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徽派民居中的砖雕艺术

2020-10-12 14:12王永强刘源
神州·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砖雕工艺

王永强 刘源

摘要:砖雕艺术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十分重要的表现手法,无论是皇家宫殿、庙宇道观,还是普通民居,处处都有砖雕艺术的存在。由于受地理、气候及地方文化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影响,砖雕艺术的表现风格也不尽相同。它们当中或雄厚端庄,或秀丽精巧,共同构造出一幅灿烂的砖雕艺术图卷。本文试图以徽派建筑中为例,分析其砖雕艺术的历史成因和艺术特点,并结合现阶段乡村文旅的需要,为徽州砖雕艺术的再发展提供思考。

关键词:徽派民居;砖雕;工艺

徽派民居是中国古代传统民居一个重要流派,其范围主要以古徽州地区的黟县、歙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为主,包括受其影响的浙江、江西、湖北部分地区的民居。古代徽州历史悠久,自秦建制以来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徽派民居从早期的简单式样到明清时期风格的形成,最终成为我国民居建筑体系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早期的徽派民居起源于宋元时期,结构和装饰相对简洁。明末清初以来,徽派民居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粉墙黛瓦的经典造型特征和砖、石、木三雕合一的装饰手法。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徽派民居开始由盛而衰。徽派建筑经过长期的建筑实践与艺术提炼,最终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精雕细刻的建筑风格,并以形式、色彩和细节和谐统一的建筑式样,成为中国江南水乡绿水青山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徽州地区素来以地少人多著称,历史上所谓“七山一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家园”是最好的描述。理论上讲,单体的徽派民居造型并不生动,但聪明的徽州人在村落布局与房屋建设中,匠心独运地营造出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的建筑场景,从而形成一个蔚然可观、宛如自然的整体建筑生态群落。当然,仅有外部造型和整体布局是不够的,于是徽派民居中的砖雕、木雕和石雕便应运而生了。

在徽州三雕中,受材料与气候的影响,使石雕和木雕的使用相对受到限制,比如石材的稀缺、木材容易腐朽等因素。而取自泥土经过火烧工艺的砖雕,则具有取材便利、经久耐用的优点。这催生了砖雕在徽派民居建设中使用范围广泛、表现手段丰富的特点。今天的人们往往能够在徽派民居、饲堂、庙宇、楼台、亭阁的“门脸”显要部位,看到造型生动、内容丰富、手法精致的徽州砖雕艺术。以民居为例,门楼、照壁、门罩、门楣等部位正是徽派建筑的关键所在,徽州地区民间有“千金门楼四两屋”的说法,正是这个意思。

徽派砖雕在建筑中的使用非常广泛,类型上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多取自戏剧故事、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等,内容主要以儒家文化中的吉祥如意为核心,工艺手法则包括浅浮雕,高浮雕、圆雕、半圆雕和镂空雕等手法。制作流程工艺包括窑前雕(泥雕、泥塑)和窑后雕(砖雕),雕琢技法则有有阴雕、阳雕和阴阳结合雕等手法。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徽派砖雕积累了一系列的生产加工各环节的经验。首先是对材料选择和经过。用于砖雕的青灰砖原料属于精选坯土,和普通建筑用的粘土砖有很大区别。在材料上首先要选择没有杂质、色泽统一的田泥,晾晒后作过筛并注入清水搅拌,在泥水分离沉淀后,再倒入到另一个泥池过滤,如此多次重复后,排掉上面的清水。数天后,安排工人或用耕牛反复踹压,使泥巴产生很强的韧性,才可以做成土砖坯。砖坯需要阴晾干燥处理,之后,便可直接进行雕刻,这便是前面提到的窑前雕。窑前雕最大的特点是操作相对简便,而且可以修补或者直接泥塑后再沾上。缺点是一旦入窑烧制,出现断裂破损则不好弥补。在泥砖上完成雕刻后,还需要经过上浆处理和养护,方可装入窖中烧制。同时烧窖的火候把握与温度控制也十分重要,否则容易导致砖雕出现变形、颜色不匀、甚至爆裂的现象。与窑前雕程序相反的是窑后雕,窑后雕是指把制作好的土砖坯入窑烧制好后,再进行雕刻。出窑的砖以青灰色为最佳,如色泽发黄则质地松软,不够结实,色泽过深则质地坚硬不便操刀,砖质以软硬适度为宜。窑后雕雕刻前首先应将青砖放入水中浸泡,之后再进水磨。打磨结束晾干后便可以构图并开始雕刻了。与窑前雕一样,这种方法的优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优点自然是不存在烧制过程所产生的变故,缺点则是在雕刻过程中不能有太大的失误,否则会造成不好弥补的损失与浪费。

徽州地区从古至今就有大量优秀的砖雕工匠,他们以高超的手艺在工作中相互竞争,在竞争中,相互学习,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砖雕技法。同时,徽州砖雕还积极借鉴了木雕、石雕、竹雕等领域的技法经验,取长补短,不断完善,使徽州砖雕逐渐成为中国民居砖雕艺术中一朵耀眼的奇葩。

徽州磚雕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受地理、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逐步形成尊商重儒、丰富生动、清新高雅、意境高远的艺术特点。徽州地区历来就有尊商重儒的社会风气,他们的价值观十分准确地定位在名和利两个节点上。“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这一家喻户晓的徽州楹联成为这一价值观的精神写照。受这种思想影响,徽州砖雕上常常会出现功名利禄、富贵吉祥的内容题材,并在技法表现上追求精雕细刻、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同时,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至深的徽州文化,也通过砖雕艺术得以完善表达,比如对诗书琴画、梅兰竹菊、松竹梅、四爱等题材的偏爱,以及不施粉黛清新雅致的风格追求,都体现出徽州砖雕至高的文化理想追求。此外,正如前面所说,徽州人特别重视民居中的门楼的“脸面”所在,因此,门楼往往是徽州砖雕工匠最重要的表现载体,他们会在造型式样、选题内容和雕刻手法上进行反复推敲,并展现自己精湛的雕琢技艺。可以说,徽派民居中的门楼不仅是美轮美奂的砖雕艺术呈现所在,更是民居主人励志抒怀的最好表达。所以,人们往往可以通过一栋门楼的砖雕艺术,去了解一座民居的历史过往。

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文化振兴时代的到来,各种风格的乡村民居成为乡村文旅活动中重要的建筑载体。徽派民居由于具备历史久远、式样独特、做工精美等艺术特点,从而迅速成为乡村文旅活动中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建筑。在这种情况下,徽派砖雕艺术遇上了宝贵的发展时机,当然,如何积极有效地研发传统徽派砖雕艺术在当下的价值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首先要有端正的继承态度,即学习传统砖雕艺术加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其次是在追求传统技法方面的精益求精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艺术构思和加工技法上的创新表现;最后是坚持传统加工方法和现代科技条件的有机结合,在技法和表现主题内容两方面都要有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砖雕作品。

通讯作者:刘源,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砖雕工艺
流落民间皇家匠户砖雕情缘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山西古代建筑的砖雕艺术
流落民间的皇家砖雕匠户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萧邦 探寻稀世工艺
清徐砖雕 晋韵悠悠
传统砖雕的装饰艺术及其传承发展研究
清徐砖雕:尽显古风晋韵的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