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成 李玉翠
(1.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 830002;2.新疆乌鲁木齐市第64中学 830063)
近日在教学中遇到了一道老高考题,看起来很普通,细思极好,入口宽,解法多,是一个难得的高三复习素材.现分享于此,以飨读者.
(2014年浙江省高考文科数学卷第16题) 若实数a,b,c满足a+b+c=0,a2+b2+c2=1,则a的最大值为____.
本题在代数背景下求最值,题设中有一次关系式,也有二次关系式,因此可以从方程、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均值不等式、解析几何、三角代换等多角度思考此题.虽然这是一道高考题,但也可以用初中知识解答它.由此可见,本题起点低,构思巧,教学价值高.
视角1 从已知的二次方程入手.
构造以a为参数,关于b或c的二次方程,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有解的充要条件作答.
解法1 由a+b+c=0得b=-(a+c)①,
将①代入a2+b2+c2=1得a2+[-(a+c)]2+c2=1,
整理得2c2+2ac+(2a2-1)=0.
点评这种解法的关键在于消元,确定主元和参数.用一元二次方程有解的充要条件构造不等式.
视角2 从一元二次不等式入手.
通过消元,直接构造关于a的二次不等式,解不等式得a的最大值.
解法2 由a+b+c=0得b+c=-a,
由a2+b2+c2=1得b2+c2=1-a2.
因为b2+c2≥2bc,所以2(b2+c2)≥b2+2bc+c2,
即2(b2+c2)≥(b+c)2.
所以2(1-a2)≥(-a)2.
点评本解法结合题设的一次式、二次式的特征,通过运算,巧妙地彻底消元,同时构造了关于a的不等式.
视角3 从韦达定理入手.
将a看做参数,结合已知,通过推理运算用a表示b+c,bc,利用韦达定理构造一元二次方程作答.
解法3 由a+b+c=0得b+c=-a②,
将②平方得b2+c2=a2-2bc③,
将③代入a2+b2+c2=1得a2+a2-2bc=1,
于是b,c是方程x2-(b+c)x+bc=0的实数解.
点评本解法在已知一次式的引导下,得到两根之和;在韦达定理的引导下,通过运算,寻找两根之积.构造方程是解题目标的需要,本质也在消元.
视角4 从函数观点入手.
从已知出发,构造一个关于b或c的二次函数,借助函数零点和最值作答.
解法4 由a+b+c=0得b=-(a+c)④,
将④代入a2+b2+c2=1得2c2+2ac+2a2-1=0.
构造函数f(x)=2x2+2ax+2a2-1⑤.
显然c是⑤的零点.
以下同解法1.
点评二次函数的最值与零点有密切的关系,题设中有二次关系,因此构造二次函数是情理之中的事.
视角5 从基本不等式入手.
本题中a,b,c的符号不确定,我们必须依托a2+b2≥2ab及其变形式作答.
解法5 将a+b+c=0平方得a2+b2+c2+2ab+2ac+2bc=0⑥.
以下同解法1.
点评均值不等式是求最值的常见方法.关键在于怎样创造条件,使均值不等式出现,并包含所求量a.
视角6 从圆的参数方程入手.
以下同解法1.
点评与圆联系起来的理由是已知的二次关系具备圆的方程特征,借助圆的参数方程有效的消元,借助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得到关于a的不等式.
视角7 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入手.
点评这种解法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跨越了代数与几何,利用数形结合将最值定格在边界位置处.只有深刻理解代数式的几何意义才能实现这个华丽转变.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一题多解能够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总结方法,优选解法,减少思维受挫.只要坚持深度研究题目,学生就可以从浩瀚的题海中解脱出来,避免刷题带来的繁重负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题目的研究也显示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性.前六种解法均存在一定的运算量,同时思维也存在一些急转弯,学生容易思维卡壳.第七种解法显得简洁明快,在“形”的指引下,解答直奔主题,胸有成竹.因此,我们学习中应高度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和应用,让它变成一种自觉思维,经常主动思考代数问题背后的几何背景,让问题变得直观一些,解题时心理踏实一些,思路通畅一些,自然提升学习效率,培养核心素养.