保障。如果学生的语文阅读仅仅局限为课内阅读,是难以实现《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阅读的基本要求的。针对当前很多小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和习惯的现状,笔者认为: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应当从小学生抓起。唯有在小学阶段就促使學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方能夯实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在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方面,笔者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营造浓厚的班级阅读氛围。阅读氛围的营造,对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学生,都强化课外阅读。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阅读绘本等富有趣味性的读本;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视学生自己的情况阅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等。
二是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监督。在课外阅读方面,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作用不可或缺。有人说:缺乏监督,别指望孩子“自觉”。当然,在语文学习中,也有很多自觉的学生。但缺乏教师的监督和指导,学生常常找不到方向。因此,发挥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监督和指导作用,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张淑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122.
[2]任宗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2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